/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由陈卓执导,张钧甯、许光汉、惠英红、尹正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瞒天过海》正在热映,“母亲专业户”惠英红再次塑造了一位母亲——虹姐。片中,无权无势的虹姐与富商之妻乔文娜(张钧甯饰)有千丝万缕的交集,她不仅被贪婪恶警郑威(许光汉饰)勒索,并且受权贵明浩(尹正饰)欺压,有苦难言、无处申诉,走投无路之际,虹姐的绝望反杀开启了影片新一轮高能反转。

《瞒天过海》惠英红人物版海报。

演戏多年,惠英红已演过多次母亲的角色。她在今年不久前上映的悬疑片《拯救嫌疑人》中饰演为惨死爱女复仇的母亲,令人为其感叹悲恸之深的同时,又为其复仇心机而不寒而栗。她在2022年的剧情片《我的非凡父母》中饰演的盲人母亲不但形神兼备,还精准还原出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在爱情片《感动她77次》中她饰演女主角Eva妈妈的母亲,却用一场精彩的黄昏恋,完成了全片唯一的爱情觉醒。早在2009年11月,惠英红在惊悚影片《心魔》中饰演一位默然的单身母亲,因艰辛生活愁眉不展、为惹祸儿子殚精竭虑,却只能通过间歇性的酩酊大醉换来一时的麻木,她凭借这个母亲角色先后获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等5个奖项。

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对于再次重复出演母亲角色,惠英红表示,与其在意不如去挑战。她深信,每一个母亲都不一样,她对自己所接演的母亲角色都有严格的要求,不仅是因为题材不同,并且要找出新的方法和最合适的动机诠释这个角色:“你要记住自己之前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虽然我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样子,但我能够改变自己的内在,比如《瞒天过海》中的虹姐就是居住在山里的传统女性;而《拯救嫌疑人》中则是有学问的一个‘狠妈’,我在进组前的一个月会比较辛苦,会整理好性格体验生活,并且研究好这个母亲该怎么呈现。所以我不会怕‘妈妈’这两个字演多了做不好,我也不怕重复,我自己非常清楚会付出努力将其处理到最好,我绝对地了解我投入的每一个角色。”

塑造母亲要做到最合适

有时复杂要细分阶段,有时就像“一场家常饭”

母亲如果在影片中是配角,往往戏份相对有限,且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就是一种标签化、功能性的角色存在,但惠英红从来不这么认为,即使在《瞒天过海》中,她饰演的母亲虹姐戏份并不多,但她依旧努力要把角色做到最合适。“不同女性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站在母亲的角度,要明白她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和合理性,我非常着迷于演绎各种母亲角色,无论是不久前上映的《拯救嫌疑人》还是如今的《瞒天过海》,她们都充满了演绎的空间,她们都有着独特个性魅力。”

惠英红在《拯救嫌疑人》中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演解读母亲林淑娥角色。

处理母亲这个角色的关键在于“母爱”,惠英红首先分享了对电影《拯救嫌疑人》中母亲林淑娥的解读:“我将对林淑娥这角色的塑造分为四个阶段:故事前面的林淑娥是一个非常温柔、很有学问的老师,虽然失去女儿但还是保持着风度和教养,到后来在法庭上,她已经出现狡猾的眼神和情绪的变化;然后在面对凶手的时候,观众会看到一头疯狂野兽,可是通过最后与小女孩的相处,她又回到母性的那种大爱。”她坦言收到这剧本时已被当中的母爱感动了:对于一个母亲,最大的力量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要演好母亲,自己的经历成为她有所参照的直观素材,惠英红坦言自己的母亲很早就让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她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帮助她完成对母亲这类角色的诠释。而在电影《瞒天过海》中,他们一家三口的感情非常好,哪怕虹姐和她的丈夫几乎只有一场家常便饭的戏份,因为他们孩子都已经20多岁了,说明她会非常熟悉丈夫的习惯,就应该呈现一种生活化的状态。和人物融在一起时,表演不一定要张扬,再小的动作都可以映射出很大的故事,关键要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好。”

惠英红表示,她希望在《瞒天过海》中能演出角色的悬念感。

对惠英红来说,《瞒天过海》的表演最难的是要将真实情况和虚假情况的反转分清楚,她不希望观众一看就能够了解角色动机,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将悬念留到最后。“有些细节的镜头其实可以给埋下的伏笔加分,她的每一句台词,比如把乔文娜接上车的一些交谈,能够看出来虹姐也是比较聪明的;再比如她处理照片的时候,她在高空爬墙,我那天真的一不小心脚踩滑了,确实把导演和工作人员吓坏了。但我觉得角色在这个时候滑倒是非常合理的,毕竟虹姐和我同岁,都六十多,虽然我是‘打女’出身,但我也会‘老化’,在那个环境下体力是有限的,63岁了,不可能张牙舞爪地、精力无限地处理爬高楼等这些事情,我认为滑倒这个意外和动作是非常合理的,哪怕导演说太危险了,但我认为就要这样演,”惠英红语气坚定地说,“我的一个坚持就是要演什么角色,即使观众说不可能,我(出演)会给你一个理由,让你相信这是可能的。”

也会担心观众质疑

为什么这么演?要有理有据“回答”观众

即使获奖无数,惠英红也坦言,在每一次角色塑造之前,自己也有压力,而压力大多数来自怕观众质疑“为什么她会这么演”。“比如演《幸运是我》(2016年)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阿尔茨海默症与老人退化的分别,但因为我家里,妈妈在60多岁的时候就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我非常了解这些病症和状况;再比如《我的非凡父母》(2022年)是我首次挑战出演盲人母亲,拍摄前我必须尝试以盲人的方式生活,将盲人状态真实呈现,那时,我拍摄过程中全程要戴特效隐性眼镜,并要用眼睛发力转动眼球,我真正地训练了十几天,训练时间长了甚至会头痛。以及《拯救嫌疑人》中的林淑娥,她的女儿遭遇了不幸的命运,但凶手却因各种原因被无罪释放,这样残酷的事实她无法接受,决定亲自策划为女儿复仇,从而让凶手得到最残酷的惩罚。片中她虽然也绑架了陈智琪的女儿,但最终把这个小女孩放回去,也是因为她做一切事情的动机就是对自己女儿的思念,这个人物的选择是立得住的,哪怕有反转,也能让大家既吃惊,也会认为理所当然。”

惠英红在影片《我的非凡父母》中饰演盲人母亲。

在惠英红看来,有理有据是表演的底线。观众如果总是询问,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角色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地令人信服,你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堵住观众的疑问。除了挑战高难度戏份外,惠英红对演戏的执着更是精确到每一个细节中,为了尽可能真实且全面地诠释角色,在不伤害对手戏演员的同时反复尝试不同的动作角度,对拍摄环境也考察得细致入微,会充分代入进角色视角考虑到所有行为动机,并在拍摄时及时与剧组沟通,合作的演员张钧甯被惠英红的敬业所震撼:“和红姐对戏非常具有临场感,拍到情绪戏更要选择控制,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和你磨合,不管是真演还是排练,给出的情绪都是真的,但实际上,每这样一回,对她的消耗都非常大。”而这些付出,在一直热爱电影、珍视表演的惠英红看来都是应该的,她总觉得为角色全力付出,可以让她安心。

【专访】

拍情绪崩溃的戏,心情都会受极大损伤

新京报:你饰演过非常多角色,不管戏份多少,总是被评价为千人千面、演技在线,你是如何做到不重复角色的?

惠英红:

把准备功课做到极致吧,当你把整个剧本拿来研读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人物性格定性,摸清楚她的逻辑性。要弄清楚在电影的两个小时中发生的这件事,她是什么样的性格?她这样的做的动机是什么?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有把人物的背景彻底弄明白,才承接得住故事的发展。比如《瞒天过海》,她的老公遭遇了意外被埋了,但她和她的儿子始终不放弃,要彻底地扳倒富人,伸张正义,饰演之前要彻底明白并且找到人物的动机逻辑,也正是因为每个角色不一样,每个故事不一样,所以演她们的时候是绝对不会重复的。

新京报:观众跟随你的表演一起哭,一起笑,这些角色似乎长在你的身上,能够引起大家极大的共鸣,你每次入戏过深是否会感到很累?

惠英红:

其实是很累的,比如《瞒天过海》中许光汉演我的儿子,我们面对家庭成员的离去,那种揪心的痛,情绪崩溃甚至激动的时候,你的手脚会抽筋,嘴唇会麻,我拍那几场戏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当你真的将自己投入到角色身上,试想,现在你老公已经没了,儿子也只剩下半条命,那种恨,那种崩溃,自然会将你对人生的绝望之情彻底发泄,这样的戏确实会让整个人都精神崩溃。每拍一次,我的心情都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惠英红表示,每次入戏太深,“我的心情都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入戏过深时,如何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

惠英红:

只有这样做才是最真实的,应付了事的话是绝对达不到真实效果的。有时候,演到入迷的时候,情绪太紧绷,在高压情况下我的状态就“闪”了,一旦这样,我就会喊停,毕竟我也是个普通人,若硬把自己关在极端情绪里,我也会觉得不舒服。专注、没有杂念,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每一次做的时候,我都要尽量向这个程度靠近。

新京报:像许光汉和张钧甯这样的年轻后辈一直非常努力演戏,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什么样的潜质?

惠英红

:他们很好、很用心地在演戏,为角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台词笔录、角色研究,花了太多太多的时间,这让我非常感动,说明他们真的有把角色放在心尖上。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录音整理/实习生 张霁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陈荻雁

由陈卓执导,张钧甯、许光汉、惠英红、尹正主演的悬疑犯罪电影《瞒天过海》正在热映,“母亲专业户”惠英红再次塑造了一位母亲——虹姐。片中,无权无势的虹姐与富商之妻乔文娜(张钧甯饰)有千丝万缕的交集,她不仅被贪婪恶警郑威(许光汉饰)勒索,并且受权贵明浩(尹正饰)欺压,有苦难言、无处申诉,走投无路之际,虹姐的绝望反杀开启了影片新一轮高能反转。

《瞒天过海》惠英红人物版海报。

演戏多年,惠英红已演过多次母亲的角色。她在今年不久前上映的悬疑片《拯救嫌疑人》中饰演为惨死爱女复仇的母亲,令人为其感叹悲恸之深的同时,又为其复仇心机而不寒而栗。她在2022年的剧情片《我的非凡父母》中饰演的盲人母亲不但形神兼备,还精准还原出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在爱情片《感动她77次》中她饰演女主角Eva妈妈的母亲,却用一场精彩的黄昏恋,完成了全片唯一的爱情觉醒。早在2009年11月,惠英红在惊悚影片《心魔》中饰演一位默然的单身母亲,因艰辛生活愁眉不展、为惹祸儿子殚精竭虑,却只能通过间歇性的酩酊大醉换来一时的麻木,她凭借这个母亲角色先后获得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等5个奖项。

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对于再次重复出演母亲角色,惠英红表示,与其在意不如去挑战。她深信,每一个母亲都不一样,她对自己所接演的母亲角色都有严格的要求,不仅是因为题材不同,并且要找出新的方法和最合适的动机诠释这个角色:“你要记住自己之前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虽然我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样子,但我能够改变自己的内在,比如《瞒天过海》中的虹姐就是居住在山里的传统女性;而《拯救嫌疑人》中则是有学问的一个‘狠妈’,我在进组前的一个月会比较辛苦,会整理好性格体验生活,并且研究好这个母亲该怎么呈现。所以我不会怕‘妈妈’这两个字演多了做不好,我也不怕重复,我自己非常清楚会付出努力将其处理到最好,我绝对地了解我投入的每一个角色。”

塑造母亲要做到最合适

有时复杂要细分阶段,有时就像“一场家常饭”

母亲如果在影片中是配角,往往戏份相对有限,且大多数人会认为这就是一种标签化、功能性的角色存在,但惠英红从来不这么认为,即使在《瞒天过海》中,她饰演的母亲虹姐戏份并不多,但她依旧努力要把角色做到最合适。“不同女性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站在母亲的角度,要明白她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和合理性,我非常着迷于演绎各种母亲角色,无论是不久前上映的《拯救嫌疑人》还是如今的《瞒天过海》,她们都充满了演绎的空间,她们都有着独特个性魅力。”

惠英红在《拯救嫌疑人》中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演解读母亲林淑娥角色。

处理母亲这个角色的关键在于“母爱”,惠英红首先分享了对电影《拯救嫌疑人》中母亲林淑娥的解读:“我将对林淑娥这角色的塑造分为四个阶段:故事前面的林淑娥是一个非常温柔、很有学问的老师,虽然失去女儿但还是保持着风度和教养,到后来在法庭上,她已经出现狡猾的眼神和情绪的变化;然后在面对凶手的时候,观众会看到一头疯狂野兽,可是通过最后与小女孩的相处,她又回到母性的那种大爱。”她坦言收到这剧本时已被当中的母爱感动了:对于一个母亲,最大的力量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要演好母亲,自己的经历成为她有所参照的直观素材,惠英红坦言自己的母亲很早就让她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她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帮助她完成对母亲这类角色的诠释。而在电影《瞒天过海》中,他们一家三口的感情非常好,哪怕虹姐和她的丈夫几乎只有一场家常便饭的戏份,因为他们孩子都已经20多岁了,说明她会非常熟悉丈夫的习惯,就应该呈现一种生活化的状态。和人物融在一起时,表演不一定要张扬,再小的动作都可以映射出很大的故事,关键要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好。”

惠英红表示,她希望在《瞒天过海》中能演出角色的悬念感。

对惠英红来说,《瞒天过海》的表演最难的是要将真实情况和虚假情况的反转分清楚,她不希望观众一看就能够了解角色动机,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将悬念留到最后。“有些细节的镜头其实可以给埋下的伏笔加分,她的每一句台词,比如把乔文娜接上车的一些交谈,能够看出来虹姐也是比较聪明的;再比如她处理照片的时候,她在高空爬墙,我那天真的一不小心脚踩滑了,确实把导演和工作人员吓坏了。但我觉得角色在这个时候滑倒是非常合理的,毕竟虹姐和我同岁,都六十多,虽然我是‘打女’出身,但我也会‘老化’,在那个环境下体力是有限的,63岁了,不可能张牙舞爪地、精力无限地处理爬高楼等这些事情,我认为滑倒这个意外和动作是非常合理的,哪怕导演说太危险了,但我认为就要这样演,”惠英红语气坚定地说,“我的一个坚持就是要演什么角色,即使观众说不可能,我(出演)会给你一个理由,让你相信这是可能的。”

也会担心观众质疑

为什么这么演?要有理有据“回答”观众

即使获奖无数,惠英红也坦言,在每一次角色塑造之前,自己也有压力,而压力大多数来自怕观众质疑“为什么她会这么演”。“比如演《幸运是我》(2016年)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阿尔茨海默症与老人退化的分别,但因为我家里,妈妈在60多岁的时候就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我非常了解这些病症和状况;再比如《我的非凡父母》(2022年)是我首次挑战出演盲人母亲,拍摄前我必须尝试以盲人的方式生活,将盲人状态真实呈现,那时,我拍摄过程中全程要戴特效隐性眼镜,并要用眼睛发力转动眼球,我真正地训练了十几天,训练时间长了甚至会头痛。以及《拯救嫌疑人》中的林淑娥,她的女儿遭遇了不幸的命运,但凶手却因各种原因被无罪释放,这样残酷的事实她无法接受,决定亲自策划为女儿复仇,从而让凶手得到最残酷的惩罚。片中她虽然也绑架了陈智琪的女儿,但最终把这个小女孩放回去,也是因为她做一切事情的动机就是对自己女儿的思念,这个人物的选择是立得住的,哪怕有反转,也能让大家既吃惊,也会认为理所当然。”

惠英红在影片《我的非凡父母》中饰演盲人母亲。

在惠英红看来,有理有据是表演的底线。观众如果总是询问,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角色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地令人信服,你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堵住观众的疑问。除了挑战高难度戏份外,惠英红对演戏的执着更是精确到每一个细节中,为了尽可能真实且全面地诠释角色,在不伤害对手戏演员的同时反复尝试不同的动作角度,对拍摄环境也考察得细致入微,会充分代入进角色视角考虑到所有行为动机,并在拍摄时及时与剧组沟通,合作的演员张钧甯被惠英红的敬业所震撼:“和红姐对戏非常具有临场感,拍到情绪戏更要选择控制,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和你磨合,不管是真演还是排练,给出的情绪都是真的,但实际上,每这样一回,对她的消耗都非常大。”而这些付出,在一直热爱电影、珍视表演的惠英红看来都是应该的,她总觉得为角色全力付出,可以让她安心。

【专访】

拍情绪崩溃的戏,心情都会受极大损伤

新京报:你饰演过非常多角色,不管戏份多少,总是被评价为千人千面、演技在线,你是如何做到不重复角色的?

惠英红:

把准备功课做到极致吧,当你把整个剧本拿来研读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人物性格定性,摸清楚她的逻辑性。要弄清楚在电影的两个小时中发生的这件事,她是什么样的性格?她这样的做的动机是什么?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有把人物的背景彻底弄明白,才承接得住故事的发展。比如《瞒天过海》,她的老公遭遇了意外被埋了,但她和她的儿子始终不放弃,要彻底地扳倒富人,伸张正义,饰演之前要彻底明白并且找到人物的动机逻辑,也正是因为每个角色不一样,每个故事不一样,所以演她们的时候是绝对不会重复的。

新京报:观众跟随你的表演一起哭,一起笑,这些角色似乎长在你的身上,能够引起大家极大的共鸣,你每次入戏过深是否会感到很累?

惠英红:

其实是很累的,比如《瞒天过海》中许光汉演我的儿子,我们面对家庭成员的离去,那种揪心的痛,情绪崩溃甚至激动的时候,你的手脚会抽筋,嘴唇会麻,我拍那几场戏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当你真的将自己投入到角色身上,试想,现在你老公已经没了,儿子也只剩下半条命,那种恨,那种崩溃,自然会将你对人生的绝望之情彻底发泄,这样的戏确实会让整个人都精神崩溃。每拍一次,我的心情都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惠英红表示,每次入戏太深,“我的心情都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入戏过深时,如何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

惠英红:

只有这样做才是最真实的,应付了事的话是绝对达不到真实效果的。有时候,演到入迷的时候,情绪太紧绷,在高压情况下我的状态就“闪”了,一旦这样,我就会喊停,毕竟我也是个普通人,若硬把自己关在极端情绪里,我也会觉得不舒服。专注、没有杂念,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每一次做的时候,我都要尽量向这个程度靠近。

新京报:像许光汉和张钧甯这样的年轻后辈一直非常努力演戏,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什么样的潜质?

惠英红

:他们很好、很用心地在演戏,为角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台词笔录、角色研究,花了太多太多的时间,这让我非常感动,说明他们真的有把角色放在心尖上。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录音整理/实习生 张霁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陈荻雁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