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由张开宙执导的年代生活情感剧《小巷人家》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该剧的故事围绕上世纪70年代末,同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林两个家庭展开。面对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两家家长和孩子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闫妮在剧中饰演棉纺厂工人黄玲,她性格温柔隐忍,但也会为了维护孩子和家庭的利益跟偏心的公婆、愚孝的丈夫周旋和斗争。

黄玲和同住一个小院的宋莹(蒋欣饰)是同事又是闺密,生活中互相扶持,真正诠释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剧中,黄玲让宋莹破涕为笑的“破冰”和她离别后“林黛玉式的大哭”见证了两位女性之间动人的友情,也是全剧的高光时刻。闫妮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分析说,黄玲认识宋莹后变得爱笑了,宋莹让她懂得了这辈子也要爱自己。在表演过程中她逐渐了解了黄玲这个人,觉得黄玲内核稳定内心强大,身上既有传统中国女性以柔克刚的魅力,也有超越时代的女性力量。

闫妮饰演性格温柔隐忍的黄玲。

黄玲很懂老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精髓

黄玲是南方人,而闫妮是西北人,不同地域的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会有差别。闫妮也是在跟导演不断探讨和排练表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黄玲这个人物。“我觉得黄玲是一个内核稳定、内心强大,有生活大智慧的女性。她身上有种以柔克刚的魅力,她分得清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闫妮提到了一句老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她觉得黄玲就很懂得个中精髓,非常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不能让步,什么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婆上门要求侄子们住到她家,黄玲为了图南高考宁可离婚也寸步不让;庄家年夜饭不让她和女儿庄筱婷上桌,她平静地带着女儿到灶台边上吃。“因为她知道小孩子其实不在意上不上桌,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且在灶台这边吃饭没人管,没有束缚反而更开心。”

黄玲也懂得什么时候付出真心,什么时候该及时止损。她把侄子向鹏飞当自家孩子一样用心照看,向鹏飞后来也诚心实意地回报了这个家庭;邻居老吴再婚,前妻留下的吴珊珊姐弟俩在重组家庭里被忽视,她会和宋莹一起关心两个小朋友。但吴珊珊长大后提出得寸进尺的要求,她也会坚定地拒绝:“各家有各家的日子,我们担不起别人家的担子。”在闫妮看来,黄玲身上有超越时代的特质,那是一种女性的力量。“她之所以能把很多东西放在桌面上跟公婆谈清楚,那是因为她经济上是独立的。庄超英的钱是不给黄玲的,他俩的钱是分开的。黄玲虽然也羡慕宋莹两口子,但她可以接受丈夫的收入不交给自己。”

只要不涉及孩子和自己家庭的利益,黄玲大多数时候都是温柔隐忍的。剧中黄玲第一次爆发,就是好不容易排队买到肉,庄超英就告诉她,公婆和小叔子一家要来吃饭。庄超英走后她就变了脸色,忍不住骂脏话:“王八蛋,你们一家都是王八蛋!”这句台词是剧本里就有的,导演还在剧本上写了另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闫妮进入黄玲这个角色,代入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之后才真正理解了导演写的这句话的含义。“那个时候大家的条件都比较艰苦,买到肉很不容易,黄玲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吃一口肉。公婆知道她家做肉就带着小叔子一家来吃饭,对黄玲来说这是从自己孩子嘴里抢肉吃,是触犯了她小家的利益的。她又不是一个有什么想法不敢说的人,所以她就不懂礼节了,就骂了。”

一笑一哭之间,两个女性的友谊就走了一辈子

《小巷人家》里,黄玲和宋莹的友情非常动人,尤其黄玲送宋莹去广州告别的那场戏,很多观众都为之落泪。宋莹在搬空的房子里发呆,黄玲穿着漂亮的裙子故作轻松地走了进来,甚至还轻盈地转了几个圈,拉着宋莹的手轻晃:“走吧,时间来不及了”。等宋莹坐车走了,黄玲回到自己屋子,整个人像垮掉一样,伏在女儿肩头痛哭不已。这场戏拍之前闫妮想到了很多:“我在想,我(黄玲)是一晚上没有睡,连夜赶了这身裙子穿着去送她(宋莹),因为她喜欢我穿得漂漂亮亮的。我应该怎么样走进去?那时候她一定是怅然若失的,因为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要轻松地走进去,让她走的时候也轻松一些。等到出了门,我把头低下了,因为不想让宋莹看到我难过,从小巷往外走的时候我一定是笑着的……”

遇到宋莹后,黄玲变得爱笑了。

剧本上写,黄玲送走了宋莹回来就哭了。闫妮拿到剧本后一直在思考,这场戏黄玲是怎样的哭法。到了拍摄当天,导演跟她讲,这场戏黄玲要像林黛玉一样哭。“他一说‘林黛玉’,呀,我一下子就找到那个感觉了。我让晓彤坐在边上,跟她说‘让妈扶着你的肩膀’。因为林黛玉是柔弱的,她肯定会扶着一个人哭。所以这场戏,我就扶着女儿哭,姿势像林黛玉,但我的哭声像刘姥姥。虽然内心很难过,但是我在说出‘筱婷,这个院里再也没有人能护着你妈了’的时候又是笑着说的。”闫妮表示,黄玲其实是非常清醒和了然的一个人,那一刻她想“了然”但根本没办法做到。拍摄时,导演把光影的变幻打在黄玲的身上,闫妮那一刻也更真切地体会到两个女性之间珍贵的情谊,印象特别深刻。

除了哭,黄玲和宋莹之间的笑也同样动人。两人在小院初见面,宋莹见儿子林栋哲和黄玲的两个孩子玩在一起,眼睛里有泪光闪动,解释说:“我和武峰(宋莹的爱人林武峰)平时忙,没搬来之前,平时都是栋哲一个人玩。”黄玲此时就问她:“那你把儿子一个人扔在张书记家里,你回家是不是也偷偷哭了?”宋莹立马破涕为笑,两人从此成为了好姐妹。这句词是闫妮想加的,她跟导演探讨为什这两人能成为闺密,就是因为黄玲敢于说这样真的话。“她(宋莹)之前为了分房子把儿子放到张书记家,内心肯定是担心的。只有我把她那一刻的心理戳破,能让她破涕为笑,那个场景的氛围才会在瞬间改变,我俩的距离才会拉近。蒋欣老师也特别好,说那咱们来试一下。我们就演了一下,看到那一刻她破涕为笑,我觉得特别好。”

黄玲和宋莹(右一)是好闺密。

吃着蛇瓜演着戏,生活化地展现生活中的欢乐

《小巷人家》早期的剧情里,蛇瓜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庄、林两家为了省下买菜钱在院子里种蛇瓜,没想到蛇瓜过于高产,大家吃腻了送人都送不出去。蛇瓜还引发了很多相关的事件,譬如林栋哲带着蛇瓜去班上吓同学,最后被请了家长。剧集播出后,蛇瓜在社交平台引发了讨论,网友纷纷询问这是一种什么蔬菜?闫妮在进组拍戏之前也不知道蛇瓜是什么样子的,拍戏过程中倒是吃了不少炒蛇瓜,觉得味道很像西葫芦。在她看来,蛇瓜和《小巷人家》想要传达的精神很相似——“蛇瓜可以炒着吃、腌咸菜吃、包饺子吃……能做成各式各样的菜式,怎么吃都行。它不需要多么精细的照料就能长得很好,结很多蛇瓜,生命力很顽强。”

蛇瓜过于高产,给剧中增添了很多有趣的情节。

闫妮的表演非常准确也非常生活化,能够轻松带观众入戏,贡献了不少喜感名场面——小林栋哲抢庄筱婷的画册卖,“威胁”不给就让图南以后都不带她玩。图南说:“她是我妹,亲妹。”外屋的黄玲适时插了一句:“亲生的……”独特的节奏和韵调让观众忍俊不禁;后来林栋哲借鉴庄筱婷作文把“我的爸爸”写成了庄叔叔,被爸妈联手教育。在隔壁听林栋哲哭诉的黄玲笑得不行,说话都掩饰不住笑意,观众也跟着乐开了花。“我们两家就隔着一道墙,各种声音其实都听得到。为什么我会在那场戏里演得稍微‘过’一点呢,这是我对黄玲这个人物的一个铺排,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个时刻、看到黄玲的快乐。黄玲以前不是一个爱笑的人,认识宋莹以后最主要的变化是她可以放肆地笑了。宋莹一家带给她太多的欢乐,所以宋莹他们走了,黄玲会感到孤单与落寞。”

谈到《小巷人家》里的喜剧成分,闫妮坦言希望把自己身上一些有喜感的东西带到这部戏里。“我觉得这是我作为演员的一个特质。”她提到当年演《武林外传》的时候,导演尚敬对演员提了八字要求“真实准确多变传神”。“这是表演的四个阶段,首先要真实,然后要准确,喜剧的节奏早半拍晚半拍,观众都不会笑,然后才是多变、传神。这八个字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我后来也一直在我的表演中摸索,需要不断地翻剧本,去跟导演聊、跟对手演员聊,不断地思考。”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

由张开宙执导的年代生活情感剧《小巷人家》正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该剧的故事围绕上世纪70年代末,同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的庄、林两个家庭展开。面对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两家家长和孩子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闫妮在剧中饰演棉纺厂工人黄玲,她性格温柔隐忍,但也会为了维护孩子和家庭的利益跟偏心的公婆、愚孝的丈夫周旋和斗争。

黄玲和同住一个小院的宋莹(蒋欣饰)是同事又是闺密,生活中互相扶持,真正诠释了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剧中,黄玲让宋莹破涕为笑的“破冰”和她离别后“林黛玉式的大哭”见证了两位女性之间动人的友情,也是全剧的高光时刻。闫妮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分析说,黄玲认识宋莹后变得爱笑了,宋莹让她懂得了这辈子也要爱自己。在表演过程中她逐渐了解了黄玲这个人,觉得黄玲内核稳定内心强大,身上既有传统中国女性以柔克刚的魅力,也有超越时代的女性力量。

闫妮饰演性格温柔隐忍的黄玲。

黄玲很懂老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精髓

黄玲是南方人,而闫妮是西北人,不同地域的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会有差别。闫妮也是在跟导演不断探讨和排练表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黄玲这个人物。“我觉得黄玲是一个内核稳定、内心强大,有生活大智慧的女性。她身上有种以柔克刚的魅力,她分得清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闫妮提到了一句老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她觉得黄玲就很懂得个中精髓,非常清楚自己什么时候不能让步,什么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公婆上门要求侄子们住到她家,黄玲为了图南高考宁可离婚也寸步不让;庄家年夜饭不让她和女儿庄筱婷上桌,她平静地带着女儿到灶台边上吃。“因为她知道小孩子其实不在意上不上桌,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且在灶台这边吃饭没人管,没有束缚反而更开心。”

黄玲也懂得什么时候付出真心,什么时候该及时止损。她把侄子向鹏飞当自家孩子一样用心照看,向鹏飞后来也诚心实意地回报了这个家庭;邻居老吴再婚,前妻留下的吴珊珊姐弟俩在重组家庭里被忽视,她会和宋莹一起关心两个小朋友。但吴珊珊长大后提出得寸进尺的要求,她也会坚定地拒绝:“各家有各家的日子,我们担不起别人家的担子。”在闫妮看来,黄玲身上有超越时代的特质,那是一种女性的力量。“她之所以能把很多东西放在桌面上跟公婆谈清楚,那是因为她经济上是独立的。庄超英的钱是不给黄玲的,他俩的钱是分开的。黄玲虽然也羡慕宋莹两口子,但她可以接受丈夫的收入不交给自己。”

只要不涉及孩子和自己家庭的利益,黄玲大多数时候都是温柔隐忍的。剧中黄玲第一次爆发,就是好不容易排队买到肉,庄超英就告诉她,公婆和小叔子一家要来吃饭。庄超英走后她就变了脸色,忍不住骂脏话:“王八蛋,你们一家都是王八蛋!”这句台词是剧本里就有的,导演还在剧本上写了另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闫妮进入黄玲这个角色,代入她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之后才真正理解了导演写的这句话的含义。“那个时候大家的条件都比较艰苦,买到肉很不容易,黄玲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吃一口肉。公婆知道她家做肉就带着小叔子一家来吃饭,对黄玲来说这是从自己孩子嘴里抢肉吃,是触犯了她小家的利益的。她又不是一个有什么想法不敢说的人,所以她就不懂礼节了,就骂了。”

一笑一哭之间,两个女性的友谊就走了一辈子

《小巷人家》里,黄玲和宋莹的友情非常动人,尤其黄玲送宋莹去广州告别的那场戏,很多观众都为之落泪。宋莹在搬空的房子里发呆,黄玲穿着漂亮的裙子故作轻松地走了进来,甚至还轻盈地转了几个圈,拉着宋莹的手轻晃:“走吧,时间来不及了”。等宋莹坐车走了,黄玲回到自己屋子,整个人像垮掉一样,伏在女儿肩头痛哭不已。这场戏拍之前闫妮想到了很多:“我在想,我(黄玲)是一晚上没有睡,连夜赶了这身裙子穿着去送她(宋莹),因为她喜欢我穿得漂漂亮亮的。我应该怎么样走进去?那时候她一定是怅然若失的,因为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要轻松地走进去,让她走的时候也轻松一些。等到出了门,我把头低下了,因为不想让宋莹看到我难过,从小巷往外走的时候我一定是笑着的……”

遇到宋莹后,黄玲变得爱笑了。

剧本上写,黄玲送走了宋莹回来就哭了。闫妮拿到剧本后一直在思考,这场戏黄玲是怎样的哭法。到了拍摄当天,导演跟她讲,这场戏黄玲要像林黛玉一样哭。“他一说‘林黛玉’,呀,我一下子就找到那个感觉了。我让晓彤坐在边上,跟她说‘让妈扶着你的肩膀’。因为林黛玉是柔弱的,她肯定会扶着一个人哭。所以这场戏,我就扶着女儿哭,姿势像林黛玉,但我的哭声像刘姥姥。虽然内心很难过,但是我在说出‘筱婷,这个院里再也没有人能护着你妈了’的时候又是笑着说的。”闫妮表示,黄玲其实是非常清醒和了然的一个人,那一刻她想“了然”但根本没办法做到。拍摄时,导演把光影的变幻打在黄玲的身上,闫妮那一刻也更真切地体会到两个女性之间珍贵的情谊,印象特别深刻。

除了哭,黄玲和宋莹之间的笑也同样动人。两人在小院初见面,宋莹见儿子林栋哲和黄玲的两个孩子玩在一起,眼睛里有泪光闪动,解释说:“我和武峰(宋莹的爱人林武峰)平时忙,没搬来之前,平时都是栋哲一个人玩。”黄玲此时就问她:“那你把儿子一个人扔在张书记家里,你回家是不是也偷偷哭了?”宋莹立马破涕为笑,两人从此成为了好姐妹。这句词是闫妮想加的,她跟导演探讨为什这两人能成为闺密,就是因为黄玲敢于说这样真的话。“她(宋莹)之前为了分房子把儿子放到张书记家,内心肯定是担心的。只有我把她那一刻的心理戳破,能让她破涕为笑,那个场景的氛围才会在瞬间改变,我俩的距离才会拉近。蒋欣老师也特别好,说那咱们来试一下。我们就演了一下,看到那一刻她破涕为笑,我觉得特别好。”

黄玲和宋莹(右一)是好闺密。

吃着蛇瓜演着戏,生活化地展现生活中的欢乐

《小巷人家》早期的剧情里,蛇瓜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庄、林两家为了省下买菜钱在院子里种蛇瓜,没想到蛇瓜过于高产,大家吃腻了送人都送不出去。蛇瓜还引发了很多相关的事件,譬如林栋哲带着蛇瓜去班上吓同学,最后被请了家长。剧集播出后,蛇瓜在社交平台引发了讨论,网友纷纷询问这是一种什么蔬菜?闫妮在进组拍戏之前也不知道蛇瓜是什么样子的,拍戏过程中倒是吃了不少炒蛇瓜,觉得味道很像西葫芦。在她看来,蛇瓜和《小巷人家》想要传达的精神很相似——“蛇瓜可以炒着吃、腌咸菜吃、包饺子吃……能做成各式各样的菜式,怎么吃都行。它不需要多么精细的照料就能长得很好,结很多蛇瓜,生命力很顽强。”

蛇瓜过于高产,给剧中增添了很多有趣的情节。

闫妮的表演非常准确也非常生活化,能够轻松带观众入戏,贡献了不少喜感名场面——小林栋哲抢庄筱婷的画册卖,“威胁”不给就让图南以后都不带她玩。图南说:“她是我妹,亲妹。”外屋的黄玲适时插了一句:“亲生的……”独特的节奏和韵调让观众忍俊不禁;后来林栋哲借鉴庄筱婷作文把“我的爸爸”写成了庄叔叔,被爸妈联手教育。在隔壁听林栋哲哭诉的黄玲笑得不行,说话都掩饰不住笑意,观众也跟着乐开了花。“我们两家就隔着一道墙,各种声音其实都听得到。为什么我会在那场戏里演得稍微‘过’一点呢,这是我对黄玲这个人物的一个铺排,我希望大家看到这个时刻、看到黄玲的快乐。黄玲以前不是一个爱笑的人,认识宋莹以后最主要的变化是她可以放肆地笑了。宋莹一家带给她太多的欢乐,所以宋莹他们走了,黄玲会感到孤单与落寞。”

谈到《小巷人家》里的喜剧成分,闫妮坦言希望把自己身上一些有喜感的东西带到这部戏里。“我觉得这是我作为演员的一个特质。”她提到当年演《武林外传》的时候,导演尚敬对演员提了八字要求“真实准确多变传神”。“这是表演的四个阶段,首先要真实,然后要准确,喜剧的节奏早半拍晚半拍,观众都不会笑,然后才是多变、传神。这八个字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我后来也一直在我的表演中摸索,需要不断地翻剧本,去跟导演聊、跟对手演员聊,不断地思考。”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