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鲍宇雁】2019年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前,战旗猎猎,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阅兵式上,首次亮相阅兵场的战旗方队浩荡而来,正式受阅。“杨根思连”连旗就在这百面战旗之中。
70年前,杨根思作为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杨根思牺牲了,那一年,他28岁。在白雪皑皑的山岗上,在密集的炮弹和巨大的爆炸声中,在风雪裹挟着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的浓烟里,他和他手中的炸药包一起点燃、然后爆炸……
“我留下坚守阵地,有我在,阵地就在,你们快撤,这是命令。”他对战友说的话尤在耳边,却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坚守住了,而他却永远地留在了1950年的那个冬天。
初心不改,把一生交给党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也是“特级英雄”杨根思保家卫国壮烈牺牲70周年。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 1922年生于江苏省泰兴县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早逝,8岁的他便成了孤儿,10岁当放牛娃,12岁随哥哥到上海,给资本家当童工,1941年地毯工厂关闭后,杨根思回到家乡。衣不蔽体、食不饱腹是他少年时的底色。回乡后,他听闻了新四军抗日浴血奋战的故事,极为震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他热烈追求的目标。
1944年,杨根思参加了新四军, 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的一名战士,2月22日,参军后的杨根思首次参与作战,攻打伪军据点,缴获了第一杆枪。1945 年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杨根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参加过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300余次炮火洗礼,他曾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泰安的制高点天主堂、运用所学爆破技术炸毁敌人的碉堡、曾炸毁敌旅部核心工事、俘虏守敌一个排,他也获得了战斗模范、爆破大王、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
决心保卫和平,艰难困苦无所惧
1950年 9 月,他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的接见。会议期间,杨根思从广播里听到美国在朝鲜燃起的战火已烧到鸭绿江边,并派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在英雄代表会议发起的保卫和平签名活动中,杨根思郑重签上“杨根思决心保卫世界和平”十一个大字。会议一结束,他便踏上北去的列车,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第 20 军第 58师第 172 团第 3 连连长,入朝参战。
1950年12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杨根思奉命率本连第 3 排战士执行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71 高地东南方的小高岭阵地的任务。这是敌人实施突围南逃的唯一退路。营长王贯一向3排下达命令:“你们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突围企图。要记住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一步!”
“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叫它瞧瞧中国人民的厉害!”
在作战前的动员会上,作为一连之长,杨根思向战士们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精神。随后,他亲自率领第3排战士趁着夜色进入小高岭阵地。
他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雪原莽莽一片,气温只有零下30到40度,积雪达40厘米,战士们蹲在用冻土块筑成的工事里,脚上的鞋袜早已冻在了一起,手指已经冻得拉不开枪栓。
12月29日拂晓,在长津湖畔,美军部队集中空、炮火力对小高岭发起猛烈进攻,先后对小高岭发动了八次冲锋,成吨的炮弹、炸弹和燃烧弹倾泻在小高岭上,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又一次冲了上来,杨根思指挥战士等待时机,当敌人离阵地只有二三十米的时候,甩出手榴弹,机枪、步枪一并开火。
钢铁、石块、烟火满山飞扬,机枪手在战斗中中弹牺牲,战士们用枪托砸烂敌人的脑壳后也倒了下去。弹药越来越少,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漫山遍野,敌军却始终没能突破这个只有一排防守的阵地。
战斗到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两名伤员,杨根思命令两名伤员说,“你们下去,把重机枪带下去,重武器决不能留给敌人,这是命令。”这时,山下的美军又一次集结了起来,发起了第九次进攻,40多个敌人以为山头上没有志愿军了,可以轻松占领山头。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仅有的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拉燃了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在风雪裹挟着树枝、石块、黑色的雪团的浓烟里,他和他手中的炸药包一起点燃、然后爆炸……
杨根思壮烈牺牲了,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排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鲜血和肉体守住了1071.1高地的东南屏障——小高岭,为当晚志愿军向下碣隅里敌人发起总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1953年10月29日,新华社播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特等功臣名单》,杨根思和黄继光两位烈士位列名单之首,均同时获得特级英雄、特等功臣两项最高殊荣。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同年 6 月 25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人民在杨根思牺牲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镌刻着“永垂不朽”字样的纪念碑。
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58师3连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也是我军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连队。他们展现了超越生命极限的信仰力量,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打得狼狈不堪,打破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黄粱美梦。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人作战。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勇士辉煌化金星。”这是电影《英雄儿女》中广为传唱的主题曲,影片中志愿军英雄王成的身上,便有连长杨根思的影子,他们的英雄壮举曾鼓励着亿万的中国人民,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英雄,才使得抗美援朝最终取得胜利。
人在阵地在,杨根思用生命捍卫了他作为一个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勇士化作金星,敌人炸为灰烬,英雄的故事永久传唱。
参考资料:
1、朱圣富、翁元锋、鞠志祥.青史留名——杨根思[J].档案与建设,2006
2、丁明堂.怀念英雄杨根思[C].中国会议,2011
3、张校瑛,抗美援朝11杰[M].人民出版社,2017
点击活动专题页面了解详情:
“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环球网专题页面:
http://opinion.huanqiu.com/special/Vcliparchives/index.html
“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网上征集展示活动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