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微信上搜索“浙江110”微信报警小程序后,会看到这个小程序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点击“语音报警”,可以直接跳转拔打110进行电话报警。二是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可以在“非接触性诈骗警情登记”一栏上传相关被骗信息,进行报警。三是发现的一些公安机关管辖的违法犯罪线索,可以在“违法犯罪举报”一栏进行举报。四是打110电话报警说不清位置时,可以点击“位置上传”,将自己所在位置发送给当地110报警服务台。五是点击“快速报警求助”,可以快速获取自己所在位置,录入内容、照片等信息后发送给当地110报警服务台报警。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110”微信报警小程序主要适用下列情形:听力语言障碍人士遇到紧急危难情形;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需要提交转账流水等凭证;公安机关管辖的违法犯罪线索举报;遭遇不法侵害又不方便电话报警(如家中进小偷等);拨打110电话时不清楚自身所处位置。
警方提醒,使用“浙江110”微信报警小程序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使用“浙江110”微信报警小程序需要实名认证,再次使用需要实名认证。为了确保您随时使用,建议您提前用微信搜索添加“浙江110”微信小程序,并进行实名认证。每次上传的照片最多8张,单个视频时长不超过15秒,超过则无法上传。互联网报警后,要在我的“报警记录”中查看该警情是否“已接收”,只有显示“已接收”方能确认报警成功。如果“消息”界面有红点,要及时查看,可能是警方有消息回复您。
据了解,2019年底,省厅开始筹建“浙江110”互联网报警平台,今年11月,在绍兴、丽水2市试点运行。试点以来,两地共接互联网有效报警73起,并进行了有效处置,如丽水莲都根据群众在互联网报警平台的反映,及时处置市区某道路物品燃烧而导致的交通险情等。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互联网报警平台,是构建现代110接处警勤务新模式的一项务实举措,通过平台运行,将110报警服务融入移动互联网,积极适应了互联网、大数据发展的大趋势,主动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多元化报警需求,充分体现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我省公安110接处警领域的探索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