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1月11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并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俄罗斯《报纸报》网站11日称:“中国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决议”;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对中共百年历史的总结,触及其关键成就以及未来的走向,“第三份历史决议出炉之际,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阿拉伯语的“阿因新闻网”称,六中全会的一条主线就是使中共这个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应对新的任务、挑战;德国电视一台称,随着历史性决议的出台和六中全会的闭幕,中共开启了为明年党的二十大做准备的时间,与以前的“消除绝对贫困,突出经济增长”相比,未来中国将更注重“科技进步和共同富裕”,“全球经济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

引述公报关键内容

据路透社11日报道,十九届六中全会当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及《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就决议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认为,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站在中共建党百年的新起点,最新的决议全面总结中共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必将成为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动员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报道说,全会充分肯定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纽约时报》11日称,在六中全会上,中共高级官员批准了一项重新评估中共一百年历史的决定。全会公报说,在几代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公报赞扬中共在经济、外交政策、治理污染和防控新冠肺炎方面的成功,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外交工作上,公报称,中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北京给台海危机定调”,德国电视台11日称,中共六中全会公报中谈到目前国际关注的台海问题,与中共以前的政策并无不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在网站登载了六中全会的公报全文,并在相关报道中强调,二十大将是中共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按照惯例,5年一次的中共全国党代会会在秋天举行。二十大将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共高层也将进行换届。中国各省市区目前正展开密集的省级党委换届,为明年的二十大做准备。

评论公报重大意义

日本《朝日新闻》11日晚报道称,六中全会在时隔40年后于11月11日通过了新的“历史决议”。这份“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虽然尚未在当天全文公布,但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的业绩包括习近平任内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评价。报道称,中国共产党之前通过的两次历史决议,一次是在“建国之父”毛泽东时代的1945年,另一次是在“改革之父”邓小平时代的1981年,“对党的过去作出评价的历史决议具有重大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称,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是对中共百年历史的总结,触及其关键成就以及未来的走向。第三份历史决议出炉之际,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在某些方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已经达到了党和中国所取得成就的顶峰。”他说,中国现在有资格回顾和总结其在经济、军事和国际地位上取得的卓越成绩。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11日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性决议,是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节点上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文件。报道称,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取得的成功,也让中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已经“崛起”,并更加支持政府自信的内外政策。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与前两份不同,不是为了处理路线之争,而是“百年交替”和“继往开来”,总结过去百年的执政经验、基础和成就,并揭示中共第二个百年的目标。他提到,中国已经过了向外国“取法”的阶段,认为自己已经成功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相较于西方完全不逊色。

《华盛顿邮报》11日称,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哈佛大学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赛奇表示,全会关注的是关于中国共产党过去百年的成就,但它实际上更是关于党的未来的。

看好中共未来发展

俄罗斯《生意人报》11日报道,六中全会总结了已经实现转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英勇斗争”的成果,将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转变成21世纪的超级大国。俄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称,目前,与美国的矛盾、疫情造成世界经济的疲软以及全球化放缓迫使中国对其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在不拒绝与外界合作的情况下,中国新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内市场。在旧模式中,中国为外国提供廉价的装配车间;而在新战略中,中国将优先考虑本国公民的福祉。他说:“中国希望打造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型经济体,这将依靠快速成长但尚未形成的、尚未成为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目前,中国中产阶级有4亿人,10年后应达到现在的两倍。”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1日报道称,六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该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煤炭消耗量将决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果,在从贸易、知识产权、人权到台湾地位等所有问题上,它仍然与美国发生争执”。报道称,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数以万计的官员因涉嫌腐败而受到调查,中国军队进行了大幅改革和现代化,中国已从低端制造业转向科技强国。报道称,如今,中国领导人转变了以前“不惜一切代价谋增长”的做法,开始专注于“共同富裕”。文章引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波尔克的话说,中共领导层的想法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该有大量的经济不平等,因为这会导致民众的分裂”。

“阿因新闻网”报道称,旨在为中国前进方向定下总基调的六中全会如期结束,并发布了会议公报,引起国际社会多方关注。会议决定明年下半年召开更为重要的换届会议,届时,中国也势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而这次会议已经为一年后的党代会做出至关重要的舆论和组织铺垫。文章说,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很多,而一条根本的主线,是通过会议使中共这个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应对新的任务、挑战,也就是中国媒体所说的“不忘初心”“不忘来路”;同时,通过会议决议,统一数千万党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更好地履行使命。现在看,会议似乎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环球时报驻日本、埃及、新加坡、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岳林炜 黄培昭 辛斌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11月11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并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俄罗斯《报纸报》网站11日称:“中国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决议”;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对中共百年历史的总结,触及其关键成就以及未来的走向,“第三份历史决议出炉之际,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阿拉伯语的“阿因新闻网”称,六中全会的一条主线就是使中共这个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应对新的任务、挑战;德国电视一台称,随着历史性决议的出台和六中全会的闭幕,中共开启了为明年党的二十大做准备的时间,与以前的“消除绝对贫困,突出经济增长”相比,未来中国将更注重“科技进步和共同富裕”,“全球经济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

引述公报关键内容

据路透社11日报道,十九届六中全会当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及《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就决议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认为,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站在中共建党百年的新起点,最新的决议全面总结中共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必将成为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动员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日报道说,全会充分肯定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纽约时报》11日称,在六中全会上,中共高级官员批准了一项重新评估中共一百年历史的决定。全会公报说,在几代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公报赞扬中共在经济、外交政策、治理污染和防控新冠肺炎方面的成功,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外交工作上,公报称,中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北京给台海危机定调”,德国电视台11日称,中共六中全会公报中谈到目前国际关注的台海问题,与中共以前的政策并无不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在网站登载了六中全会的公报全文,并在相关报道中强调,二十大将是中共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按照惯例,5年一次的中共全国党代会会在秋天举行。二十大将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共高层也将进行换届。中国各省市区目前正展开密集的省级党委换届,为明年的二十大做准备。

评论公报重大意义

日本《朝日新闻》11日晚报道称,六中全会在时隔40年后于11月11日通过了新的“历史决议”。这份“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虽然尚未在当天全文公布,但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的业绩包括习近平任内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评价。报道称,中国共产党之前通过的两次历史决议,一次是在“建国之父”毛泽东时代的1945年,另一次是在“改革之父”邓小平时代的1981年,“对党的过去作出评价的历史决议具有重大意义”。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称,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历史决议是对中共百年历史的总结,触及其关键成就以及未来的走向。第三份历史决议出炉之际,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在某些方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已经达到了党和中国所取得成就的顶峰。”他说,中国现在有资格回顾和总结其在经济、军事和国际地位上取得的卓越成绩。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11日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性决议,是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节点上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文件。报道称,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取得的成功,也让中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已经“崛起”,并更加支持政府自信的内外政策。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与前两份不同,不是为了处理路线之争,而是“百年交替”和“继往开来”,总结过去百年的执政经验、基础和成就,并揭示中共第二个百年的目标。他提到,中国已经过了向外国“取法”的阶段,认为自己已经成功走出独特的发展模式,相较于西方完全不逊色。

《华盛顿邮报》11日称,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哈佛大学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赛奇表示,全会关注的是关于中国共产党过去百年的成就,但它实际上更是关于党的未来的。

看好中共未来发展

俄罗斯《生意人报》11日报道,六中全会总结了已经实现转型的中国共产党人“百年英勇斗争”的成果,将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转变成21世纪的超级大国。俄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称,目前,与美国的矛盾、疫情造成世界经济的疲软以及全球化放缓迫使中国对其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在不拒绝与外界合作的情况下,中国新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内市场。在旧模式中,中国为外国提供廉价的装配车间;而在新战略中,中国将优先考虑本国公民的福祉。他说:“中国希望打造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型经济体,这将依靠快速成长但尚未形成的、尚未成为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目前,中国中产阶级有4亿人,10年后应达到现在的两倍。”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1日报道称,六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该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煤炭消耗量将决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果,在从贸易、知识产权、人权到台湾地位等所有问题上,它仍然与美国发生争执”。报道称,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数以万计的官员因涉嫌腐败而受到调查,中国军队进行了大幅改革和现代化,中国已从低端制造业转向科技强国。报道称,如今,中国领导人转变了以前“不惜一切代价谋增长”的做法,开始专注于“共同富裕”。文章引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波尔克的话说,中共领导层的想法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该有大量的经济不平等,因为这会导致民众的分裂”。

“阿因新闻网”报道称,旨在为中国前进方向定下总基调的六中全会如期结束,并发布了会议公报,引起国际社会多方关注。会议决定明年下半年召开更为重要的换届会议,届时,中国也势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而这次会议已经为一年后的党代会做出至关重要的舆论和组织铺垫。文章说,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很多,而一条根本的主线,是通过会议使中共这个百年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应对新的任务、挑战,也就是中国媒体所说的“不忘初心”“不忘来路”;同时,通过会议决议,统一数千万党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更好地履行使命。现在看,会议似乎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环球时报驻日本、埃及、新加坡、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岳林炜 黄培昭 辛斌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