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文|王振宇

2022年待播的古偶剧可谓如过江之鲫,尤以仙侠类居多,也难怪有网友把今年称为“仙侠101”。近日开播的《镜·双城》算是打响了古偶开年第一炮,但从已播的剧集和观众的反响来看,很难说是个好彩头。

电视剧《镜·双城》改编自沧月同名小说,由游达志执导,李易峰、陈钰琪领衔主演,郑业成、杨志雯、刘海宽、叶盛佳、刘畅等主演。 与以往同类型剧不同的是,李易峰饰演的男主角苏摹是“鲛人”。

鲛人,又名泉先,泉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相信很多人对鲛人的最早印象源自中学语文课本中郭沫若的《静夜》: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而对美人鱼的认知想必更加统一,都是来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美丽善良的小人鱼公主为了对爱情、灵魂、理想的追求,牺牲了美妙的嗓音和自由的生活,最后甚至献出生命。这样一个并不多见的以悲剧收尾的童话故事,让美人鱼的形象更加生动、尖锐,也更加深入人心,想必大家童年时都像相信圣诞老人一样,曾对海里生活着美人鱼深信不疑。

事实上西方古代神话中的人鱼并非善茬,不论是希腊神话中半鱼半人的海妖塞壬,还是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罗蕾莱,都善于用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影视作品中最典型的就是《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中依照塞壬进行的塑造,由一众超模饰演的美人鱼们利用歌声和美貌诱惑水手,再将他们拖入深海,这种戴着美丽面具的致命危险总是能有效地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鲛人可以说是人畜无害了,甚至有点宜室宜家。《太平御览》有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不过中国早年影视作品中的人鱼多数基于西方设定,远的像1993年钟丽缇主演的《人鱼传说》,近的如2016年周星驰的《美人鱼》,即便在经典古装剧《天地传说之鱼美人》中,也是由池塘中的鲤鱼幻化成精而来,和鲛人没什么关系。

近些年国潮兴起,传统文化逐渐迎来文艺复兴,创作者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上,自然不会错过鲛人这个可塑性极佳的素材。

只不过在鲛人元素的运用上,韩国抢先一步。

2016年大热的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中,全智贤饰演的女主角沈清,便是像鲛人一样可以落泪成珠的人鱼。

不管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就连《加勒比海盗4》里的“冷酷”人鱼,最后都逃不过爱上人类传教士的爱情片套路。而在讲述爱情这件事上,韩剧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美人鱼和人类相爱的老套故事,到了《蓝色大海的传说》里,被赋予了韩式的新意。女主角沈清的戏剧效果几乎拉满,流的眼泪能变珍珠、中子弹而不死、力大无比、速度飞快、食量惊人,还能容颜永驻,最重要的是她的吻能消除记忆。如此吸睛的人设,再加上前世今生的双线叙事,将古代与现代、奇幻与都市、凄美伤感与轻松幽默完美融合在了美人鱼身上,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笑与泪中被感动。

近几年鲛人在我国的影视剧中也逐渐崭露头角。刚播完不久的《斛珠夫人》中,董璇饰演的琅嬛便很出圈,不论是唯美外形,还是人物设定,都完美具象化了观众心目中的鲛人,但也存在美丽有余,立体度不足的问题。再早先的《琉璃》中的亭奴,《宸汐缘》中的十三,也都是作为配角出场的鲛人角色。

而在《镜·双城》和待播的《驭鲛记之与君初相识》中,鲛人终于作为男主角登场,还有与《镜·双城》同一世界观的待播剧《玉骨遥》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戏份。先不管“仙侠101”这个说法会否成立,至少凑个鲛人团建麻将局是绰绰有余了。

一路盘点下来不难发现,美人鱼和鲛人在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难逃悲剧命运,哪怕结局是好的,起因和过程也必然会烙上各种虐心的痕迹。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出身高贵但本身具有某种缺陷或者是犯有过失的人。从安徒生开始,美人鱼就已经被定下了悲剧性的基调。鱼尾对于大海来说,是美丽和自由,但对于岸上的人类来讲,就是丑陋,是异类,为了消除这一固有的缺陷,她用美妙的声音换来人类的双腿,但却导致了新的缺陷——哑。

鲛人身上的悲剧点则更加明显,他们形貌昳丽、生性善良,可以织出入水不湿的鲛绡,眼泪还能化作价值连城的珍珠,往往与人类的丑恶自私和贪婪形成鲜明对比,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一点在几乎所有鲛人相关的作品中都有精彩各异的呈现。

也正因如此,充满了戏剧冲突和悲情色彩的鲛人总能源源不断地给作家和编剧们提供灵感。

在极尽对爱情和人性的细致刻画之后,创作者们大胆地将格局抬升至民族大义、家国天下的宏观层面。电视剧《镜·双城》的同名原著早在2008年便成书出版,整个《镜》系列最为出彩的,就是作者沧月对鲛人民族的成功塑造。书中的男主角苏摩,全书第一美男子,外表阴郁,言辞冷酷,历遍苦难,一心复仇,最后为爱牺牲。如果单单止步于此,苏摩也就是大批网文男主中泯然众人的一员。而关键在于,他是已经覆灭的鲛人国的海皇,他代表的意义并不只是他一个人而已,他的宿命,对应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当然,描绘鲛人民族家仇国恨的千年苦海,仅一个苏摩是不够的,书中还有无数形形色色的普通鲛人和代表着力量与希望的复国军,沧月笔下的他们,各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都在命运和信念之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最近剧版《镜·双城》正在热播,剧中不再通过鱼尾这一外在修饰来塑造鲛人形象,视觉上只是简单地通过蓝色卷发与人类区分,重点刻画的是鲛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对民族的信仰和对复国的渴望。从这方面来说,电视剧对鲛人民族的塑造还是比较忠于原著的,在众多影视作品中也独树一帜。但该剧播出至今,整体口碑堪忧,最受诟病的是对原著剧情和人设的魔改,观众们无法接受一个拥有宏大世界观和复杂人物群像的好故事再次沦为粗制滥造的古偶剧。希望在之后播出的剧集中可以看到剧情步入正轨,演员渐入佳境吧。

不过纵观近年的鲛人相关剧,不难发现,新出场的鲛人绝大多数性别男。或者说,至少其饰演者是男性,因为根据设定,鲛人起初是没有性别的,爱上一个人后,会化为对方的异性,且一生只能爱一人。这个意图过分明显的私设显然是现代人的杰作。

一改以往人们对于人鱼和鲛人通常是美女的刻板印象,如今大量涌现的男鲛人也显然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银幕中被女性凝视的新客体。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爆款预定的男鲛人,本质上还是资本推出的男色消费代言人,就像之前大火的偶像选秀之类的节目,把女性想看的男性身体符号变着花样地呈现在银幕上供人买单。而这种所谓的女性凝视,如戴锦华老师所说,不过是男性凝视的一种复制,欲望结构反转的同时依旧复制了父权结构,赋予女性这种看的权力的,其实是她们手里的钱。

这与女性电影人视角的女性凝视有根本的区别,更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女权主义,而是少年打败恶龙后变成的新的恶龙。

到此,鲛人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之后还有多部鲛人主题的剧陆续会与观众见面,不知是否能给我们带来解读鲛人的新视角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王振宇

2022年待播的古偶剧可谓如过江之鲫,尤以仙侠类居多,也难怪有网友把今年称为“仙侠101”。近日开播的《镜·双城》算是打响了古偶开年第一炮,但从已播的剧集和观众的反响来看,很难说是个好彩头。

电视剧《镜·双城》改编自沧月同名小说,由游达志执导,李易峰、陈钰琪领衔主演,郑业成、杨志雯、刘海宽、叶盛佳、刘畅等主演。 与以往同类型剧不同的是,李易峰饰演的男主角苏摹是“鲛人”。

鲛人,又名泉先,泉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相信很多人对鲛人的最早印象源自中学语文课本中郭沫若的《静夜》: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而对美人鱼的认知想必更加统一,都是来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美丽善良的小人鱼公主为了对爱情、灵魂、理想的追求,牺牲了美妙的嗓音和自由的生活,最后甚至献出生命。这样一个并不多见的以悲剧收尾的童话故事,让美人鱼的形象更加生动、尖锐,也更加深入人心,想必大家童年时都像相信圣诞老人一样,曾对海里生活着美人鱼深信不疑。

事实上西方古代神话中的人鱼并非善茬,不论是希腊神话中半鱼半人的海妖塞壬,还是德国传说及诗歌中常提及的美丽人鱼罗蕾莱,都善于用歌声迷惑过往的船夫,使其分心而失去方向。影视作品中最典型的就是《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中依照塞壬进行的塑造,由一众超模饰演的美人鱼们利用歌声和美貌诱惑水手,再将他们拖入深海,这种戴着美丽面具的致命危险总是能有效地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鲛人可以说是人畜无害了,甚至有点宜室宜家。《太平御览》有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不过中国早年影视作品中的人鱼多数基于西方设定,远的像1993年钟丽缇主演的《人鱼传说》,近的如2016年周星驰的《美人鱼》,即便在经典古装剧《天地传说之鱼美人》中,也是由池塘中的鲤鱼幻化成精而来,和鲛人没什么关系。

近些年国潮兴起,传统文化逐渐迎来文艺复兴,创作者们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上,自然不会错过鲛人这个可塑性极佳的素材。

只不过在鲛人元素的运用上,韩国抢先一步。

2016年大热的韩剧《蓝色大海的传说》中,全智贤饰演的女主角沈清,便是像鲛人一样可以落泪成珠的人鱼。

不管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爱情都是永恒的主题。就连《加勒比海盗4》里的“冷酷”人鱼,最后都逃不过爱上人类传教士的爱情片套路。而在讲述爱情这件事上,韩剧可以说是独步天下。美人鱼和人类相爱的老套故事,到了《蓝色大海的传说》里,被赋予了韩式的新意。女主角沈清的戏剧效果几乎拉满,流的眼泪能变珍珠、中子弹而不死、力大无比、速度飞快、食量惊人,还能容颜永驻,最重要的是她的吻能消除记忆。如此吸睛的人设,再加上前世今生的双线叙事,将古代与现代、奇幻与都市、凄美伤感与轻松幽默完美融合在了美人鱼身上,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笑与泪中被感动。

近几年鲛人在我国的影视剧中也逐渐崭露头角。刚播完不久的《斛珠夫人》中,董璇饰演的琅嬛便很出圈,不论是唯美外形,还是人物设定,都完美具象化了观众心目中的鲛人,但也存在美丽有余,立体度不足的问题。再早先的《琉璃》中的亭奴,《宸汐缘》中的十三,也都是作为配角出场的鲛人角色。

而在《镜·双城》和待播的《驭鲛记之与君初相识》中,鲛人终于作为男主角登场,还有与《镜·双城》同一世界观的待播剧《玉骨遥》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戏份。先不管“仙侠101”这个说法会否成立,至少凑个鲛人团建麻将局是绰绰有余了。

一路盘点下来不难发现,美人鱼和鲛人在国内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难逃悲剧命运,哪怕结局是好的,起因和过程也必然会烙上各种虐心的痕迹。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出身高贵但本身具有某种缺陷或者是犯有过失的人。从安徒生开始,美人鱼就已经被定下了悲剧性的基调。鱼尾对于大海来说,是美丽和自由,但对于岸上的人类来讲,就是丑陋,是异类,为了消除这一固有的缺陷,她用美妙的声音换来人类的双腿,但却导致了新的缺陷——哑。

鲛人身上的悲剧点则更加明显,他们形貌昳丽、生性善良,可以织出入水不湿的鲛绡,眼泪还能化作价值连城的珍珠,往往与人类的丑恶自私和贪婪形成鲜明对比,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一点在几乎所有鲛人相关的作品中都有精彩各异的呈现。

也正因如此,充满了戏剧冲突和悲情色彩的鲛人总能源源不断地给作家和编剧们提供灵感。

在极尽对爱情和人性的细致刻画之后,创作者们大胆地将格局抬升至民族大义、家国天下的宏观层面。电视剧《镜·双城》的同名原著早在2008年便成书出版,整个《镜》系列最为出彩的,就是作者沧月对鲛人民族的成功塑造。书中的男主角苏摩,全书第一美男子,外表阴郁,言辞冷酷,历遍苦难,一心复仇,最后为爱牺牲。如果单单止步于此,苏摩也就是大批网文男主中泯然众人的一员。而关键在于,他是已经覆灭的鲛人国的海皇,他代表的意义并不只是他一个人而已,他的宿命,对应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当然,描绘鲛人民族家仇国恨的千年苦海,仅一个苏摩是不够的,书中还有无数形形色色的普通鲛人和代表着力量与希望的复国军,沧月笔下的他们,各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都在命运和信念之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最近剧版《镜·双城》正在热播,剧中不再通过鱼尾这一外在修饰来塑造鲛人形象,视觉上只是简单地通过蓝色卷发与人类区分,重点刻画的是鲛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对民族的信仰和对复国的渴望。从这方面来说,电视剧对鲛人民族的塑造还是比较忠于原著的,在众多影视作品中也独树一帜。但该剧播出至今,整体口碑堪忧,最受诟病的是对原著剧情和人设的魔改,观众们无法接受一个拥有宏大世界观和复杂人物群像的好故事再次沦为粗制滥造的古偶剧。希望在之后播出的剧集中可以看到剧情步入正轨,演员渐入佳境吧。

不过纵观近年的鲛人相关剧,不难发现,新出场的鲛人绝大多数性别男。或者说,至少其饰演者是男性,因为根据设定,鲛人起初是没有性别的,爱上一个人后,会化为对方的异性,且一生只能爱一人。这个意图过分明显的私设显然是现代人的杰作。

一改以往人们对于人鱼和鲛人通常是美女的刻板印象,如今大量涌现的男鲛人也显然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银幕中被女性凝视的新客体。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爆款预定的男鲛人,本质上还是资本推出的男色消费代言人,就像之前大火的偶像选秀之类的节目,把女性想看的男性身体符号变着花样地呈现在银幕上供人买单。而这种所谓的女性凝视,如戴锦华老师所说,不过是男性凝视的一种复制,欲望结构反转的同时依旧复制了父权结构,赋予女性这种看的权力的,其实是她们手里的钱。

这与女性电影人视角的女性凝视有根本的区别,更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女权主义,而是少年打败恶龙后变成的新的恶龙。

到此,鲛人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之后还有多部鲛人主题的剧陆续会与观众见面,不知是否能给我们带来解读鲛人的新视角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