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特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质量保证。当前中药材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今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针对中药材生产管理和质量提升带来了自己的提案: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各种植产区地方政府负总责,相关部门配合联动管理。推行规范化种植,建立全产业链的技术规范并加强过程控制,对于掺伪掺假、自行加工饮片、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药等问题联合监管,源头治理,方能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过程控制,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中药材从良种繁育、种子种苗、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化肥使用、采收加工等各环节的技术规程,各品种间千差万别。制定具体品种的生产规范和技术规程,让生产环节有法可依,确保新中药材GAP在技术上落地。
三是围绕中药的特点,以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可行性为目标,加强质量评价研究,质量等级标准制定,逐步完善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认证和标志制度,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建议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健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来保障质量和减少恶性价格竞争;在政策设计上,重视质量、合理控制价格的招标方法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发挥第三方机构力量,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五是提高中药现代生产技术研发能力,推进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协调发展。提升中药农业在种子种苗、产地加工业、生态种养、信息化网络建设等方面发展水平,支持企业和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合作开发和攻克产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关键技术的集群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