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Sui9kPigt health.huanqiu.comzh-Hansarticle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随年龄增加 专家提醒应“早筛早诊早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章振林教授表示,”通过早期筛查,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骨量状态,针对社区人群进行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骨折事件及其不良结局/e3pmt7dq2/e3pn4alr111月13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指导、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欧加隆支持的“欢欣‘骨’舞,爱她50+”项目第二期全国总结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旨在助力普及社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教育,推动骨质疏松“早筛早诊早治”,提升基层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化诊疗。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呈高发趋势。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患病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51.6%,已成为困扰中老年女性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指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椎体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椎体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椎体变形。由于OVF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往往容易被漏诊。近期,欧加隆首次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社区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的观察性、横断面研究(中国椎体骨质疏松研究,ChiVOS)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以下简称OVF)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居民OVF患病率为14.7%,65岁或以上的女性中为21.6%,而在80岁或以上女性中则高达35.7%。基于分析结果,ChiVOS提示中国女性的椎体骨折筛查或可提前至60岁。基层医疗单位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负有疾病早发现早筛查的任务,在骨质疏松防治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但过去往往由于疾病认知率低而被忽视,存在筛查率低、诊断率低的问题。2021年,“欢欣‘骨’舞,爱她50+”项目在多方助力下启动,旨在推动社区骨质疏松防治科普、早期筛查和诊断。在此次全国总结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黄二丹表示,“项目至今,项目第一和第二期共覆盖全国512家社区服务中心,为来自25个城市的17万余名社区居民提供了筛查服务,帮助大量患者得到标准诊疗的机会,也为完善基层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新模式提供数据支持。希望通过政府、城市医疗集团、基层医院、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提升对骨质疏松疾病的重视度、识别度,共同营造一个骨质健康的社会。”“骨质疏松及椎体骨折预防的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章振林教授表示,”通过早期筛查,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骨量状态,针对社区人群进行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骨折事件及其不良结局。其中社区基层卫生机构是筛查的第一道防线,在社区层面积极开展骨松筛查,推广骨密度检测,可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1668396745482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青云环球网166839674548211[]{"email":"liqingyun@huanqiu.com","name":"李青云"}
11月13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指导、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欧加隆支持的“欢欣‘骨’舞,爱她50+”项目第二期全国总结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旨在助力普及社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教育,推动骨质疏松“早筛早诊早治”,提升基层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化诊疗。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呈高发趋势。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患病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51.6%,已成为困扰中老年女性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指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椎体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椎体在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即发生椎体变形。由于OVF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往往容易被漏诊。近期,欧加隆首次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社区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的观察性、横断面研究(中国椎体骨质疏松研究,ChiVOS)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以下简称OVF)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居民OVF患病率为14.7%,65岁或以上的女性中为21.6%,而在80岁或以上女性中则高达35.7%。基于分析结果,ChiVOS提示中国女性的椎体骨折筛查或可提前至60岁。基层医疗单位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负有疾病早发现早筛查的任务,在骨质疏松防治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但过去往往由于疾病认知率低而被忽视,存在筛查率低、诊断率低的问题。2021年,“欢欣‘骨’舞,爱她50+”项目在多方助力下启动,旨在推动社区骨质疏松防治科普、早期筛查和诊断。在此次全国总结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黄二丹表示,“项目至今,项目第一和第二期共覆盖全国512家社区服务中心,为来自25个城市的17万余名社区居民提供了筛查服务,帮助大量患者得到标准诊疗的机会,也为完善基层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新模式提供数据支持。希望通过政府、城市医疗集团、基层医院、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提升对骨质疏松疾病的重视度、识别度,共同营造一个骨质健康的社会。”“骨质疏松及椎体骨折预防的关键是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章振林教授表示,”通过早期筛查,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骨量状态,针对社区人群进行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骨折事件及其不良结局。其中社区基层卫生机构是筛查的第一道防线,在社区层面积极开展骨松筛查,推广骨密度检测,可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