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东盟防长扩大会,通过了主题为“增强团结合作,共建和谐安全”的联合宣言,这个会除了东盟国家防长之外,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防长或代表也都参加了,联合宣言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与会各国的共识,尤其是东盟对地区及国际问题的集体态度。鉴于中美俄三方之间目前的特殊氛围,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东盟防长扩大会能够达成联合宣言,并且将基调聚焦在团结合作上,实属难能可贵。它是一份重要的文件,值得好好说一说。
这份宣言,强调了区域和世界面临的共同安全威胁,包括传统和非传统的,同时避免提及具体国家之间的分歧与争议,重申致力于促进本地区的可持续和平与安全,推动东盟成员国之间以及与区域相关国家开展务实合作。联合宣言还特别表示,每个国家都有权在不受外来干涉、颠覆或胁迫的情况下主导本国的生存,互不干涉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不难看出,该宣言与中国一贯坚持的原则立场及外交实践都是相符合的。这不是刻意争取的结果,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国家在面对挑战时自然呈现出来的“志同道合”,它的民意基础更广泛更扎实,力量也更强大。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联合宣言也经过了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的同意,但就在联合宣言通过之后不久,五角大楼又发表了一份新的“解读”。这份“解读”虽然重申了美国“致力于与东盟合作”,但几乎通篇都在强调如何通过“合作”来应对“挑衅”和“不安全行动”,“尤其是在南中国海”。这很显然是将“合作”放到“对抗”的大框架下,试图将“合作”偷梁换柱成阵营对抗的工具,不仅冷战意味很强,而且写满了华盛顿主导地区事务的冲动,并试图将东盟的作用边缘化。
为什么华盛顿要上演这种“阴阳合同”的把戏?这是因为华盛顿清楚挑事、拱火在集体讨论中不仅不受欢迎,反而只会激起更多警惕甚至反感,这对其拉拢东南亚国家的策略不利。因此它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得不选择人前“柔软”、人后“变脸”的两面做法。这也表明,美国对联合宣言的认同是很勉强的,而奥斯汀未能把华盛顿的私货塞进东盟防长扩大会的联合宣言中。
这一段时间,华盛顿高官是在东南亚做了大量“工作”的。就在东盟防长扩大会举行之前,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刚刚在菲律宾大谈“南海的恐吓和胁迫”,但菲总统马科斯却没接这个话茬;奥斯汀在与印尼防长普拉博沃会晤时声称“美国自豪地与你们结成伙伴”,但普拉博沃却礼貌地表示“印度尼西亚永远采取与所有国家都维持最佳关系的立场,尤其是与所有的大国”。而本次东盟防长扩大会的主办国柬埔寨则强调了多边主义的重要性。
美国做了这么多“工作”,耍了很多手段,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这并不是华盛顿高官的“工作不到位”,而是因为美国推行的地缘政治战略,与东南亚国家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美国既拿不出或者说从来就没想过拿出足够的补偿,其力量又不足以强行压制区域国家无条件配合它的战略,才导致现在这样的尴尬境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美国在中国周边挑拨离间、无事生非及火上浇油等操弄,遭到了阶段性的挫败。
最近两年,由于眼看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演变”中国,华盛顿便将主要外交资源投入到所谓“塑造中国外部环境”上,在与中国相关的每一个分歧和争议的缝隙处下劲发力。但事实证明,美国的这些行为在合作高地的亚太地区是不受欢迎的,也不能得逞。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道不要霸道、要开放不要封闭、要互利不要自利,这不仅是中国的正义主张,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心声;而共同把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的美好愿景,远比华盛顿对分歧与争议的放大和强化更有吸引力,更值得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