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上海泓博智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1230,SZ)于11月1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在公众投资者面前亮相。这标志着泓博医药在资本市场开启了新篇章,公司因其突出的创新属性及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倍受资本的关注及青睐。

以设计见长的创新药CRO,研发筑牢护城河、核心力竞争力突出

泓博医药是一家以药物设计见长的新药研发CRO,创新属性突出。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均为具有10年以上海外大型制药公司新药设计及开发经验的资深科学家,具备丰富的药物设计经验。创始人PING CHEN博士曾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BMS)资深首席科学家、肿瘤项目负责人,拥有跨国药企17年小分子药物研发经验,为1.1类抗癌创新药“达沙替尼”(Dasatinib)的主要发明人(2020年全球销售超过21亿美元),为38项创新药发明专利(包括“达沙替尼”的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以及35篇国际科学论文的作者。截止到2021年底,泓博医药凭借其优异的药物设计能力先后协助海内外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了21个临床候选药,其中3个已批准上市,2个在临床III期,2个在临床II期,6个在临床I期,4个在申报临床阶段,4个在临床前阶段。

资料显示,泓博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药物发现(CRO)、工艺研究与开发(CRO/CDMO)以及商业化生产(含CMO)。其中,药物发现包括药物化学研究、合成化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包括工艺化学和工艺开发以及原料药CMC研究;商业化生产包括新药定制化生产(CMO)及自主仿制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历经行业15年深耕,当前泓博医药已成为新药创制服务和原料药工艺创新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领先企业之一。

根据药物发现的不同阶段及对应的相关业务领域,泓博医药主营业务按阶段划分如下图所示:

自创立之初,泓博医药即按高标准要求打造接轨国际化水平的新药研发平台,在药物发现领域,公司拥有有机杂环分子骨架构建合成技术和合成砌块库、不对称合成技术和手性分离技术、高通量反应条件筛选平台以及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核心技术,可以显著缩短项目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在工艺开发领域,公司拥有高选择性的催化氢化技术、酶催化反应技术、高活性原料药研发技术;在商业化生产领域,公司拥有绿色化学及清洁工艺技术、工程放大技术,对于药物结构优化、实现高难度化学反应、提高药物开发效率及准确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泓博医药持续投入研发与人才培养,为研发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与智力支持。2019、2020年及2021年,泓博医药研发投入分别约为1055.20万元、1183.00万元和1714.44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7.47%。截至2021年末,泓博医药员工总人数820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554名,占公司总人数的67.56%。

如今借助在新药CRO以及CDMO业务多年的研发经验、优异的工艺研发能力及深厚的技术积累,泓博医药得到了众多境内外医药企业的认可,并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包括 Agios Pharmaceuticals, Inc.、Alexion Pharmaceuticals, Inc.、KSQ Therapeutics, Inc.、Jnana Therapeutics, Inc.、Nuvalent, Inc.、BeiGene, Ltd.、恒瑞医药等均为公司新药研发服务的客户。在商业化生产业务领域,泓博医药定制化及自主产品生产的主要客户包括石药集团、东阳光药业、先声药业、扬子江药业、信立泰、Patheon、Dr. Redd’s Laboratories Limited、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KRKA, d. d., Novo mesto等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截至2021年末,泓博医药先后协助海外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了21个临床候选药,其中3个已批准上市,2个在临床III期,2个在临床II期,6个在临床I期,4个在申报临床阶段,4个在临床前阶段。泓博医药亦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超过100个创新药工艺研究与开发项目。公司拥有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是全球主要的替格瑞洛中间体供应商。泓博医药现有已产生收入的产品包括替格瑞洛、维帕他韦、帕拉米韦,其中替格瑞洛是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目前为替格瑞洛全球主要的供应商。还有,根据2020年1月11日印度制药协会(Ipapharma)公布印度TOP100家制药公司,印度前五大制药公司中有四家为公司客户。公司当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40项,公司专利、技术积累丰富。

凭借完整的药物化学、工艺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核心技术体系,泓博医药实现了良好的商业回报。2019-2021年,泓博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24,519.97万元、28,298.96万元和 44,821.38 万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35.20%,净利润分别为4,725.47万元、4,869.14万元和7,357.66 万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4.78%,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则为27.47%,均保持较高的增速。

泓博医药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情况、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情况、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情况如下:

受今年3-5月上海当地较重的疫情的冲击,泓博医药2022年1-9月营业收入3.3213亿元,同比增长12.58%,净利润3817.3282万,同比略降4.72%,下半年在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后,预计全年营收、净利润将能实现双增长。

未来,随着新药CRO、CDMO市场需求不断扩增,借助今年11月IPO,泓博医药将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CRO市场前景广阔,为泓博医药打开未来持续发展空间

创新药物驱动已成为当下我国医药政策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趋势。受临床需求提升、治疗方法迭代、专利悬崖以及追求利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医药行业新的驱动力,对于医药研究外包服务公司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2019 年全球药物研发1,824亿美元,2015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5.0%。中国在2019 年药物研发投入达211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额的11.6%,这一比例预计会在 2024 年上升至21.0%,因而医药研究外包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药物研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泓博医药CRO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临床前CRO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15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5%,预期2024年将达到339亿美元。其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如下:

近年来,我国对于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高度重视创新药领域发展,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推动药物领域重心由仿制药逐步向创新药转移。创新药研发将成为未来国内医药领域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CRO作为新药研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新药研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产业将有望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的临床前CRO市场增长迅速,已由2015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2%,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84亿美元。CRO业务作为泓博医药创立以来的发展基础及核心优势领域,将日益受益于CRO市场的蓬勃发展。

未来,在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医药审评、审批的进一步加速以及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逐步向中国战略性转移等众多有利因素推动下,我国CRO、CRO/CDMO、CMO等市场需求有望呈现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态势。此外,随着上市许可人制度(MAH)、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带动医药企业逐步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新药研发领域,为国内创新药研发市场提供持续的需求增量,国内CRO、CRO/CDMO、CMO等市场将迎来新发展黄金期,将为泓博医药战略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长坡厚雪”大赛道,积久必厚发。展望未来两三年,泓博医药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将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药物发现的优势,并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不断提高现有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精心实施募投项目,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战略价值,把公司打造成新药创制服务和原料药工艺创新研究、产销和服务的领军企业,并帮助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

上海泓博智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1230,SZ)于11月1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在公众投资者面前亮相。这标志着泓博医药在资本市场开启了新篇章,公司因其突出的创新属性及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倍受资本的关注及青睐。

以设计见长的创新药CRO,研发筑牢护城河、核心力竞争力突出

泓博医药是一家以药物设计见长的新药研发CRO,创新属性突出。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均为具有10年以上海外大型制药公司新药设计及开发经验的资深科学家,具备丰富的药物设计经验。创始人PING CHEN博士曾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BMS)资深首席科学家、肿瘤项目负责人,拥有跨国药企17年小分子药物研发经验,为1.1类抗癌创新药“达沙替尼”(Dasatinib)的主要发明人(2020年全球销售超过21亿美元),为38项创新药发明专利(包括“达沙替尼”的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以及35篇国际科学论文的作者。截止到2021年底,泓博医药凭借其优异的药物设计能力先后协助海内外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了21个临床候选药,其中3个已批准上市,2个在临床III期,2个在临床II期,6个在临床I期,4个在申报临床阶段,4个在临床前阶段。

资料显示,泓博医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新药研发以及商业化生产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主营业务涵盖药物发现(CRO)、工艺研究与开发(CRO/CDMO)以及商业化生产(含CMO)。其中,药物发现包括药物化学研究、合成化学研究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包括工艺化学和工艺开发以及原料药CMC研究;商业化生产包括新药定制化生产(CMO)及自主仿制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历经行业15年深耕,当前泓博医药已成为新药创制服务和原料药工艺创新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领先企业之一。

根据药物发现的不同阶段及对应的相关业务领域,泓博医药主营业务按阶段划分如下图所示:

自创立之初,泓博医药即按高标准要求打造接轨国际化水平的新药研发平台,在药物发现领域,公司拥有有机杂环分子骨架构建合成技术和合成砌块库、不对称合成技术和手性分离技术、高通量反应条件筛选平台以及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核心技术,可以显著缩短项目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在工艺开发领域,公司拥有高选择性的催化氢化技术、酶催化反应技术、高活性原料药研发技术;在商业化生产领域,公司拥有绿色化学及清洁工艺技术、工程放大技术,对于药物结构优化、实现高难度化学反应、提高药物开发效率及准确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泓博医药持续投入研发与人才培养,为研发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与智力支持。2019、2020年及2021年,泓博医药研发投入分别约为1055.20万元、1183.00万元和1714.44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7.47%。截至2021年末,泓博医药员工总人数820人,其中研发技术人员554名,占公司总人数的67.56%。

如今借助在新药CRO以及CDMO业务多年的研发经验、优异的工艺研发能力及深厚的技术积累,泓博医药得到了众多境内外医药企业的认可,并与其进行深入的合作,包括 Agios Pharmaceuticals, Inc.、Alexion Pharmaceuticals, Inc.、KSQ Therapeutics, Inc.、Jnana Therapeutics, Inc.、Nuvalent, Inc.、BeiGene, Ltd.、恒瑞医药等均为公司新药研发服务的客户。在商业化生产业务领域,泓博医药定制化及自主产品生产的主要客户包括石药集团、东阳光药业、先声药业、扬子江药业、信立泰、Patheon、Dr. Redd’s Laboratories Limited、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KRKA, d. d., Novo mesto等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截至2021年末,泓博医药先后协助海外多家生物制药公司成功开发了21个临床候选药,其中3个已批准上市,2个在临床III期,2个在临床II期,6个在临床I期,4个在申报临床阶段,4个在临床前阶段。泓博医药亦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超过100个创新药工艺研究与开发项目。公司拥有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是全球主要的替格瑞洛中间体供应商。泓博医药现有已产生收入的产品包括替格瑞洛、维帕他韦、帕拉米韦,其中替格瑞洛是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目前为替格瑞洛全球主要的供应商。还有,根据2020年1月11日印度制药协会(Ipapharma)公布印度TOP100家制药公司,印度前五大制药公司中有四家为公司客户。公司当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40项,公司专利、技术积累丰富。

凭借完整的药物化学、工艺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核心技术体系,泓博医药实现了良好的商业回报。2019-2021年,泓博医药营业收入分别为24,519.97万元、28,298.96万元和 44,821.38 万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35.20%,净利润分别为4,725.47万元、4,869.14万元和7,357.66 万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4.78%,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则为27.47%,均保持较高的增速。

泓博医药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情况、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情况、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情况如下:

受今年3-5月上海当地较重的疫情的冲击,泓博医药2022年1-9月营业收入3.3213亿元,同比增长12.58%,净利润3817.3282万,同比略降4.72%,下半年在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后,预计全年营收、净利润将能实现双增长。

未来,随着新药CRO、CDMO市场需求不断扩增,借助今年11月IPO,泓博医药将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势,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CRO市场前景广阔,为泓博医药打开未来持续发展空间

创新药物驱动已成为当下我国医药政策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趋势。受临床需求提升、治疗方法迭代、专利悬崖以及追求利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新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医药行业新的驱动力,对于医药研究外包服务公司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2019 年全球药物研发1,824亿美元,2015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5.0%。中国在2019 年药物研发投入达211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额的11.6%,这一比例预计会在 2024 年上升至21.0%,因而医药研究外包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药物研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泓博医药CRO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临床前CRO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15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5%,预期2024年将达到339亿美元。其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如下:

近年来,我国对于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高度重视创新药领域发展,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推动药物领域重心由仿制药逐步向创新药转移。创新药研发将成为未来国内医药领域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CRO作为新药研发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新药研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产业将有望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的临床前CRO市场增长迅速,已由2015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2%,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84亿美元。CRO业务作为泓博医药创立以来的发展基础及核心优势领域,将日益受益于CRO市场的蓬勃发展。

未来,在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医药审评、审批的进一步加速以及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逐步向中国战略性转移等众多有利因素推动下,我国CRO、CRO/CDMO、CMO等市场需求有望呈现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态势。此外,随着上市许可人制度(MAH)、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带动医药企业逐步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新药研发领域,为国内创新药研发市场提供持续的需求增量,国内CRO、CRO/CDMO、CMO等市场将迎来新发展黄金期,将为泓博医药战略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长坡厚雪”大赛道,积久必厚发。展望未来两三年,泓博医药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将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药物发现的优势,并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不断提高现有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精心实施募投项目,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确保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战略价值,把公司打造成新药创制服务和原料药工艺创新研究、产销和服务的领军企业,并帮助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