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多个站点的地铁闸机上新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对于地铁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减压功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乘客提供更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无独有偶,北京地铁站也表示将开始人脸识别检票工作,未来乘客“刷脸”即可快速通过安检通道。据了解,智能人脸技术早已在广州运行,为安检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2021年,成都地铁上线“刷脸乘车”功能,市民通过APP开通刷脸乘车,即可享受成都地铁全线刷脸过闸,就算戴着口罩也能通过。
公开信息显示,南京地铁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及相应APP运营的项目招标预算为17110万元,项目覆盖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的11条线路所有站点,以及在建的5号线、7号线、1号线北延线、S8南延线所有站点。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每阵列改造不少于2个通道,客流量较小的车站每阵列改造不少于1个通道,合计改造通道约1342个(具体数量以最终设备清单为准)。也就是说,每个站点的每个闸机阵列中至少安装1个人脸识别通道。
智能系统可以更加完整地检查乘客的信息,提高出行安全。但是这项功能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据地铁站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上线后,市民需要进行下载注册相关APP进行认证,如果乘客嫌麻烦不想下载相关软件,仍然可以使用原来的安检模式。因此,想要推广这项功能还需要时间。目前,该系统可以显示乘客面部图像,但提示“人脸识别失败”。“目前我们还未接到启用人脸识别系统的通知,具体何时开通也不清楚。”工作人员说道。
当前,在南京地铁进站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刷公交乘车卡、刷支付宝二维码、刷地铁售卖的车票、刷手机 NFC 虚拟公交卡。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高峰时段手机信号弱、“乘车码”加载不了、手机没电等情况,排长队等候进站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那么刷脸进站是否更快更方便?会不会由于长相相似导致帮他人付款?会不会对人脸信息过度使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会不会实名记录乘车行程?这些也只有等到正式上线体验后才会有答案。(朱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