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由哈智超导演,金世佳、张钧甯、姜珮瑶领衔主演,吴宇恒主演的电影《最好的相遇》正在热映,影片讲述了人生失意的B超师曹卢医(金世佳饰)经人介绍来到了东山庭院疗养院工作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他结识了彼此相爱的刘英俊(邱泽 饰)和吴燕子(张钧甯饰),这是一对即将要有孩子的“笨拙”且恩爱的夫妻,事实上,英俊和燕子都是心智障碍患者,他们的心理“年龄”很小,面对这样的人生遭遇,充满了各种艰难和挑战。

《最好的相遇》张钧甯版人物海报。

在接到《最好的相遇》剧本的时候,张钧甯正处于人生情绪的低落期,面对家人接二连三地“走了”,对生命逝去的悲伤、很多负能量的想法围绕着她。遇到这个剧本和燕子这个角色后,张钧甯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决定勇敢地挑战一次,不只是在外形上靠近,她希望自己能彻底成为燕子,不留任何表演的痕迹,“某一方面,我就是吴燕子,她也是我,她的勇敢可以带给我力量。尽管我成为她非常不容易,甚至让我一度崩塌过、恐惧过,克服这一切(困难)我会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每天都有“演不好”的恐惧

对于张钧甯来说,燕子是她从业以来非常难演绎的一个角色,大概在2019年,她开始对自己的事业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自己能够主动接触并参演一些未曾尝试过的角色。在这个契机下,她遇上了《最好的相遇》这个剧本,她非常喜欢,同时也在考虑,自己到底演谁。“在与导演接洽的时候,他会以为我想尝试的是义工,但我其实非常想饰演燕子。我明白他的疑虑,毕竟我过往的角色呈现和我的外表可能与燕子相差甚远,但经过几番讨论,我无比坚定地希望自己诠释燕子,即便我也不知道未来的后果是什么。”张钧甯指的后果,是她很畏惧自己演得不像,“甚至是毁掉这部戏”。

接演燕子,张钧甯知道自己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毕竟要把智力只有六岁的心智障碍患者演“活”,能让观众信服,她必须彻底丢掉过往的那个“她”,才能真正成为角色。在决定出演之后,张钧甯开始了长时间的“恐惧”,她说自己每一天都在担心害怕,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完成这次表演。

在张钧甯看来,她过往的角色呈现和她的外表可能与燕子相差甚远,她很怕自己这次“毁掉这部戏”。 受访者供图

通过前期准备中的不断学习,逐渐给张钧甯带来信念感,为了真实呈现片中角色,她与邱泽等演员前往多所福利院,比如北京的慧灵(慧灵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是国内最早的公益组织之一,服务对象主要是心智障碍患者)等机构,进行实地调查,与福利院的朋友们进行相处,大量收集资料并做家庭采访,希望找到所饰演的角色身上的“神韵”。“因为燕子的智力年龄只有6岁,她眼中的光没有那么灵动闪烁,但她又有孩子般的纯真,我当时广泛阅览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有一天在一本刊物中发现一个卷发带着雀斑的女孩,她笑的时候非常纯真,但眼中会略带一丝迟钝,当时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张钧甯说,从表情入手让她能更好地抓住人物的精髓,这次她一点都不想要让角色变得刻板或是很夸张,没有假牙、夸张妆发的外在,她希望以最真实、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表现来塑造燕子,在她看来,也只有这样,这个故事和这个角色才能够说服观众,引发共情。

开机前表演信念几近崩溃瓦解

可谁都没想到,尽管做足了准备,在真正饰演燕子之前,张钧甯却有一段“非常体验”,她经历了一个“表演信念几近崩解的黑暗夜晚”。在开机之前,剧组组织全体演员进行预先的舞台表演,没有剧情设定,要求演员自由呈现一段角色可能的日常。而张钧甯凭借想象和前期准备的表现却无情地被当时的默剧老师否定,对方甚至直言“你的表演呈现只能说是新生进来演的第一课”,她当时被这句话深刻地“刺激”了,当时内心就瓦解崩溃了,“还有几天就要开机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差劲的演员,自我怀疑达到顶点了。我演了很多年的戏,当时还有很多一起拍戏的后辈,老师很无情地当着大家的面直言我演得不好,我根本不知道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那天,被否定的张钧甯心情彻底跌入谷底,她希望自己能重新复盘思考一下这件事情,“当时我只有两种想法,一是拿着行李逃走,非常想把自己灌醉,因为内心真觉得无地自容;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留下来演好她,面对她,以我的性格,若是就那样逃走,我应该会悔恨一辈子。于是,面对这个差劲的自己,我开始重新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应该怎么样呈现才能达到要求。”

被张钧甯称为“屈辱瓦解崩塌”的这个夜晚,却是她完成好燕子这个角色的重要经历,她发现以往刻意的想象或者演的痕迹太重,确实没有办法真正成为角色。因为以往舞台训练的经历较少,再加上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演、去模仿,当初在舞台的呈现是有目的性的,她的表演就会让默剧老师觉得生硬,也没那么真诚,“真诚是将我纠正回正常状态的一大法宝,当初我设计太多、目的性太强,就让表演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距离。在我想明白以后调整好心态,跟着角色的心情自然流露,很快就重新获得了老师的认可。不过,在这之前的那个夜晚,我真觉得羞辱至极,毕竟自己也演了很多年戏,虽然一直不觉得自己很强,但也从未因为被否定产生过这么大的自我怀疑,当时感觉被老师的批评扒得‘赤裸’,信任、信念都没有了,更何况马上就要开机了,真是‘要命了’(笑),但当我放下这些所谓的刻意呈现,回到最初的原点的时候,那份真诚帮了我,才逐渐让我重拾信心。”

这次她索性不“演”了

经历了这样一个夜晚后,让张钧甯思考了很多,尤其是表演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片中的燕子几乎只有一些简短词语作为台词,但她与英俊深深相爱,并且很执着于要与对方延续新生命。通过对燕子的扮演,让张钧甯关注到更多特殊群体的真实生活,也因为这次表演多了很多新的心灵成长。“《最好的相遇》是能给我带来力量的,看剧本的那段时间,我家里也连续走了几位亲人,我对生命的存在和离开总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甚至非常悲伤崩溃,这部电影却给了一些观点。它让我能够以足够的勇气接受这种生离死别,我感受到每位亲人来到给我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离去。”张钧甯说,“他们说过的话,对我的影响,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情,的确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与看法,就算他们走了,这些东西还是会一直跟着我继续前行。因此,这个剧本当初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结局,虽然最后动动(片中她生下的婴儿)不在了,生命只要来过了,其他就不重要了,就算走了,他们身上留下来的,是不可替代的。”

英俊和燕子决定要生下这个小生命。

《最好的相遇》中有一个用微波炉计时器计算时间的桥段,英俊和燕子望着微波炉看了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做出了关于人生的决定,究竟要不要生下这个小生命。尽管这个孩子的存活率很低,他们却选择紧握着双手依偎,现实残忍,但他们还是相互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毕竟“生命的旅程,来过就是来过”,“其实那15分钟的意义,甚至胜过正常人对生命的理解,这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能量,英俊和燕子让我重新看到了对生命的解答,让我能够接受人世间的来去,感受每个人来到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离去。”

顿悟了对生命的这种理解,张钧甯说,这次她索性不“演”了,只想让自己真正地成为燕子,感受燕子的感受。“我们不希望燕子看起来很惨,或者让她一直哭,她的心理年纪只有六岁,很多表现都是出于本能,比如她会惧怕打针,但打完了给她吃一颗糖就好了;再比如说在曹卢医(金世佳饰)既‘狠’又‘决绝’地告诉她所生的孩子就是不存在的,她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孩子,所以也会真正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对曹卢医生气甚至打他。她的思想和感受是直观且简单的,我只要跟着她的感受,尤其是在经过了那个‘羞辱’的夜晚,我重新再思考了表演的本质,让我感受到信念必须从心来,而不是外在表面的东西。”张钧甯说,在未来,她面对表演会更深入挖掘里面的东西,而不是从外在去找,真诚,永远是表演的本心和必杀技。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越

由哈智超导演,金世佳、张钧甯、姜珮瑶领衔主演,吴宇恒主演的电影《最好的相遇》正在热映,影片讲述了人生失意的B超师曹卢医(金世佳饰)经人介绍来到了东山庭院疗养院工作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他结识了彼此相爱的刘英俊(邱泽 饰)和吴燕子(张钧甯饰),这是一对即将要有孩子的“笨拙”且恩爱的夫妻,事实上,英俊和燕子都是心智障碍患者,他们的心理“年龄”很小,面对这样的人生遭遇,充满了各种艰难和挑战。

《最好的相遇》张钧甯版人物海报。

在接到《最好的相遇》剧本的时候,张钧甯正处于人生情绪的低落期,面对家人接二连三地“走了”,对生命逝去的悲伤、很多负能量的想法围绕着她。遇到这个剧本和燕子这个角色后,张钧甯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决定勇敢地挑战一次,不只是在外形上靠近,她希望自己能彻底成为燕子,不留任何表演的痕迹,“某一方面,我就是吴燕子,她也是我,她的勇敢可以带给我力量。尽管我成为她非常不容易,甚至让我一度崩塌过、恐惧过,克服这一切(困难)我会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每天都有“演不好”的恐惧

对于张钧甯来说,燕子是她从业以来非常难演绎的一个角色,大概在2019年,她开始对自己的事业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自己能够主动接触并参演一些未曾尝试过的角色。在这个契机下,她遇上了《最好的相遇》这个剧本,她非常喜欢,同时也在考虑,自己到底演谁。“在与导演接洽的时候,他会以为我想尝试的是义工,但我其实非常想饰演燕子。我明白他的疑虑,毕竟我过往的角色呈现和我的外表可能与燕子相差甚远,但经过几番讨论,我无比坚定地希望自己诠释燕子,即便我也不知道未来的后果是什么。”张钧甯指的后果,是她很畏惧自己演得不像,“甚至是毁掉这部戏”。

接演燕子,张钧甯知道自己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毕竟要把智力只有六岁的心智障碍患者演“活”,能让观众信服,她必须彻底丢掉过往的那个“她”,才能真正成为角色。在决定出演之后,张钧甯开始了长时间的“恐惧”,她说自己每一天都在担心害怕,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完成这次表演。

在张钧甯看来,她过往的角色呈现和她的外表可能与燕子相差甚远,她很怕自己这次“毁掉这部戏”。 受访者供图

通过前期准备中的不断学习,逐渐给张钧甯带来信念感,为了真实呈现片中角色,她与邱泽等演员前往多所福利院,比如北京的慧灵(慧灵服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是国内最早的公益组织之一,服务对象主要是心智障碍患者)等机构,进行实地调查,与福利院的朋友们进行相处,大量收集资料并做家庭采访,希望找到所饰演的角色身上的“神韵”。“因为燕子的智力年龄只有6岁,她眼中的光没有那么灵动闪烁,但她又有孩子般的纯真,我当时广泛阅览了大量的资料和图片,有一天在一本刊物中发现一个卷发带着雀斑的女孩,她笑的时候非常纯真,但眼中会略带一丝迟钝,当时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张钧甯说,从表情入手让她能更好地抓住人物的精髓,这次她一点都不想要让角色变得刻板或是很夸张,没有假牙、夸张妆发的外在,她希望以最真实、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表现来塑造燕子,在她看来,也只有这样,这个故事和这个角色才能够说服观众,引发共情。

开机前表演信念几近崩溃瓦解

可谁都没想到,尽管做足了准备,在真正饰演燕子之前,张钧甯却有一段“非常体验”,她经历了一个“表演信念几近崩解的黑暗夜晚”。在开机之前,剧组组织全体演员进行预先的舞台表演,没有剧情设定,要求演员自由呈现一段角色可能的日常。而张钧甯凭借想象和前期准备的表现却无情地被当时的默剧老师否定,对方甚至直言“你的表演呈现只能说是新生进来演的第一课”,她当时被这句话深刻地“刺激”了,当时内心就瓦解崩溃了,“还有几天就要开机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差劲的演员,自我怀疑达到顶点了。我演了很多年的戏,当时还有很多一起拍戏的后辈,老师很无情地当着大家的面直言我演得不好,我根本不知道怎么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那天,被否定的张钧甯心情彻底跌入谷底,她希望自己能重新复盘思考一下这件事情,“当时我只有两种想法,一是拿着行李逃走,非常想把自己灌醉,因为内心真觉得无地自容;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留下来演好她,面对她,以我的性格,若是就那样逃走,我应该会悔恨一辈子。于是,面对这个差劲的自己,我开始重新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应该怎么样呈现才能达到要求。”

被张钧甯称为“屈辱瓦解崩塌”的这个夜晚,却是她完成好燕子这个角色的重要经历,她发现以往刻意的想象或者演的痕迹太重,确实没有办法真正成为角色。因为以往舞台训练的经历较少,再加上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演、去模仿,当初在舞台的呈现是有目的性的,她的表演就会让默剧老师觉得生硬,也没那么真诚,“真诚是将我纠正回正常状态的一大法宝,当初我设计太多、目的性太强,就让表演和真实情况有很大的距离。在我想明白以后调整好心态,跟着角色的心情自然流露,很快就重新获得了老师的认可。不过,在这之前的那个夜晚,我真觉得羞辱至极,毕竟自己也演了很多年戏,虽然一直不觉得自己很强,但也从未因为被否定产生过这么大的自我怀疑,当时感觉被老师的批评扒得‘赤裸’,信任、信念都没有了,更何况马上就要开机了,真是‘要命了’(笑),但当我放下这些所谓的刻意呈现,回到最初的原点的时候,那份真诚帮了我,才逐渐让我重拾信心。”

这次她索性不“演”了

经历了这样一个夜晚后,让张钧甯思考了很多,尤其是表演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片中的燕子几乎只有一些简短词语作为台词,但她与英俊深深相爱,并且很执着于要与对方延续新生命。通过对燕子的扮演,让张钧甯关注到更多特殊群体的真实生活,也因为这次表演多了很多新的心灵成长。“《最好的相遇》是能给我带来力量的,看剧本的那段时间,我家里也连续走了几位亲人,我对生命的存在和离开总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甚至非常悲伤崩溃,这部电影却给了一些观点。它让我能够以足够的勇气接受这种生离死别,我感受到每位亲人来到给我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离去。”张钧甯说,“他们说过的话,对我的影响,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情,的确改变了我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与看法,就算他们走了,这些东西还是会一直跟着我继续前行。因此,这个剧本当初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结局,虽然最后动动(片中她生下的婴儿)不在了,生命只要来过了,其他就不重要了,就算走了,他们身上留下来的,是不可替代的。”

英俊和燕子决定要生下这个小生命。

《最好的相遇》中有一个用微波炉计时器计算时间的桥段,英俊和燕子望着微波炉看了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也做出了关于人生的决定,究竟要不要生下这个小生命。尽管这个孩子的存活率很低,他们却选择紧握着双手依偎,现实残忍,但他们还是相互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毕竟“生命的旅程,来过就是来过”,“其实那15分钟的意义,甚至胜过正常人对生命的理解,这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能量,英俊和燕子让我重新看到了对生命的解答,让我能够接受人世间的来去,感受每个人来到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离去。”

顿悟了对生命的这种理解,张钧甯说,这次她索性不“演”了,只想让自己真正地成为燕子,感受燕子的感受。“我们不希望燕子看起来很惨,或者让她一直哭,她的心理年纪只有六岁,很多表现都是出于本能,比如她会惧怕打针,但打完了给她吃一颗糖就好了;再比如说在曹卢医(金世佳饰)既‘狠’又‘决绝’地告诉她所生的孩子就是不存在的,她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孩子,所以也会真正为了保护这个孩子对曹卢医生气甚至打他。她的思想和感受是直观且简单的,我只要跟着她的感受,尤其是在经过了那个‘羞辱’的夜晚,我重新再思考了表演的本质,让我感受到信念必须从心来,而不是外在表面的东西。”张钧甯说,在未来,她面对表演会更深入挖掘里面的东西,而不是从外在去找,真诚,永远是表演的本心和必杀技。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越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