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全】10月10-13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简称“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消防展”)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
此次中国国际消防展主题为“助力产业发展,服务消防救援”,备受国内外消防界关注,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广大生产厂商、检测机构、科研单位报名,最终确定1000余家单位、12000余件展品参展,展览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境内外展商、展品规模空前,境外应邀观展嘉宾创新高,并带来了数量可观的买家团。
展会现场,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第三检验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消防协会车泵行业分会秘书长、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专家蒋旭东接受了环球网专访。他为记者介绍了展会上颇具亮点的多款产品,也分析了国产消防车市场的研发制造现状。
蒋旭东为记者介绍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几类产品,一是云梯类消防车,臂架设计和减震技术的研发实现了突破,大大提升了举高类消防车在作业时快速展开的平顺性,以及救援人员操作时的舒适性;二是机场类消防车,动力技术实现了突破,以往双发动机的模式,已经逐渐转型为电动或混动的单发动机模式,有利于整体快速响应,以及人员操作的便捷性和可变性,同时增加车辆的的整体载油量、灭火器的载剂量,例如,展会上有机场类消防车时速0至80公里的加速时间小于26秒,已达到了机场快吊车的标准;三是通讯指挥车,多款产品已经实现了混动增程,车辆整体也已采用了三级拓展结构,舱内面积可提升至80平米,容纳近60人进行现场会议;四是水雾消防车,从简单的单线水流转盘灭火,已经发到到进行高压喷雾灭火、超高层供水灭火等作业途径,实现高效灭火、快速降温,同时辅以发电、照明等功能;五是举高类消防车等模拟训练系统,能够利用3D技术和穿戴设备,收集操作人员的姿态数据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整体培训效果。
“以往这些车辆都靠进口,而现在国产产品的性能参数和制造工艺就能满足需求,且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车载无人机、机器人、远程红外立体探测、快速化学检测、区域化通信等集成功能上,国产研发与创新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控制技术方面,我们仍需要向国外优秀厂商借鉴学习。”蒋旭东表示。
此外,蒋旭东指出,今年年初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两局合一”后,森林消防救援车辆需求量必将大幅提升。而在应对大型灾害现场时,具有后勤保障、远程供水、排水排涝等功能的消防车辆也将更有用武之地,“在现有基础上,我们也要加强配备越野底盘的全地形车辆、无人化智能化控制等技术研发,这是今后消防车辆发展的趋势。”
历经多届中国国际消防展,蒋旭东认为,服务于实战的针对性、功能性和适用性消防车产品不断涌现,中国消防行业正在赶超全球领先技术的路上稳步前行,“正如我们的新能源车辆让世界惊叹,我希望中国的消防车也能在世界上得到这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