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中国倡议下,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主持;1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下文简称“立场文件”)。在巴以双方处于临时停火协议执行期间的关键当口,这一系列持续努力不仅体现了中国为实现中东和平知难而进的责任担当,也必将为巴以冲突重回政治解决轨道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中方发布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救援、加大外交斡旋、落实“两国方案”等各方面建议。这份“立场文件”既着眼于当前巴以冲突的急迫性问题,又着眼于未来政治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原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道义价值。
首先,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救援,是尽快结束暴力冲突、避免人道主义灾难扩大的根本出路。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巴勒斯坦民众已经付出超过1.5万人的巨大生命代价,近200万加沙民众流离失所,包括社区、医院、学校在内的加沙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加沙地带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冲突爆发后,中方不断在多个场合以多种方式呼吁立即停火止战,防止冲突扩大,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实践表明,以色列一个多月的军事行动并未实现解救人质的目的,相反正是通过谈判达成暂时停火才实现了人质交换。因此,“对话谈判是拯救生命的最佳选项,是化解矛盾的根本之道”。
其次,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是未来彻底解决巴以冲突的必由之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因某些国家的阻挠,令联合国安理会斡旋巴以冲突的多个决议案遭到否决。中国在“立场文件”中特别强调安理会要发挥斡旋调解作用,要重视地区国家和区域组织作用,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和秘书处斡旋努力,为推动危机降温共同发挥建设性作用。
近年来,巴以冲突循环爆发且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方案”遭到忽视或背离,进而使中东和平进程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的立场文件强调,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此外,中国还特别强调建立更权威的巴以问题国际机制的重要性。
再次,当前中国为解决巴以冲突付出的努力,是长期以来中国对巴勒斯坦政策的延续。面对巴勒斯坦问题面临被边缘化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和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政策主张,并为促进巴以问题的政治解决进行了持续努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强调巴勒斯坦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主张通过“两国方案”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并通过双边、多边机制进行积极倡导和推动,同时还多次为巴勒斯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供经济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必须看到,中国倡议举行的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和中方提出的“立场文件”,得到了参会的20多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原因主要在两大方面。
第一,停火止战不仅符合巴以双方的利益,也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
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巴以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冲突已延续近两个月,不仅无法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达到既定目标,相反彼此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哈马斯在冲突中遭到重创,同时使巴民众付出沉重代价;以色列既无法通过战争实现解救人质、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还遭遇了国内的经济损失惨重、政治危机的不断加剧。由此可见,停火止战并通过谈判解决矛盾分歧,符合巴以双方的利益,这也是双方达成并不断延长临时停火协议的内在动因。
此外,实现巴以停火止战已成为中东地区国家的共同诉求,这在11月11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峰会的决议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伴随以色列不断扩大军事行动并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以及巴以冲突让西方社会的政治撕裂加剧,西方国家如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不断高涨。
第二,从长远来看,以“两国方案”为基础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长期过程。
中国的“立场文件”强调安理会要推动重启“两国方案”,在联合国主导和组织下,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关于加沙未来的任何安排都必须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和自主选择,不能强加于人。这既是对巴以冲突历史教训的总结,也强调了巴以问题重回联合国轨道、建立权威国际机制、坚持“两国方案”的重要性所在。
在严峻挑战面前,巴以双方都需要吸取历史的沉痛教训,真正诉诸有利于双方和平安全的理性、包容和妥协;国际社会特别是世界大国、联合国安理会须凝聚共识,回归“两国方案”。只有如此,巴勒斯坦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但这无疑将是一个十分漫长、艰难的过程。(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