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1月20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2024年中储粮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主要工作。

2023年,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加快推进储备保障能力建设,高效服务粮食调控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储备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不断增强

中储粮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中央储备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储备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主动融入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推动在沿江沿海港口码头和重要产业园形成多个粮食生态共同体,储备产业吸附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大国粮仓”仓储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推进“标杆库”创建深度融入直属库日常经营管理,深化落实包仓制管理责任,储备精益管理进一步加强。做好仓储设施维修改造,仓容完好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推进质检垂直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管控。国家有关部门年度业务考核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

服务粮食调控有力有效

中储粮集团公司全力以赴落实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任务,高效执行国家强农惠农收购政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部署安排,及时在黑龙江佳木斯等地区启动202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针对2022年国产大豆增产农民卖难问题,及时启动国产大豆收储,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服务国产大豆振兴计划。收购期间,进一步优化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丰富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形式,售粮高峰期主动延长收购时间,确保农民售贴心粮、暖心粮、舒心粮。

针对去年部分地区出现“烂场雨”、洪涝和雨雪冰冻等突发自然灾害,多措并举助农减损增收,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利用进博会等平台,拓展进口粮源多元化供给渠道,用好两个市场资源,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转型赋能安全管理

中储粮集团公司着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性布局,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保障粮食安全能力。2023年实现“技防技控”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储粮直属库全覆盖,并启动分库推广实施工作。“技防技控”项目通过引入多项物联网新技术、智能化新设备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智能出入库、数字仓储、实时粮情、AI预警等系统集成,实现粮食入库环节自动扦样、质检、检斤以及全流程可视监测和“穿透式”实时风险预警,有效避免“擅自动用”“转圈粮”和安全生产问题,实现粮食收储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信息化监管。同时,直属库外监管平台上线运行,5000余家非直属企业储粮库点数据有效联通,数字化储粮监管效能整体提升。

中储粮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扦检设备,首次实现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无人智能扦检,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人情粮”等人为因素,更好防风险保安全。

科技创新取得升级突破

中储粮集团公司健全以“科改企业”为龙头、32家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库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5%。首次发布《中储粮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目录(2023版)》,加大公司系统“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推广,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实现转化率保持在60%以上。 

我国首批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中储粮新津直属库正式装粮投运,气密性约为国家标准的10倍,保温隔热性能约为普通浅圆仓的3倍以上,有力推进粮食仓储装备和绿色储粮技术迭代升级。举办首次仓储基础设施设计创新大赛,涵盖粮食出入库全流程和日常仓储管理等多方面创新解决方案,一批新仓型、新材料、新工艺得到转化应用。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中储粮集团公司坚持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在中央企业三年大考中获评“A级”。动员部署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结推广优秀改革实践案例,有效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直属库“三定”改革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改革内生价值进一步彰显。

储备轮换协同运作机制持续优化,市场分析把握能力不断增强,顺利完成全年轮换任务。加快打造高度统一的财务集中管理中心,建设体现公益类企业特色的司库体系,有力保障主责主业资金需求。在吉林长春建立院士工作站创新平台,成功申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超额完成全年主要经营业绩任务目标。

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

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加大风险防控化解力度,打好业务考核、库存检查和专项检查“组合拳”。推动“技防技控”应用上线率达99.8%,提升监管穿透力。强化新形势下租仓储粮管理要求,健全租仓储粮管理机制,压紧压实租仓库点直接管理责任。落实委托储粮“四位一体”监管措施,定期组织开展仓储监管风险评估,全面加强库外储粮库存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完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健全“三个一律一个责令”问责机制,强化“四预”防灾措施,举办大型联合应急演练,有力应对“杜苏芮”台风、京津冀特大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确保人安、粮安、库安。

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中储粮集团公司总结凝练“发挥三个作用、助力守住三条底线”的核心功能内涵和“五个一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开展调查研究1900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1200余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七抓工程”,“两个品牌”建设成果入选年度“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投入帮扶资金7216万元,推动21个帮扶项目落地见效,连续四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评价“好”的最高等次。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支持配合中央巡视,部署开展储备保障能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两个专项提升行动”,实行整改落实“三级验收”。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4142余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革命性锻造。召开3次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汇编出版《中储粮勤廉风采录》,举办全系统勤廉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新时代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加快推进。

会议提出,2024年中储粮工作将牢牢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始终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深化中央巡视整改,着力加强储备保障能力建设,着力落实粮食调控任务,着力深化企业改革,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1月20日,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2024年中储粮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主要工作。

2023年,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加快推进储备保障能力建设,高效服务粮食调控任务,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储备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不断增强

中储粮集团公司认真落实中央储备建设任务,加快推进仓储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储备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主动融入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推动在沿江沿海港口码头和重要产业园形成多个粮食生态共同体,储备产业吸附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大国粮仓”仓储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推进“标杆库”创建深度融入直属库日常经营管理,深化落实包仓制管理责任,储备精益管理进一步加强。做好仓储设施维修改造,仓容完好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推进质检垂直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质量安全管控。国家有关部门年度业务考核结果显示,中央储备粮账实相符,质量良好。

服务粮食调控有力有效

中储粮集团公司全力以赴落实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任务,高效执行国家强农惠农收购政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部署安排,及时在黑龙江佳木斯等地区启动202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针对2022年国产大豆增产农民卖难问题,及时启动国产大豆收储,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力服务国产大豆振兴计划。收购期间,进一步优化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大力推广“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丰富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形式,售粮高峰期主动延长收购时间,确保农民售贴心粮、暖心粮、舒心粮。

针对去年部分地区出现“烂场雨”、洪涝和雨雪冰冻等突发自然灾害,多措并举助农减损增收,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利用进博会等平台,拓展进口粮源多元化供给渠道,用好两个市场资源,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转型赋能安全管理

中储粮集团公司着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性布局,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保障粮食安全能力。2023年实现“技防技控”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储粮直属库全覆盖,并启动分库推广实施工作。“技防技控”项目通过引入多项物联网新技术、智能化新设备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智能出入库、数字仓储、实时粮情、AI预警等系统集成,实现粮食入库环节自动扦样、质检、检斤以及全流程可视监测和“穿透式”实时风险预警,有效避免“擅自动用”“转圈粮”和安全生产问题,实现粮食收储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信息化监管。同时,直属库外监管平台上线运行,5000余家非直属企业储粮库点数据有效联通,数字化储粮监管效能整体提升。

中储粮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扦检设备,首次实现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无人智能扦检,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人情粮”等人为因素,更好防风险保安全。

科技创新取得升级突破

中储粮集团公司健全以“科改企业”为龙头、32家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库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5%。首次发布《中储粮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目录(2023版)》,加大公司系统“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推广,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实现转化率保持在60%以上。 

我国首批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中储粮新津直属库正式装粮投运,气密性约为国家标准的10倍,保温隔热性能约为普通浅圆仓的3倍以上,有力推进粮食仓储装备和绿色储粮技术迭代升级。举办首次仓储基础设施设计创新大赛,涵盖粮食出入库全流程和日常仓储管理等多方面创新解决方案,一批新仓型、新材料、新工艺得到转化应用。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中储粮集团公司坚持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在中央企业三年大考中获评“A级”。动员部署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结推广优秀改革实践案例,有效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直属库“三定”改革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改革内生价值进一步彰显。

储备轮换协同运作机制持续优化,市场分析把握能力不断增强,顺利完成全年轮换任务。加快打造高度统一的财务集中管理中心,建设体现公益类企业特色的司库体系,有力保障主责主业资金需求。在吉林长春建立院士工作站创新平台,成功申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超额完成全年主要经营业绩任务目标。

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

中储粮集团公司持续加大风险防控化解力度,打好业务考核、库存检查和专项检查“组合拳”。推动“技防技控”应用上线率达99.8%,提升监管穿透力。强化新形势下租仓储粮管理要求,健全租仓储粮管理机制,压紧压实租仓库点直接管理责任。落实委托储粮“四位一体”监管措施,定期组织开展仓储监管风险评估,全面加强库外储粮库存管理。

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完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健全“三个一律一个责令”问责机制,强化“四预”防灾措施,举办大型联合应急演练,有力应对“杜苏芮”台风、京津冀特大暴雨等重大自然灾害,确保人安、粮安、库安。

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中储粮集团公司总结凝练“发挥三个作用、助力守住三条底线”的核心功能内涵和“五个一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开展调查研究1900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1200余个。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七抓工程”,“两个品牌”建设成果入选年度“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投入帮扶资金7216万元,推动21个帮扶项目落地见效,连续四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评价“好”的最高等次。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支持配合中央巡视,部署开展储备保障能力、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两个专项提升行动”,实行整改落实“三级验收”。持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4142余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革命性锻造。召开3次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汇编出版《中储粮勤廉风采录》,举办全系统勤廉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新时代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加快推进。

会议提出,2024年中储粮工作将牢牢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始终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深化中央巡视整改,着力加强储备保障能力建设,着力落实粮食调控任务,着力深化企业改革,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