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国Electric Times的最新报道,苹果正在加快开发一款全新的可穿戴设备——一款可以戴在手指上的智能戒指,这款戒指可以让用户便捷地监测各种生物特征,甚至有可能超越Apple Watch的功能。此外,它还可能包含一个NFC芯片,用于非接触式支付。
苹果已布局相关专利
苹果对戒指式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探索已有多年,随着三星即将推出自己的智能戒指产品,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的预测,全球智能戒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2000万美元增长到2031年的1.9703亿美元,8年间增长约10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8.9%。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智能戒指本身的销售上,还将带动相关组件生态系统的发展,如生物传感器等可穿戴设备的核心组件。
智能戒指相较于智能手表,被认为具有更低的侵入性,更适合长时间佩戴,尤其是在睡眠期间。据《电子时报》报道,苹果似乎也在寻找合适的时机,推出一款能够体现其CEO Tim Cook所倡导的“追求卓越而非第一”理念的智能戒指。
为了支持这一战略,苹果正在积极申请指戴设备专利。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苹果公司成功获得相关智能戒指专利,比如能够与苹果旗下产品(Mac、iPhone、Air Pods、Apple TV、vision pro)实现设备联动、服务于增强现实或者虚拟现实场景、支持NFC等。
尽管目前关于苹果智能戒指的具体功能和发布时间尚无确切消息,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款设备一旦问世,将对智能穿戴设备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入局玩家还有谁?
与此同时,三星的Galaxy Ring智能戒指也即将面世。据悉,三星计划在2024年的第二次Galaxy Unpacked活动中揭晓这款产品,预计将在7月下旬举行。Galaxy Ring预计将具备血流量测量、ECG监测、睡眠追踪等功能,并能通过无线支付和控制其他设备,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芬兰品牌 Oura Ring 俨然是圈内头号玩家,其市场估值在2023年底已突破 25 亿美元。这款由芬兰健康技术公司Oura在2015年推出的设备,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能够收集活动、心率、呼吸率和睡眠数据,并通过蓝牙传输到Oura应用程序,Oura Ring的电池续航能力也相当出色,一次充电可使用一周。
此外,近年来多款智能戒指新品发布。华米Amazfit在CES2024期间发布名为HelioRing的智能戒指新品。这款智能戒指号称专为“最佳运动表现”而设计,能够了解用户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预计今年早春上市;韩国VTouch公司在CES2024推出一款WHSPRing指环,可以让用户实现低声与AI助手对话。
根据西部证券发布的研报,随着头部手机品牌厂商陆续切入智能指环市场,表明头部的科技硬件公司对于智能指环这一新兴智能可穿戴产品的认可。在手机大厂的带动之下,智能指环行业有望实现加速发展,2024年有望迎来放量元年。
有望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
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在于其穿戴属性,望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未来增长。根据ABI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智能戒指的出货量为1720万枚,预计到2028年底将超过5000万枚,2023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9%。
尽管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智能戒指是一个小众且相对较新的细分市场,但它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服务于多种行为,如血糖监测、压力水平分析等,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数据。此外,智能戒指的无线支付功能也将为用户的日常消费带来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无现金交易日益普及的今天。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拥有出色的健康监测功能,但这些设备均是针对手腕设备,假如用户需要全天候的监测,则需要长时间佩戴,不少消费者可能会产生不适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或是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与当前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相比,智能戒指最大的优势在于小巧。以Oura Ring为例,这款智能戒指的尺寸和重量与传统戒指相差无几,佩戴时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微型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方式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一些智能戒指的续航时间仅为2天左右,这对于全天候监测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在价格方面,由于优质材料、先进的传感器等,智能戒指成本更高,这使得对大众来说相对昂贵。Oura Ring第三代目前零售价299美元,在市场上属于价格较为昂贵的设备。
同时,作为一款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或功能性物件,市场上一些尺寸过大、缺乏美感的产品,往往因为外观、重量和续航等问题难以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