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中,保诚保险表示,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17.12亿美元,这一成绩相比去年同期的9.97亿美元亏损有了显著的改善。
按固定汇率计算,公司年内新业务价值(NBV)达到了31.25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45%。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APE)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5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此外,全年每股派息也增长至20.47美分,增幅达到9%。
值得一提的是,保诚在业绩报告中指出,2023年业绩的核心增长动力来源于中国香港市场。随着防疫限制措施的全面解除,特别是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保诚保险在多个市场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其中,香港市场尤为突出,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及新业务价值分别大幅攀升至19.66亿美元和14.11亿美元,增长率均超过了两倍。此外,来自中国内地旅客的保费贡献也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达到了疫情前2019年的1.1倍水平。
保诚集团战略事业群总裁吴立贤指出,目前访港内地客的保单保费呈现出高端化趋势,平均保费约为14万港元,相比疫前的6至7万元有了显著增长。同时,她也观察到内地客户更加青睐美元保单。
这一趋势得到了香港保监局数据的佐证。据该局公布,2023年内地访客购买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达到了约590亿港币,同比激增超过27倍。其中,储蓄型和保障型保单分别占据了60%和40%的市场份额。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利率差异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美元保单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保诚集团与中信集团合资的中信保诚人寿在2023年的表现并不理想。年度保费等值销售额为5.34亿美元,新业务价值2.22亿美元,同比均下跌超四成。对此,保诚集团执行总裁华康尧表示,内地寿险预定利率转换对中信保诚的销售和利润率造成了影响,但在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后,销售和利润率已开始复苏,并延续至今年初。
在谈到内地房地产投资时,保诚保险的财务总监Ben Bulmer表示,公司对内地房地产的投资占总资产比例较小,且风险分散。投资对象主要为国有企业,单一房地产项目的最大投资不超过总资产的0.2%。他强调,目前对风险敞口并不担忧,也没有大幅减少内地房地产投资额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