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23日上午,巴各派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这是巴勒斯坦14个派别首次齐聚北京举行和解对话,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带来了宝贵希望。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和解对话闭幕式时表示,这次巴勒斯坦各派齐聚北京对话,达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实现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最核心成果是明确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亮点是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最强烈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副主席马哈茂德·阿鲁勒在《北京宣言》签署仪式上说:“中国是一道光。中国所作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是罕见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同巴勒斯坦是相互信任的好兄弟、好伙伴。中方真诚期待巴勒斯坦各派在内部和解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统一和独立建国。我们将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巴各派找到“最大公约数”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组建管理加沙的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网站23日在头条位置以此为题报道称,当天上午,巴各派和解对话闭幕式在北京举行。《北京宣言》最重要的内容是就战后加沙的治理达成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的协议。

王毅在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巴勒斯坦14个派别秉持民族大义齐聚北京,这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中的重要历史性时刻。他说,巴勒斯坦各派只有用一个声音说话,正义之声才能更加响亮,唯有携起手来并肩前进,民族解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王毅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从没有任何私利。我们看重的是道义,主张的是公正。他说,巴勒斯坦问题已经延宕70多年,时刻拷问着国际公平正义和人类道德良知。当前,加沙冲突仍在延宕,外溢影响不断扩散,地区冲突多点共振。为走出当前冲突困境,中方倡议“三步走”:第一步是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顺畅准入。第二步是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第三步是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以上“三步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法塔赫副主席阿鲁勒和哈马斯政治局委员穆萨·马尔祖格等巴勒斯坦14个派别代表在北京共同会见了记者。对于中方为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实现和解付出的努力,阿鲁勒表示,近年来中国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不断增加,因此中国对巴勒斯坦人民非常重要。他还说:“中方对待此次会谈的态度非常认真可靠,让我们对谈判结果更加乐观。”

哈马斯代表马尔祖格当天在签字仪式上也表示:“我们看到巴勒斯坦问题得到空前支持。出于民族和解的考虑,我们签署了《北京宣言》。朋友们,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北京宣言》为巴勒斯坦各派别找到了‘最大公约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此次和解对话,巴各派别均承认巴解组织是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即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来统领所有政治力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为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稳定奠定了基础。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北京宣言》是促进巴勒斯坦内部团结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性一步。过去9个多月的巴以冲突让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解决巴以冲突,“两国方案”是唯一的出路。要落实“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内部必须先团结起来,巴内部和解是推动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一步。

把“不可能”转变为“和平成果”

在推动伊朗和沙特和解后,中国又推动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令国际社会再次感到震惊。此前国际媒体传出巴勒斯坦各派今年第二次在北京举行和解谈判时,许多西方媒体并不相信各派能够达成一致,更不相信17年来一直关系不睦的哈马斯和法塔赫能够和解。

美联社称,自从2007年哈马斯将法塔赫“赶出加沙地带”后,两派已举行过多轮促进团结的会谈,但每次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主要原因一是两派激烈的权力斗争,二是西方拒绝接受包括哈马斯的任何巴勒斯坦民族和解政府。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哈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巴勒斯坦各派愿意团结一致,共同解决内部问题,为加沙地带的治理和巴勒斯坦的和解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在促成签署此宣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体现了其在中东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责任感。继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后,中国再次展示了促进地区和平的坚定立场。

丁隆表示,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悲观情绪,尤其是巴内部派别和解问题,“外部国家不看好,阿拉伯国家不看好,甚至巴勒斯坦内部都不看好”,但此次14个派别代表在北京坐在一起并达成和解,这背后是中方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外交努力。

中东问题学者王晋表示,从2023年3月的沙特和伊朗关系缓和,到2024年7月的巴勒斯坦各个派别签署《北京宣言》,中国为地区国家搭建了重要的沟通桥梁,将之前各方普遍认为的“不可能”转变为了“和平成果”。

“寻求和平的去中国”

此次“北京和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加沙地带依然战火纷飞,停火谈判前景难料。据路透社报道,22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开始发动新一轮攻势,以军还对汗尤尼斯东部地区下达强制撤离令,该区域曾是以色列指定的所谓“人道主义安全区”的一部分。据报道,新的强制撤离令将60平方公里的“人道主义安全区”缩小了约10平方公里。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军22日对汗尤尼斯进行了多次空袭,造成至少70人死亡,包括多名妇女和儿童。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前往美国,寻求进一步的援助。

“寻求战争的去美国,寻求和平的去中国。”哈桑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往美国寻求更多武器援助,以继续其对加沙的战争。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各派别签署《北京宣言》,表明希望通过团结来实现和平的愿望。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调解角色,彰显了其推动中东和平的担当。

“德国之声”称,中国作为东道主成功使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和解,通过此举中国再一次成为“全球和平缔造者”。

丁隆表示,中国展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样子。对巴各派别的内部矛盾,一些大国长期以来或是坐视不理,听之任之,或是刻意加剧矛盾,让中东地区呈现对抗之势,以便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中东项目(USMEP)总裁、以色列前和谈代表丹尼尔·列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中东政策及其带来的不同影响。他表示,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主要集中在军事和能源领域。在“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不断在中东寻找敌人,挑起战争,中东也被美国的武器制造商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然而,考虑到今天的世界在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美国在中东等地区鼓动冲突、寻求分裂与对抗的模式已无法持续。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赵觉珵 白云怡 环球时报驻埃及、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青木  柳玉鹏  陈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于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23日上午,巴各派签署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这是巴勒斯坦14个派别首次齐聚北京举行和解对话,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带来了宝贵希望。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和解对话闭幕式时表示,这次巴勒斯坦各派齐聚北京对话,达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实现14个派别的大和解、大团结,最核心成果是明确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亮点是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最强烈呼吁是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实现巴勒斯坦真正的独立建国。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副主席马哈茂德·阿鲁勒在《北京宣言》签署仪式上说:“中国是一道光。中国所作的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是罕见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同巴勒斯坦是相互信任的好兄弟、好伙伴。中方真诚期待巴勒斯坦各派在内部和解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统一和独立建国。我们将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巴各派找到“最大公约数”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组建管理加沙的临时民族和解政府”,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网站23日在头条位置以此为题报道称,当天上午,巴各派和解对话闭幕式在北京举行。《北京宣言》最重要的内容是就战后加沙的治理达成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的协议。

王毅在巴勒斯坦各派内部和解对话闭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巴勒斯坦14个派别秉持民族大义齐聚北京,这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中的重要历史性时刻。他说,巴勒斯坦各派只有用一个声音说话,正义之声才能更加响亮,唯有携起手来并肩前进,民族解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王毅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从没有任何私利。我们看重的是道义,主张的是公正。他说,巴勒斯坦问题已经延宕70多年,时刻拷问着国际公平正义和人类道德良知。当前,加沙冲突仍在延宕,外溢影响不断扩散,地区冲突多点共振。为走出当前冲突困境,中方倡议“三步走”:第一步是推动加沙地带尽快实现全面、持久、可持续停火,确保人道援助和救援顺畅准入。第二步是秉持“巴人治巴”原则,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第三步是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并着手落实“两国方案”。以上“三步走”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法塔赫副主席阿鲁勒和哈马斯政治局委员穆萨·马尔祖格等巴勒斯坦14个派别代表在北京共同会见了记者。对于中方为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实现和解付出的努力,阿鲁勒表示,近年来中国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不断增加,因此中国对巴勒斯坦人民非常重要。他还说:“中方对待此次会谈的态度非常认真可靠,让我们对谈判结果更加乐观。”

哈马斯代表马尔祖格当天在签字仪式上也表示:“我们看到巴勒斯坦问题得到空前支持。出于民族和解的考虑,我们签署了《北京宣言》。朋友们,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北京宣言》为巴勒斯坦各派别找到了‘最大公约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此次和解对话,巴各派别均承认巴解组织是巴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即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来统领所有政治力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为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稳定奠定了基础。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北京宣言》是促进巴勒斯坦内部团结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性一步。过去9个多月的巴以冲突让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解决巴以冲突,“两国方案”是唯一的出路。要落实“两国方案”,巴勒斯坦内部必须先团结起来,巴内部和解是推动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键一步。

把“不可能”转变为“和平成果”

在推动伊朗和沙特和解后,中国又推动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令国际社会再次感到震惊。此前国际媒体传出巴勒斯坦各派今年第二次在北京举行和解谈判时,许多西方媒体并不相信各派能够达成一致,更不相信17年来一直关系不睦的哈马斯和法塔赫能够和解。

美联社称,自从2007年哈马斯将法塔赫“赶出加沙地带”后,两派已举行过多轮促进团结的会谈,但每次努力最后都失败了,主要原因一是两派激烈的权力斗争,二是西方拒绝接受包括哈马斯的任何巴勒斯坦民族和解政府。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哈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巴勒斯坦各派愿意团结一致,共同解决内部问题,为加沙地带的治理和巴勒斯坦的和解开辟了新的道路。中国在促成签署此宣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体现了其在中东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责任感。继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后,中国再次展示了促进地区和平的坚定立场。

丁隆表示,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悲观情绪,尤其是巴内部派别和解问题,“外部国家不看好,阿拉伯国家不看好,甚至巴勒斯坦内部都不看好”,但此次14个派别代表在北京坐在一起并达成和解,这背后是中方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外交努力。

中东问题学者王晋表示,从2023年3月的沙特和伊朗关系缓和,到2024年7月的巴勒斯坦各个派别签署《北京宣言》,中国为地区国家搭建了重要的沟通桥梁,将之前各方普遍认为的“不可能”转变为了“和平成果”。

“寻求和平的去中国”

此次“北京和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加沙地带依然战火纷飞,停火谈判前景难料。据路透社报道,22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开始发动新一轮攻势,以军还对汗尤尼斯东部地区下达强制撤离令,该区域曾是以色列指定的所谓“人道主义安全区”的一部分。据报道,新的强制撤离令将60平方公里的“人道主义安全区”缩小了约10平方公里。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以军22日对汗尤尼斯进行了多次空袭,造成至少70人死亡,包括多名妇女和儿童。与此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前往美国,寻求进一步的援助。

“寻求战争的去美国,寻求和平的去中国。”哈桑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往美国寻求更多武器援助,以继续其对加沙的战争。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各派别签署《北京宣言》,表明希望通过团结来实现和平的愿望。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调解角色,彰显了其推动中东和平的担当。

“德国之声”称,中国作为东道主成功使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和解,通过此举中国再一次成为“全球和平缔造者”。

丁隆表示,中国展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样子。对巴各派别的内部矛盾,一些大国长期以来或是坐视不理,听之任之,或是刻意加剧矛盾,让中东地区呈现对抗之势,以便坐收渔翁之利。

美国/中东项目(USMEP)总裁、以色列前和谈代表丹尼尔·列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中东政策及其带来的不同影响。他表示,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主要集中在军事和能源领域。在“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不断在中东寻找敌人,挑起战争,中东也被美国的武器制造商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然而,考虑到今天的世界在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美国在中东等地区鼓动冲突、寻求分裂与对抗的模式已无法持续。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赵觉珵 白云怡 环球时报驻埃及、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青木  柳玉鹏  陈康】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