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今天

#大姐每天采茶12小时子宫掉出体外#

登上微博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

每年清明前后,59岁的付大姐都要做长达12小时的采茶工作。某天她采茶时突然感觉下面有个东西掉出来,去厕所一看发现是个鸡蛋大的肉球!

在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症状后,付大姐前往医院,结果显示她患上严重子宫脱垂,掉下的“蛋”就是子宫。而付大姐的子宫脱垂已持续10多年,她认为生过孩子、年纪大了都会这样,好在手术顺利,付大姐也很快出院。

医生表示:付大姐严重子宫脱垂与她长期劳作密切相关,数据显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子宫脱垂发生率是城市白领女性的6.8倍。

什么是子宫脱垂

有什么症状?

子宫脱垂是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体外,常伴随下腹坠胀、排尿困难等症状。子宫脱垂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因反复咳嗽、打喷嚏漏尿才会到医院就诊,从而发现问题。

如经常感到腰骶部酸痛或下腹部坠胀、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出现了阴道异物感,可能出现了子宫脱垂。建议及时就医。

子宫脱垂的原因

分娩因素

怀孕本身对盆底就造成了压迫,尤其是多次分娩、难产、胎儿过大或产程过长,可能导致盆底肌肉、韧带及神经的过度拉伸或撕裂。若产后过早负重或盆底肌未充分修复,脱垂风险将大大增加。

年龄与激素变化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导致盆底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弹性纤维)萎缩、松弛,减弱对子宫的支撑。随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和韧带逐渐退化,支撑力下降。

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肥胖或长期搬重物:持续腹腔压力增加,压迫盆底组织,导致逐渐松弛。

预防措施

对于子宫脱垂,预防至关重要。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产后女性要做好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维持盆底组织的正常功能。

△盆底健康对于女性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重视孕产期管理

孕期定期产检,控制体重,营养科咨询,避免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及巨大儿发生。分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力,以减少盆底组织损伤。产后充分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建议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筛查,若子宫复位不良需及时纠正。

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

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长期提重物或久站久坐。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盆底压力。

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每日进行2-3次盆底肌收缩训练(收缩肛门和阴道,保持3-5秒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可增强盆底肌肉支撑力。

采取卧位做凯格尔运动效果更好,方法是:

把头和两个脚后跟作为支点,仰卧,

吸气,抬高腰部和臀部,收缩盆底肌,保持3~10秒;

呼气,放下臀部,放松3~10秒。

出现子宫脱垂如何护理

子宫脱垂发生后,早期诊治能有效控制其发展。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子宫脱垂症状并降低发病风险。

调整生活方式

①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2小时改变体位,减轻盆底压力。

②保持大便通畅: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每日饮水1500-2000ml,预防便秘。

平衡运动与休息

①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长跑、蹦床),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

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产后和更年期女性。

中医调理与物理治疗

中医建议通过针灸、中药封包、局部熏洗或内服调理体质,改善气血循环。

轻症及有手术禁忌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子宫托辅助治疗缓解症状,也可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主动加被动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

如果脱垂程度严重,子宫颈已经脱垂出阴道口,应注意穿纯棉内裤减少对宫颈口的摩擦,注意外阴清洁。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通过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脱垂是可逆性疾病

早期发现

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不但可以减轻痛苦

还能够很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央视新闻综合触电新闻、健康之路、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等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杨瑾

策划丨张媛

今天

#大姐每天采茶12小时子宫掉出体外#

登上微博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

每年清明前后,59岁的付大姐都要做长达12小时的采茶工作。某天她采茶时突然感觉下面有个东西掉出来,去厕所一看发现是个鸡蛋大的肉球!

在出现了排尿困难的症状后,付大姐前往医院,结果显示她患上严重子宫脱垂,掉下的“蛋”就是子宫。而付大姐的子宫脱垂已持续10多年,她认为生过孩子、年纪大了都会这样,好在手术顺利,付大姐也很快出院。

医生表示:付大姐严重子宫脱垂与她长期劳作密切相关,数据显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子宫脱垂发生率是城市白领女性的6.8倍。

什么是子宫脱垂

有什么症状?

子宫脱垂是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体外,常伴随下腹坠胀、排尿困难等症状。子宫脱垂很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因反复咳嗽、打喷嚏漏尿才会到医院就诊,从而发现问题。

如经常感到腰骶部酸痛或下腹部坠胀、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出现了阴道异物感,可能出现了子宫脱垂。建议及时就医。

子宫脱垂的原因

分娩因素

怀孕本身对盆底就造成了压迫,尤其是多次分娩、难产、胎儿过大或产程过长,可能导致盆底肌肉、韧带及神经的过度拉伸或撕裂。若产后过早负重或盆底肌未充分修复,脱垂风险将大大增加。

年龄与激素变化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导致盆底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弹性纤维)萎缩、松弛,减弱对子宫的支撑。随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和韧带逐渐退化,支撑力下降。

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肥胖或长期搬重物:持续腹腔压力增加,压迫盆底组织,导致逐渐松弛。

预防措施

对于子宫脱垂,预防至关重要。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产后女性要做好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也有助于维持盆底组织的正常功能。

△盆底健康对于女性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重视孕产期管理

孕期定期产检,控制体重,营养科咨询,避免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及巨大儿发生。分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力,以减少盆底组织损伤。产后充分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建议产后42天进行盆底功能筛查,若子宫复位不良需及时纠正。

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

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避免长期提重物或久站久坐。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盆底压力。

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每日进行2-3次盆底肌收缩训练(收缩肛门和阴道,保持3-5秒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可增强盆底肌肉支撑力。

采取卧位做凯格尔运动效果更好,方法是:

把头和两个脚后跟作为支点,仰卧,

吸气,抬高腰部和臀部,收缩盆底肌,保持3~10秒;

呼气,放下臀部,放松3~10秒。

出现子宫脱垂如何护理

子宫脱垂发生后,早期诊治能有效控制其发展。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子宫脱垂症状并降低发病风险。

调整生活方式

①避免久站久坐:每隔1-2小时改变体位,减轻盆底压力。

②保持大便通畅: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每日饮水1500-2000ml,预防便秘。

平衡运动与休息

①避免高强度运动(如长跑、蹦床),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

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产后和更年期女性。

中医调理与物理治疗

中医建议通过针灸、中药封包、局部熏洗或内服调理体质,改善气血循环。

轻症及有手术禁忌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子宫托辅助治疗缓解症状,也可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主动加被动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

如果脱垂程度严重,子宫颈已经脱垂出阴道口,应注意穿纯棉内裤减少对宫颈口的摩擦,注意外阴清洁。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通过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脱垂是可逆性疾病

早期发现

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不但可以减轻痛苦

还能够很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央视新闻综合触电新闻、健康之路、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等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杨瑾

策划丨张媛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