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吉隆坡双子塔国家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丝竹和鸣 弦歌雅韵”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专场音乐会在这里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备受瞩目的音乐盛会,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中马文化交流的天空,吸引了马来西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耀眼里程碑。
曲目生辉·经典民乐演绎文化魅力
4月16日当晚,音乐厅被装点得典雅而庄重,近千名观众满怀期待地早早入座。随着激昂欢快的《节日序曲》奏响,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的成员们身着华服,精神饱满,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一首首经典民乐演绎得淋漓尽致。《瑶族舞曲》的灵动旋律仿佛把观众带入了少数民族的欢乐庆典,《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曲调则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画卷,现场观众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携手协作·共铸文化交流盛事
本次音乐会由天津音乐学院与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音乐学院携手联合主办,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马来西亚江苏总商会参与协办,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马来西亚海华文旅集团担任承办。各方的紧密协作,使得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汇聚民族音乐精华的艺术视听盛宴,更是中马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深度交流的生动注脚与鲜活例证。
院长寄望·夯实友好交流根基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王宏伟在音乐会后的致辞中指出:“中马两国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两国经贸合作不断迈向新高度,文化交流活动亦日益繁荣。此次天津音乐学院联合多方力量,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民乐踏上交流之旅,不仅为师生搭建起高水准的艺术实践平台,更通过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中马两国的政治互信,推动人文领域的深度交融,进一步筑牢两国友好往来的坚实根基,促进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文化交流本质上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心灵对话,天津音乐学院也将坚定不移地为中马文化交流以及‘一带一路’艺术交流贡献力量 。”
音乐为桥·促进青年友好往来
著名二胡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陈军难掩激动之情:“我们这次到访马来西亚,不仅展示了中国民乐的魅力,更通过音乐促进了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它跨越了文化的差异,让两国青年的心贴得更近。我们与马来西亚的音乐爱好者共同探索了音乐的无限可能,为中马文化交流贡献了一份力量。‘一带一路,文化先行’,音乐真正架起了中马两国人民情感的纽带。”
展望未来·共绘文化合作蓝图
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会长丁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音乐会为吉隆坡观众打开了一扇领略中国民乐独特魅力的窗口,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凭借天津音乐学院深厚的国际交流传统底蕴,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劲动力推动,中马两国文化交流必将繁花似锦、硕果累累。双方将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书写温暖而动人的文化篇章,让文化交流的纽带更加坚韧,让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
文化纽带·打造“一带一路”的桥梁力量
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时代浪潮下,文化宛如一座屹立于世界版图之上的巍峨桥梁,跨越千山万水、重重国界,紧密联结起不同民族的心灵世界。此次音乐会成功搭建起中马文化交流的新平台,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推动了人文交融,为夯实两国友好根基注入了强大动力。音乐无国界,它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传递着和平、友谊与合作的美好愿景。
民心相通·续写中马友好新篇
中马两国山水相依、情谊相连,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蓝图下,两国全方位合作持续深化,经贸领域成果丰硕,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成为夯实两国友好根基、增进人民相知相亲的关键支撑力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在促进中马两国相互理解、互信互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持续推动两国携手并肩、稳步前行,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广告】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