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院士的付出和贡献,人民不会忘记。

“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在湖南长沙袁隆平纪念园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

其中一束鲜花上这样写着——“长大学农,大有作为!袁爷爷,如今我也如愿上了长大,学的作物专业,我一定会大有作为,安好!”

袁隆平家人到墓园祭扫

表达心中思念

5月22日上午9时30分许,袁隆平的夫人邓则在亲友的搀扶下,来到墓园祭扫追思。

天空低沉,邓则在亲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袁老墓前,凝神盯着袁老墓前的照片与鲜花,诉说心中的思念。

在袁隆平墓地前,摆满了祭扫人员送上的鲜花,以示对袁隆平的缅怀。

侄子带着新鲜的枇杷祭奠袁隆平

5月22日上午8时30分许,袁隆平的侄子袁景辉来到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墓地,献上新鲜的枇杷祭奠叔叔袁隆平。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袁景辉打开一张报纸,拿出里面的枇杷,摆放在袁隆平先生的墓碑上。

“现在正是长沙吃五月新鲜枇杷的季节,特意带一把枇杷来,给叔叔尝尝鲜。”袁景辉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建袁隆平博物馆。

在袁隆平墓地周围,还插着30支向日葵。袁景辉表示,这是前天他来墓地时放置的向日葵,表达对叔叔的哀思。

来自重庆的袁姓族人再次到长沙缅怀袁老

5月22日上午8时许,来自重庆的袁华云先生,特意赶到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纪念园,缅怀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千古!”袁华云送上重庆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挽联。

袁华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袁隆平先生的族人,目前在重庆从事超级杂交稻推广工作,每年袁隆平的忌日,他都会来墓地祭拜和缅怀,向袁隆平诉说未来的工作规划。

男子连续四年从南京赶到长沙纪念袁老

5月22日上午,32岁的梁先生手持菊花,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来到袁隆平墓地前祭扫,表达哀思。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这是梁先生第四年前来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纪念墓园祭扫。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也种植水稻。”梁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出生在黑龙江绥化,现在在南京做生意,80多岁的爷爷虽然不识字,不知道什么明星,但是说到袁隆平,那也是耳熟能详,常在家说要感恩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

梁先生表示,袁隆平去世的时候他专门到长沙祭拜,之后每年袁隆平的忌日他都会到袁隆平墓地祭扫,以表达哀思和崇敬之情。

来源 | 极目新闻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院士的付出和贡献,人民不会忘记。

“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在湖南长沙袁隆平纪念园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

其中一束鲜花上这样写着——“长大学农,大有作为!袁爷爷,如今我也如愿上了长大,学的作物专业,我一定会大有作为,安好!”

袁隆平家人到墓园祭扫

表达心中思念

5月22日上午9时30分许,袁隆平的夫人邓则在亲友的搀扶下,来到墓园祭扫追思。

天空低沉,邓则在亲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袁老墓前,凝神盯着袁老墓前的照片与鲜花,诉说心中的思念。

在袁隆平墓地前,摆满了祭扫人员送上的鲜花,以示对袁隆平的缅怀。

侄子带着新鲜的枇杷祭奠袁隆平

5月22日上午8时30分许,袁隆平的侄子袁景辉来到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墓地,献上新鲜的枇杷祭奠叔叔袁隆平。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袁景辉打开一张报纸,拿出里面的枇杷,摆放在袁隆平先生的墓碑上。

“现在正是长沙吃五月新鲜枇杷的季节,特意带一把枇杷来,给叔叔尝尝鲜。”袁景辉告诉记者,他正在筹建袁隆平博物馆。

在袁隆平墓地周围,还插着30支向日葵。袁景辉表示,这是前天他来墓地时放置的向日葵,表达对叔叔的哀思。

来自重庆的袁姓族人再次到长沙缅怀袁老

5月22日上午8时许,来自重庆的袁华云先生,特意赶到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纪念园,缅怀去世的“杂交水稻之父”、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千古!”袁华云送上重庆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挽联。

袁华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是袁隆平先生的族人,目前在重庆从事超级杂交稻推广工作,每年袁隆平的忌日,他都会来墓地祭拜和缅怀,向袁隆平诉说未来的工作规划。

男子连续四年从南京赶到长沙纪念袁老

5月22日上午,32岁的梁先生手持菊花,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来到袁隆平墓地前祭扫,表达哀思。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这是梁先生第四年前来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纪念墓园祭扫。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也种植水稻。”梁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出生在黑龙江绥化,现在在南京做生意,80多岁的爷爷虽然不识字,不知道什么明星,但是说到袁隆平,那也是耳熟能详,常在家说要感恩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

梁先生表示,袁隆平去世的时候他专门到长沙祭拜,之后每年袁隆平的忌日他都会到袁隆平墓地祭扫,以表达哀思和崇敬之情。

来源 | 极目新闻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