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央社”5日报道,台内务部门拟推动台湾“中正路”改名,引发外界强烈反弹。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5日在会议中称,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行政机构并没有要全盘推动任何计划,这并非当前最重要的施政内容。有岛内网友评论表示,“开始踢皮球了……”

报道称,台内务部门为推动所谓“转型正义”,拟推中正路、经国路等改名,引发部分地方县市长反对。台行政机构发言人李慧芝5日在记者会上转述,卓荣泰在行政机构会议中称,道路命名或是更名应该是地方政府权责,地方政府跟民众都尚待沟通,行政机构没有要全盘推动的任何计划,这也非当前最重要施政内容。卓荣泰还称,希望各界无需进行关于更改路名的实质讨论。

对于卓荣泰的说法,有岛内网友批评称,“那就好好做事,不要天天在意识形态作祟”。

也有人质疑称,“开始踢皮球了……”“打脸了?还是发夹弯(意为突然改变政策主张或意见)?”

有网友认为此举是“发现行不通开始断尾的手法”。

还有网友称,“踢到铁板了,‘执政’无能,无耻”“又在演戏了,一个黑脸一个白脸!都你们自己在自导自演”。

据香港中评社此前报道,目前台湾共有316条“中正路”,若全面更名,涉及的不仅是路牌变更,还包括身份证、户籍数据、房产登记与公司营业地址等层面的调整。即使内务部门表示愿意提供每案10万元新台币的补助,但社会仍质疑是否足以应对实际所需。此外,大规模更名可能引发的行政成本与民怨,也成为政策推动的阻力。

中评社称,改路名“去蒋化”,事实上远不只“吃饱太闲”。这些年,民进党当局处心积虑,打着所谓“转型正义”的旗号,极力消除一切与两蒋相关的记忆,包括拆除蒋介石铜像,以及推动将各县市的“中正路”改名等,目的是树立新的“绿色威权”,走向“台独”,是“去中国化”计划的一环。文章认为,此次改名遭到强硬抵制,很可能最后失败。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中央社”5日报道,台内务部门拟推动台湾“中正路”改名,引发外界强烈反弹。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5日在会议中称,道路命名或更名是地方政府权责,行政机构并没有要全盘推动任何计划,这并非当前最重要的施政内容。有岛内网友评论表示,“开始踢皮球了……”

报道称,台内务部门为推动所谓“转型正义”,拟推中正路、经国路等改名,引发部分地方县市长反对。台行政机构发言人李慧芝5日在记者会上转述,卓荣泰在行政机构会议中称,道路命名或是更名应该是地方政府权责,地方政府跟民众都尚待沟通,行政机构没有要全盘推动的任何计划,这也非当前最重要施政内容。卓荣泰还称,希望各界无需进行关于更改路名的实质讨论。

对于卓荣泰的说法,有岛内网友批评称,“那就好好做事,不要天天在意识形态作祟”。

也有人质疑称,“开始踢皮球了……”“打脸了?还是发夹弯(意为突然改变政策主张或意见)?”

有网友认为此举是“发现行不通开始断尾的手法”。

还有网友称,“踢到铁板了,‘执政’无能,无耻”“又在演戏了,一个黑脸一个白脸!都你们自己在自导自演”。

据香港中评社此前报道,目前台湾共有316条“中正路”,若全面更名,涉及的不仅是路牌变更,还包括身份证、户籍数据、房产登记与公司营业地址等层面的调整。即使内务部门表示愿意提供每案10万元新台币的补助,但社会仍质疑是否足以应对实际所需。此外,大规模更名可能引发的行政成本与民怨,也成为政策推动的阻力。

中评社称,改路名“去蒋化”,事实上远不只“吃饱太闲”。这些年,民进党当局处心积虑,打着所谓“转型正义”的旗号,极力消除一切与两蒋相关的记忆,包括拆除蒋介石铜像,以及推动将各县市的“中正路”改名等,目的是树立新的“绿色威权”,走向“台独”,是“去中国化”计划的一环。文章认为,此次改名遭到强硬抵制,很可能最后失败。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