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安绮】1868年,还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读书的列宾在涅瓦河上第一次见到纤夫,萌生了创作这一主题的想法。五年后,他完成了享誉世界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经典之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画作被选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材,成为几代人接触西方现实主义艺术的启蒙之作。

时值“中俄文化年”之际,“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7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梳理这位巡回展览画派巨匠的艺术生涯,其中有《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是首次来华与中国观众见面,让观众一次性大饱眼福,领略大师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同时得到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展出有8个列宾重要作品的创作群组,揭示列宾如何从田野写生到巨制落成的全过程。其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群组,从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出发,展出纤夫肖像速写、场景素描、油画小稿等,让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这幅杰作的诞生历程,感受到列宾是如何从最初的构思,一步步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

根据中世纪史诗创作的《萨特阔》 (1876年)是列宾的留学汇报作品,为他赢得了“院士”称号,展现了他在巴黎时期多元的创作兴趣与艺术热情。

列宾,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是现实主义艺术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灿烂星辰。展览通过“河畔船歌:艺术之旅的开始”“广袤大地:现实主义的求索”“时代史诗:民族灵魂的光辉”“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全面揭示其创作中“理性与激情共生”的独特美学逻辑,真实呈现其笔下一个民族的觉醒与一个时代的温度,为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窗口。

列宾善于以肖像画为时代造像,他为其朋友、家人所创作的肖像画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与魅力。展览还以列宾所创作的同时代人物肖像为线索,配合特设的互动专区,邀观众一同走进艺术大师的“朋友圈”,见证绘画如何与文学、音乐共振,共塑民族精神的黄金时代。

列宾与托尔斯泰长达30年的友谊催生出多幅画像,1887年所作《列夫·托尔斯泰肖像》被认为是其中最杰出者,表现出这位“农民伯爵”和文坛巨匠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魅力。

“列宾与众多文艺界人士交往密切,绘画题材多样,同时作为巡回展览派代表,列宾的创作展现了俄罗斯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副馆长、策展人塔季扬娜·尤坚科娃在接受环球网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观众熟知列宾,许多中国画家曾在列宾美院求学,此次展览既是两种文化的对话,也能增进两国彼此的理解。

展览开幕恰逢暑假期间,国博也迎来了众多亲子观众。塔季扬娜·尤坚科娃特别为青少年观众推荐了一系列洋溢着家庭温馨氛围的作品,如列宾笔下头戴小帽、手执彩球、童趣可爱的女儿肖像,以及妻子与女儿田间散步的草图等。同时推荐大家可以从《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肖像》《意外归来》等作品中,领略列宾创作所展现的广阔艺术天地。

据悉,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11日。(完)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安绮】1868年,还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读书的列宾在涅瓦河上第一次见到纤夫,萌生了创作这一主题的想法。五年后,他完成了享誉世界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经典之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画作被选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材,成为几代人接触西方现实主义艺术的启蒙之作。

时值“中俄文化年”之际,“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7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梳理这位巡回展览画派巨匠的艺术生涯,其中有《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是首次来华与中国观众见面,让观众一次性大饱眼福,领略大师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同时得到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展出有8个列宾重要作品的创作群组,揭示列宾如何从田野写生到巨制落成的全过程。其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群组,从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出发,展出纤夫肖像速写、场景素描、油画小稿等,让观众有机会深入了解这幅杰作的诞生历程,感受到列宾是如何从最初的构思,一步步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震撼世界的艺术作品。

根据中世纪史诗创作的《萨特阔》 (1876年)是列宾的留学汇报作品,为他赢得了“院士”称号,展现了他在巴黎时期多元的创作兴趣与艺术热情。

列宾,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是现实主义艺术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灿烂星辰。展览通过“河畔船歌:艺术之旅的开始”“广袤大地:现实主义的求索”“时代史诗:民族灵魂的光辉”“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全面揭示其创作中“理性与激情共生”的独特美学逻辑,真实呈现其笔下一个民族的觉醒与一个时代的温度,为观众打开一扇理解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窗口。

列宾善于以肖像画为时代造像,他为其朋友、家人所创作的肖像画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与魅力。展览还以列宾所创作的同时代人物肖像为线索,配合特设的互动专区,邀观众一同走进艺术大师的“朋友圈”,见证绘画如何与文学、音乐共振,共塑民族精神的黄金时代。

列宾与托尔斯泰长达30年的友谊催生出多幅画像,1887年所作《列夫·托尔斯泰肖像》被认为是其中最杰出者,表现出这位“农民伯爵”和文坛巨匠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魅力。

“列宾与众多文艺界人士交往密切,绘画题材多样,同时作为巡回展览派代表,列宾的创作展现了俄罗斯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副馆长、策展人塔季扬娜·尤坚科娃在接受环球网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观众熟知列宾,许多中国画家曾在列宾美院求学,此次展览既是两种文化的对话,也能增进两国彼此的理解。

展览开幕恰逢暑假期间,国博也迎来了众多亲子观众。塔季扬娜·尤坚科娃特别为青少年观众推荐了一系列洋溢着家庭温馨氛围的作品,如列宾笔下头戴小帽、手执彩球、童趣可爱的女儿肖像,以及妻子与女儿田间散步的草图等。同时推荐大家可以从《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特列季亚科夫肖像》《意外归来》等作品中,领略列宾创作所展现的广阔艺术天地。

据悉,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11日。(完)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