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将于2025年9月8日至10日举办“亚洲数字健康峰会2025”。届时将邀请全球医疗行业专家、产业创新代表、投资人、政策制定者等齐聚港城大,围绕亚洲乃至全球数字健康的未来开展话题讨论。
本次峰会由港城大及其数码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cine, IDM)共同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联合举办。峰会规模空前,议题将涵盖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生物技术创新、健康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与医疗伦理、初创企业培育、投资人观察等多个方向,共同探讨数字健康的最新进展。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及大学杰出教授梅彦昌表示:“本次峰会为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和医疗从业者搭建了一个独特的交流平台,大家将共同分享观点,探讨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老年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除港城大的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专家外,峰会演讲嘉宾还包括剑桥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加坡国立大学、DEFTA Partners、斯坦福大学、阿斯利康及华为等机构代表。
与会嘉宾普遍关注当前全球社会与健康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并一致认为科技有望为此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正如大会的一场圆桌论坛将聚焦生物技术在数字健康中的作用,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融入医疗服务,并深入交流相关伦理与监管问题。
港城大高级副校长(创新与企业)杨梦甦教授指出:“生物技术利用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推动研发过程;数字健康则借助数字技术改善健康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联合国数据显示,亚洲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口,未来几十年这一数字将大幅上升。在这一人口结构急剧转变的背景下,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从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到AI诊断,数字技术正在不断开拓老年护理新领域,提升生活质量。
为深化交流与知识共享,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何鼎教授将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探讨数字健康如何为“数字长寿医学”奠定基础。
健康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同样是讨论重点。港城大计算学院院长汪建平教授将主持名为“释放健康数据潜能”的专题讨论,并主持另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研讨会。斯坦福大学数字健康中心副主任、预防心脏病学专家Fatima Rodriguez教授将作为嘉宾分享相关见解。
创新与资本正在成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剑桥大学副校长Mark Welland先生将发表题为“创新科学推动技术应用与经济增长”的演讲。DEFTA Partner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原丈人先生将阐述如何构建以科技驱动的产业,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培育健康且受良好教育的全球中产阶级。
在商业层面,峰会还将邀请多位专家探讨数字健康的行业前景。Anna Kudryavtseva女士将分享其在医疗数字化转型战略、医院管理咨询、医疗体系优化及人口健康项目上的经验。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女士将聚焦数字健康生态,探讨如何通过合作、科研伙伴关系和数据共享,加速数字健康领域的创新。
此外,“数字健康初创企业展示”将成为峰会亮点之一。多家由港城大“HK Tech 300”旗舰创新创业计划支持的初创企业将现场展示其数字健康相关成果,分享从创意到落地的发展历程,回顾成功与挑战,并介绍“HK Tech 300”如何助力企业成长、实现共同愿景。
【广告】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