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首个中国参与创建、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再一次回到中国——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7年前,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在中国青岛举办。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的精辟论述视野宏阔:“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儒家的“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谐、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思辨回应时代之问,彰显东方智慧;“上海精神”穿越时光,辉映海河之滨。《时政微观察》从习近平主席引用的古语,带你读懂“上合力量”。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习近平主席常常将不断壮大的上合组织形容为一个“大家庭”。

2024年7月4日,一张大合影记录下“上合大家庭”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的珍贵瞬间——

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观察员国领导人、主席国客人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及多边机制负责人,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独立宫并肩而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峰会上指出,“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共商大计,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本组织理念广受欢迎,成员国的朋友遍布天下。”

2001年6月15日,黄浦江畔,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诞生。

24年来,从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26个国家组成的“上合大家庭”,上合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犹如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上合组织前进的方向。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结出硕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今年7月15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说。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历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为所有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共同繁荣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我们要坚守初心,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守望相助,相互成就,共同把稳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向,将本组织打造成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依托”……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的灵魂和根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弘扬“上海精神”,有助于在“上合大家庭”中凝聚团结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进而推动这一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此次上合峰会举办地天津素有“河海要冲”之称。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在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的天津港集散,使天津成为大量中欧(中亚)班列的“始发站”、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通合作,是区域互联互通的生动写照。

2024年途经上合组织国家的中欧班列达1.9万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稳步上升,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面对中亚国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已在运营及正在建设的多条“交通走廊”,打通了这些国家的出海通道与贸易之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2016年上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在去年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本组织伙伴团结协作,同更多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携手并进,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更加光明可期。”

中国是“上海精神”的首倡者,更是弘扬“上海精神”的行动派。接任上合组织2024至2025年度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举办100多项会议和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主席国口号。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多年来,一份份务实合作文件,凝聚着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识,并转化为一个个脚踏实地的行动。

天津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民齐者强。”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最终掌握在本组织各国人民手中。我们要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本组织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大多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作为古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延续与升华,上合组织汇聚了丰富的文明形态和广泛的文化互动场景,成为开展文明互鉴、和平共处、对话合作的重要舞台。

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等,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习近平主席在历届上合峰会中提出的建议和主张迅速铺展开来,上合人文交流内容不断丰富,民间交往日益活跃。在此背景下,加之贸易往来的助推,生动的上合人文故事不断上演。

今年7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为上合组织擘画共同发展、相知相亲的美好蓝图——“对接成员国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回应人民对富足美满生活的期待;便利人员往来、促进民间交流,多举办体现各国特色的人文活动,回应人民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期待。”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专题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主流媒体启播;中国、俄罗斯、蒙古国、沙特阿拉伯、亚美尼亚共同制作的动画片《我们的合奏》等影片受到多国观众喜爱;鲁班工坊已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落地生根……更多人文交流互鉴,让上合组织国家的民众愈发相知相近。

通过文明对话推动各自文明的传承创新,促进思想、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上合大家庭”共育上合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上合大家庭”在海河之滨再聚首,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深化合作的行动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天津峰会,定将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上合力量”。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杨彩云

编辑丨江雨航 程昱 张亚楠

首个中国参与创建、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再一次回到中国——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7年前,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在中国青岛举办。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的精辟论述视野宏阔:“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儒家的“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谐、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思辨回应时代之问,彰显东方智慧;“上海精神”穿越时光,辉映海河之滨。《时政微观察》从习近平主席引用的古语,带你读懂“上合力量”。

“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习近平主席常常将不断壮大的上合组织形容为一个“大家庭”。

2024年7月4日,一张大合影记录下“上合大家庭”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的珍贵瞬间——

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观察员国领导人、主席国客人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及多边机制负责人,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独立宫并肩而立。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峰会上指出,“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共商大计,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本组织理念广受欢迎,成员国的朋友遍布天下。”

2001年6月15日,黄浦江畔,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诞生。

24年来,从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26个国家组成的“上合大家庭”,上合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犹如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上合组织前进的方向。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员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结出硕果,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今年7月15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说。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历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价值,为所有致力于睦邻友好和共同繁荣的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我们要坚守初心,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守望相助,相互成就,共同把稳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方向,将本组织打造成为成员国实现共同繁荣振兴的可靠依托”……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的灵魂和根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弘扬“上海精神”,有助于在“上合大家庭”中凝聚团结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进而推动这一组织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此次上合峰会举办地天津素有“河海要冲”之称。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在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的天津港集散,使天津成为大量中欧(中亚)班列的“始发站”、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通合作,是区域互联互通的生动写照。

2024年途经上合组织国家的中欧班列达1.9万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稳步上升,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面对中亚国家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已在运营及正在建设的多条“交通走廊”,打通了这些国家的出海通道与贸易之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2016年上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在去年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本组织伙伴团结协作,同更多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携手并进,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更加光明可期。”

中国是“上海精神”的首倡者,更是弘扬“上海精神”的行动派。接任上合组织2024至2025年度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举办100多项会议和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的主席国口号。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多年来,一份份务实合作文件,凝聚着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识,并转化为一个个脚踏实地的行动。

天津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通过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一系列成果文件,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民齐者强。”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最终掌握在本组织各国人民手中。我们要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本组织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大多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作为古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延续与升华,上合组织汇聚了丰富的文明形态和广泛的文化互动场景,成为开展文明互鉴、和平共处、对话合作的重要舞台。

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等,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习近平主席在历届上合峰会中提出的建议和主张迅速铺展开来,上合人文交流内容不断丰富,民间交往日益活跃。在此背景下,加之贸易往来的助推,生动的上合人文故事不断上演。

今年7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时,为上合组织擘画共同发展、相知相亲的美好蓝图——“对接成员国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回应人民对富足美满生活的期待;便利人员往来、促进民间交流,多举办体现各国特色的人文活动,回应人民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期待。”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专题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主流媒体启播;中国、俄罗斯、蒙古国、沙特阿拉伯、亚美尼亚共同制作的动画片《我们的合奏》等影片受到多国观众喜爱;鲁班工坊已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落地生根……更多人文交流互鉴,让上合组织国家的民众愈发相知相近。

通过文明对话推动各自文明的传承创新,促进思想、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上合大家庭”共育上合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上合大家庭”在海河之滨再聚首,做“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深化合作的行动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天津峰会,定将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上合力量”。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杨彩云

编辑丨江雨航 程昱 张亚楠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