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来临,儿童回归校园集体生活,教室等密闭空间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风险攀升,儿童呼吸健康成家庭关注焦点。儿童呼吸科专家鲍一笑教授围绕呼吸道疾病预防、常见病症应对、家庭雾化使用等关键问题,给出专业指导。
鲍一笑教授表示,开学后儿童呼吸道疾病交叉感染风险升高,与人员接触频繁、天气转凉后病毒性疾病增多有关。科学预防需从“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和 “减少病源接触”两方面着手。增强抵抗力方面一是保证孩子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与良好心情,为免疫功能发育提供支撑;二是通过疫苗接种强化针对性免疫,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外,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应对病毒变异。疾病流行季节,让孩子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病源经口鼻侵入;家庭与教室每日开窗通风,降低密闭空间病源浓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居家隔离,避免带病上学,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不过,一定程度的感染可帮助儿童增强免疫功能,家长无需过度焦虑,病毒性感染通常 1 周左右可凭自身免疫逐渐恢复。
针对哮喘、肺炎等常见儿童呼吸疾病,鲍一笑教授强调预防各有侧重。哮喘作为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基础炎症,同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毛等过敏源,保持家居清洁,减少霉菌滋生,还要规避气候突变、剧烈运动、烟雾刺激等诱发因素。肺炎预防需重视上呼吸道感染防控,避免病原体向下蔓延,同时保证孩子蛋白质与维生素 A 摄入,维护呼吸道黏膜健康。
过敏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预防原理有相通之处,均需关注“体质”与“外界诱因”。过敏性疾病关键在于调节过敏体质,可在不引发严重症状的前提下适当接触过敏源,帮助身体建立耐受,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部分益生菌也能辅助调节过敏状态;同时要针对性规避过敏源,如北方9月花粉季外出佩戴口罩,南方地区注意室内除螨,食物过敏需个体化判断,仅回避已明确致敏的食物,避免盲目忌口。
鲍一笑教授指出,开学季儿童需重点关注感染性与过敏性两大类呼吸道疾病,以及支气管扩张、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等少见疾病。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流感、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常见。预防需提前接种相关疫苗,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教室每日开窗通风;孩子出现症状及时居家隔离,症状加重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过敏性呼吸道疾病方面,9月北方进入花粉季,南方室内尘螨、霉菌活跃,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预防需规避过敏源,规范用药,如哮喘患儿坚持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过敏性鼻炎患儿在医生指导下用鼻用激素或抗组胺药。 其他少见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等发病率低,但感染后易加重病情,需格外注意预防感染,出现感染症状立即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