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2025第21届中国火锅产业大会”在重庆召开,江西本土品牌季季红火锅入选“2024年度中国火锅TOP100”,据悉,这已是该品牌连续第八年获此殊荣。同时,季季红火锅品牌总监刘胤吉在本次产业大会上分享《效率革命与场景创新,季季红的省钱美学》,深度剖析这家深耕江西25年的火锅品牌是如何从区域走向全国视野的运营逻辑。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季季红对区域市场的长期深耕与精准布局。季季红以25年时间深耕江西市场,始终秉持“让每个人都能尽兴地吃上季季红火锅”的品牌使命,478家直营门店构建起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100个县的“3公里效率网”。这一布局不仅实现了从城市核心区到县域、乡镇的全域触达,更依托高度密集的门店网络形成了高效的运营体系。从每一家新增的门店中系统性摊薄食材损耗、物流、采购、运营、培训、设备维修等隐性成本。再通过科学选址与差异化门店模型,季季红成功将后厨成本降低20%、配送成本下降5%,顾客平均排队时间减少10分钟。这一区域深耕策略在提升品牌渗透率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下沉市场的高效经营范式,持续实现“让更多人吃得尽兴”的初心承诺。
供应链革命:以短链直采打造“质价比”核心竞争力
在完善门店网络的同时,季季红更通过供应链革命夯实品质根基。依托于江西“好山好水好食材”的自然馈赠,构建覆盖多品类的源头直采体系,实现80%鲜蔬食材的自主供应。通过推行“田间到餐桌”的短链模式,剔除传统中间环节,在保障菜品稳定与安全的同时,实现成本较行业平均降低8%。以广受欢迎的牛蛙为例,季季红坚持与合作伙伴有效协同,历时三年建立起无抗生素、定点定量养殖的透明供应链,坚持每日冷链直达、门店现杀,半斤规格的牛蛙仅售13元,集中体现了其品控与成本控制的系统能力。此外,28元的澳洲雪花和牛一个月售卖26万份,1元的润田翠矿泉水几乎是小卖店都要来批发的进价,25年来20款免费调料等“高质价比”策略,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极致价值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季季红还邀请萨莉亚前总裁堀埜一成担任顾问,共同推进“最佳门店模型”优化,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终端消费体验的整体跃升。
场景创新:用文化与情感连接年轻消费群体
如果效率革命是“满足顾客的理性需求”,那么场景创新则是“激活顾客的感性需求”。季季红深刻理解新消费时代的脉搏,将门店从单一的用餐空间革新为承载文化与情感体验的年轻力聚集地。品牌打破传统餐饮的边界,通过持续推出“季季粉”、“季季黄”、“季季蓝”等颜色主题店,融合洛丽塔、COSPLAY、国潮汉风等文化元素,使每一家门店成为一个可传播、可打卡的社交符号,让不同的店搭配顾客不同的心情。
2025年9月15日,第十代创新主题门店——“汉火锅文化体验店”正式亮相,通过复刻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火锅,将西汉“钟鸣鼎食”之礼融入现代消费场景,实现品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度赋能。这一切场景创新的本质,是季季红以文化为媒介、以空间为舞台,与年轻人建立深层情感链接的战略实践,真正让火锅店成为Z世代的社交货币和情感据点。
红粉共创:以节日为桥梁构建品牌与顾客的共同记忆
季季红打破传统餐饮营销中“节即促销”的单一逻辑,将“造节”升华为一场与用户共同创作的情感实践。自六年前起,品牌将七夕打造为专属“红粉节”,不以销售为导向,而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仪式感与情感记忆。这一选择背后,是对当代年轻人排斥过度商业化、渴望真实联结的深刻洞察。六年来,红粉节已累计超10万对情侣参与,今年更是突破性邀请19对忠实粉丝举办集体婚礼,将品牌角色从餐饮提供者转变为用户人生的见证者和陪伴者。红粉节由此超越了普通品牌活动,成为一条牢固的情感纽带,持续构建一个有认同感、有归属感的品牌共同体,真正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的价值共创与情感共融。
从供应链增效到文化场景构建,从覆盖全省到连续八年跻身全国TOP100,季季红火锅正以“效率+创新”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区域餐饮企业的成长路径。而其背后所体现的——深耕本地、拥抱年轻、文化赋能——或将成为餐饮行业向好发展的又一参考范式。
【广告】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