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学者新近发表一项成果,揭示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及其周围行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征。这一研究对人类深入了解行星的宜居性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它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约4.22光年,也是目前发现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与太阳这样的单一恒星不同,比邻星附近还有两颗相隔很近的恒星,它们与比邻星组成一个“三星系统”。

此前,天文学家已经在比邻星周围发现一颗1.3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1.2天的行星比邻星b(Proxima b),并推测可能存在另一颗轨道周期200多天的比邻星c(Proxima c)。这些行星可能处于宜居区内,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强烈关注。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比邻星周围存在两颗行星的情况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比邻星b公转轨道的半长轴在0.02至0.1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等于日地平均距离)之间,轨道偏心率上限为0.4,而比邻星c的偏心率上限为0.65。两颗行星公转平面不重合时,其轨道夹角小于50度。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总计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仅仅在浩瀚的银河系内,就可能存在100亿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它们和地球一样,处于中央恒星的宜居带内。

“而行星的演化特征、宜居条件,与它们的轨道特性关系密切。深入研究比邻星系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性,不仅对探究其周围行星是否具备生存条件极为关键,也为后续其他系外行星的观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季江徽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学者新近发表一项成果,揭示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及其周围行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征。这一研究对人类深入了解行星的宜居性以及行星系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它位于半人马座,距离地球约4.22光年,也是目前发现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与太阳这样的单一恒星不同,比邻星附近还有两颗相隔很近的恒星,它们与比邻星组成一个“三星系统”。

此前,天文学家已经在比邻星周围发现一颗1.3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1.2天的行星比邻星b(Proxima b),并推测可能存在另一颗轨道周期200多天的比邻星c(Proxima c)。这些行星可能处于宜居区内,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强烈关注。

此次,研究团队利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比邻星周围存在两颗行星的情况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比邻星b公转轨道的半长轴在0.02至0.1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等于日地平均距离)之间,轨道偏心率上限为0.4,而比邻星c的偏心率上限为0.65。两颗行星公转平面不重合时,其轨道夹角小于50度。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总计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仅仅在浩瀚的银河系内,就可能存在100亿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它们和地球一样,处于中央恒星的宜居带内。

“而行星的演化特征、宜居条件,与它们的轨道特性关系密切。深入研究比邻星系统的动力学和轨道特性,不仅对探究其周围行星是否具备生存条件极为关键,也为后续其他系外行星的观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季江徽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