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常万全防长访美受到热情款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9日,美国美中印研究所主任丹·斯坦伯克在香港“中美聚焦”网站撰文,提醒美国人要克制“妖魔化中国的需求”。斯坦伯克说,民调显示,尽管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但大部分美国人视中国为友善国家,而一些美国人不这么看,他们的论调包括“从毒食品到毒玩具,中国龙危险的出口正在伤害甚至杀死美国人”,“中国公司破坏了美国制造业”等,这些可笑说法反映出少数人碎片化的担心,以及他们共同的需求——妖魔化中国。

当下,中美关系正是在各自国内各种复杂情绪的共同作用下缓缓地探路。伦敦大学国际政治学者帕多斯对《环球时报》说,越是这样,相互信任对中美两国而言越显得珍贵。他认为中国防长去华盛顿应给美国人更多的信心,那就是中国不想打仗 但也不怕打仗,中国愿意帮助美国减轻国际安全重担,即便不能成为北约式盟友,也可以成为太平洋地区的互助伙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问题学者李明江1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中美防长会面意义重大,“习奥庄园会晤”时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中美两军的交流,除中美共同关心的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外,朝核问题、东海、南海等地区热点问题甚至对台军售、网络安全等敏感议题此次防长会晤都会涉及。

李明江表示,所有中美双方谈论的议题都有助于减少战略互疑。他认为,美方一直敦促中方增加军事透明度,中国会在“感觉到舒适”的前提下回应美方的疑虑;而中国方面也需要美方解释在菲律宾等国增加军事轮换、军事演习的目的。李明江称,“地区热点问题反映了中美在安全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双方会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对方的关切”,“未来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能不能就争议问题达成共识,互相了解并遵守对方在地区安全方面的‘红线’。”

【环球时报驻美、日、韩、德、英、加拿大记者 萧达 刘军国 王刚 青木 纪双城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胡锦洋 魏莱 陈一 候涛 柳玉鹏】

【常万全防长访美受到热情款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9日,美国美中印研究所主任丹·斯坦伯克在香港“中美聚焦”网站撰文,提醒美国人要克制“妖魔化中国的需求”。斯坦伯克说,民调显示,尽管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但大部分美国人视中国为友善国家,而一些美国人不这么看,他们的论调包括“从毒食品到毒玩具,中国龙危险的出口正在伤害甚至杀死美国人”,“中国公司破坏了美国制造业”等,这些可笑说法反映出少数人碎片化的担心,以及他们共同的需求——妖魔化中国。

当下,中美关系正是在各自国内各种复杂情绪的共同作用下缓缓地探路。伦敦大学国际政治学者帕多斯对《环球时报》说,越是这样,相互信任对中美两国而言越显得珍贵。他认为中国防长去华盛顿应给美国人更多的信心,那就是中国不想打仗 但也不怕打仗,中国愿意帮助美国减轻国际安全重担,即便不能成为北约式盟友,也可以成为太平洋地区的互助伙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问题学者李明江1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中美防长会面意义重大,“习奥庄园会晤”时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中美两军的交流,除中美共同关心的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外,朝核问题、东海、南海等地区热点问题甚至对台军售、网络安全等敏感议题此次防长会晤都会涉及。

李明江表示,所有中美双方谈论的议题都有助于减少战略互疑。他认为,美方一直敦促中方增加军事透明度,中国会在“感觉到舒适”的前提下回应美方的疑虑;而中国方面也需要美方解释在菲律宾等国增加军事轮换、军事演习的目的。李明江称,“地区热点问题反映了中美在安全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双方会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对方的关切”,“未来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能不能就争议问题达成共识,互相了解并遵守对方在地区安全方面的‘红线’。”

【环球时报驻美、日、韩、德、英、加拿大记者 萧达 刘军国 王刚 青木 纪双城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胡锦洋 魏莱 陈一 候涛 柳玉鹏】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