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大多数厂商一样,苹果在MacBook产品逐渐成为主流之后也对其产品进行一年一度更新,在2013年我们也同样迎来了MacBook全线新品。不过毕竟今年苹果在电脑方面的更新重心在筒形Mac Pro上,这样的产品更新节奏也是苹果之所以叫苹果而不叫“其他厂商”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全线产品胡乱设计一下外观装上硬件就上市的做法,苹果更希望将每一次创新设计都做到最好,对苹果来说将所有产品线的产品模具和功能概念全部重新设计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对用户体验不负责任的。也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在MacBook新产品外观方面我们似乎没有找到更多创新点。
随着上游厂商英特尔在6月发布最新Haswell处理器,MacBook Air也迎来了重要升级,这台送测的2013款13英寸MacBook Air在硬件方面搭载了Haswell的i5-4250U低压处理器、256GB SSD和4GB内存。全部11和13英寸的新款MacBook Air都是以128GB SSD起配的,相比旧版11英寸的64GB版本显得实用了太多,这意味着即使是花最少的钱购买最低配的Air,它也不再会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了。那么除了第一印象之外,新的MacBook Air还有哪些内在,又有哪些不足,相比来势汹汹的超极本新Air值不值得购买呢?相信这些问题你都将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外观设计

在外观设计方面,想必大家已经对Air系列产品很熟悉了。新的Air在模具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旧保持着Air系列经典的楔形设计,机身采用铝合金一体切削工艺,Air系列给人一贯的不俗品质感没有任何改变。同样是8-9K价位的笔记本产品,Air拿在手里你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对它怜惜起来,而其他品牌的产品就很难让你有这种在外观上就被打动的感觉。
2013款新MacBook Air在机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325mm×227mm×3-17mm,重量为1.35kg,这与前作13英寸版的尺寸和重量完全相同。这样的重量表现对用户来说几乎是毫无压力的,即使是面对目前势头正盛的超极本Air也毫不示弱。
屏幕显示

在屏幕的配置方面,新款MacBook Air继续着比Pro产品低一档的定位,11英寸版Air采用1366×768分辨率和13英寸版则为1440×900,屏幕材质仅为TN材质。不得不说在屏幕方面相比同门兄弟MacBook Pro,Air的屏幕表现实在寒酸了许多,与前作和爷爷辈儿的大前作相比没有任何提升。
相比高分辨率屏幕对Windows系统缩放干扰进而对用户使用体验造成的障碍来说,实际上苹果OS X升级屏幕像素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系统设定了等比缩放,增加屏幕像素只会对屏幕的细腻程度起到帮助,而不会改变图标和菜单的显示大小,如果说Windows笔记本屏幕的像素更新速度慢其实都是可以容忍的,搭载OS X的MacBook Air仅有如此表现绝对是令人失望的。
相信Air的屏幕绝对是那些对屏幕显示效果要求甚高的用户所不能容忍的,2013款Air没有更新屏幕的显示效果实在让人有些失望,毕竟果粉们从上一代Air推出之前就开始期盼着Air能对屏幕有所升级,早在2011款MacBook Air上市的时候,屏幕的显示水品就已经跟现在完全一样了,然而又经历两代产品依旧没有改观。即便没有上到1080p全高清改为采用IPS材质也好歹是个心理安慰,不提供标配至少也可以给用户选配的机会,笔者认为在这点上苹果还是有些欠考虑。继续支持16级背光调节是2013新款Air屏幕带给我们唯一的“礼物”。
细节体验

苹果的键盘使用体验一直是在超轻薄笔电产品中最好的之一,2013年新款MacBook Air依旧保持了前作良好的操作体验,键帽的触感和软硬度适中,键帽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变化,对于用习惯了老款的用户这应该是个好消息。当然Air是一款超轻薄产品,所有超轻薄产品都会面临键程偏短的问题,Air也不能幸免逃离。
另外在键盘方面最值得分享的就是苹果独有的16级背光调节(如果完全关闭状态算一级那么是17级),虽然目前许多厂商的笔记本产品都配备了键盘背光,但是真正支持到16级背光调节的还真是苹果独一份,甭管实用性有多少,提供给用户更多选择的空间总是没错的。在用户常会用到的大小写按键上,苹果依旧保持在键帽上提供绿色小圆点的设计,视觉上与电源插头以及摄像头指示灯相互呼应,实用体验非常不错。

在键盘功能按键的设计上,新款Air也完全参照了前作的设计,为用户提供多种常用的快捷呼出以及调节功能。其中包括了屏幕亮度调节、代替三指操作的多屏内容切换、所有程序列表、键盘背光亮度调节、播放快捷键、音量快捷键以及电源开关键,使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另外有许多人喜欢吐槽苹果改变了位置集成到键盘右上角的电源开关,他们表示容易误触,实际上笔者倒不这么认为。一方面在右上角的位置如果非要说容易误触实在有些牵强,另一方面即使按下了电源按键,屏幕也会弹出相关的提示而并不会如Windows一样立即睡眠或关闭,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存在什么意外的可能。笔者倒是认为如果真的把电源键单拿出来设计在离机身边框很近的部位才真的是容易误触,想想平时我们拿笔记本的时候是不是总会握持机身边框?相比之下应该还是将电源键吸收到键盘布局中更好一些。
在触控板的设计上,苹果依旧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超大的触控区域也是在目前的超轻薄笔记本产品中并不多见的,较大的触控面积让用户可以自如的施展苹果为用户提供的多种手势操作,从单指操作到最多4指动作,用户依托OS X利用触控板可实现的功能超过任何其他系统笔记本,操作的流畅度和页面滑动感觉也是其他产品达不到的。可以说如果在触控板实际按键感受上苹果MacBook Air算是一流的,那么触控板的使用效率和配合系统带来的舒适体验就是超一流的。许多土豪乡村帅买来MacBook产品安装Windows系统或配备虚拟机使用的做法在果粉看来是不能容忍的,虽然情绪略极端态度略愤青,但是静心体会产品本身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对的,不使用OS X系统的MacBook少了流畅的触控体验,带着鼠标会少太多移动使用的乐趣。当然触控板唯一的问题与键盘一样:0创新!
机身接口设计

在接口方面,一向不是走极致简洁路线风格的苹果产品所擅长的,尤其是超轻薄的MacBook Air产品,有些厂商在做超轻薄产品的时候思路是为用户提供尽可能齐全的接口(比如当年的东芝Z830),力求为用户提供最为实用的体验。而苹果作为科技企业中最注重艺术性和设计感的公司,设计公司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公司考虑的不单单是实用问题,实际上实现极致简洁就需要有所取舍,这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苹果取消了一切会影响到机身厚度的大尺寸接口,这也是Air如此简洁惊艳的原因之一。

与前作相比,新的MacBook Air在接口的设计上也没有值得称道之处,没有任何变化。在机身左侧依然集成的是USB3.0接口、音频输入输出一体化接口以及MagSafe2吸附式电源接口。而在机身右侧集成有USB3.0接口、SD卡槽以及目前仍然看不到普及希望的Thunderbolt雷电接口。

在机身的设计上唯一的变化来自机身左侧的麦克风设计,上一代MacBook Air的麦克采用与摄像头指示灯一样的激光雕刻工艺,是密集的小孔组成的单麦克设计,而2013款新MacBook Air则采用了双麦克设计,同时两个麦克的通音孔改为两个小圆点,看上去依旧简洁,从苹果所宣传的功能上说采集的声音质量可以达到更好的水准。而实际使用QQ Mac版视频的情况是声音质量提升并不明显,而且在移动使用的情况下视频用户依旧很容易触碰到麦克的位置造成噪音,实际体验一般。
内部做工


机身在外部的变化少的可怜,但是在内部的设计构造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变化的,组件更轻量化。其中SSD的面积看上去更小,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数据传输效率,在后面测详细测试当中我们将对这款三星SSD进行读写测试。另外从内部来看在机身前端仍然是四组电池组件,主要部件集中在机身的后端,如今的超轻薄本都采用这般设计,为的就是发热不影响用户体验,不仅如此普通家用本也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变化和努力,当年苹果也是发热组件后置化设计的领先者如今在这方面的设计优势也逐渐被赶超。
声音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Air依旧保持采用腔体扬声器的设计,这在目前的超轻薄本中仍然是不多见的,相比某些厂商用1块钱一个的扬声器部件苹果显然厚度许多,这不但需要厂商设计产品的时候考虑周全将产品的集成化程度提高才可以做到,更需要厂商有业界良心,在这点上苹果值得其他厂商借鉴学习。总体来讲Air的声音表现让人不得不称赞一番,可以说在超轻薄本中Air的声音表现是首屈一指的。在笔者播放的王若琳的《偿还》和Buddy Holly的《Words of Love》过程中,扬声器对声音的还原非常到位,声音富有层次感,歌曲情绪饱满,整体表现非常不错。在播放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这样的摇滚音乐的时候,虽然显得声音略微单薄,低频量感和下潜也不足,但是整体并不涣散,依然能够体会出音乐的完整形态,Kurt嘶哑干涩的嗓音也听的一清二楚,不得不说Air能拥有这样的表现已然非常难得。
系统体验

2013款MacBook Air出厂预装的是OS X Moutain Lion 10.8.4版本系统,由于与中国多家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山狮系统表现出前所未有有的本土化情怀,中国用户在使用山狮系统的时候可以方便的进行分享操作,将需要的内容分享到新浪微博、优酷和土豆视频,使用本土化的QQ、163、126邮箱也变得更加方便,Safari也首次将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集成为内置服务商选项。这一切针对中国地区的本土优化对用户来说都是十分贴心的。
另外iCould和iMessage不再独立存在,被集成到新版的山狮系统中。iMessage对于已经拥有iPhone和iPad的用户说是非常便利的工具,尤其是使用苹果设备的亲人之间沟通将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实际点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绕过移动运营商发送信息也更加节约资费。
iCould的整合让用户可以在Air和其他苹果设备之间保持实时更新的状态,集成到系统中使用更加便利,用户登录一次Apple ID就可以永远获取最新版本文档,实现随时随地的更新。
另外仿造iPhone上成功的案例,苹果在新开发的Moutain Lion系统中集成了消息通知栏,用以通知一些客户端的消息,对用户来说这个功能非常方便。而且消息栏不会停顿太久,当停留几秒之后就会自动隐去不会对用户使用的流畅性造成严重打断。用户可以用户三指向左滑动呼出全部的消息栏,做消息的全局控制。
不过如果你更关注苹果最新推出的OS X Mavericks系统的话,可就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了。相比OS X Moutain Lion,秋季将要发布的新系统会增加更多的新功能,集成的iBooks、整合地图应用、双Dock多屏输出、Finder浏览增加标签页等一系列功能,当然按照苹果的一贯套路如果不是预装版本,推出更新系统是一定会收费,128块大洋您还是要准备好的。
性能测试

实际上2013新款MacBook Air最大的看点还是来自于硬件方面的提升,2013款MacBook Air搭载最新的Haswell i5-4250U低压处理器,虽然这款处理器的整体性能可能相比前代产品并没有多明显的提升,但是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搭载的HD 5000锐炬核心显卡,HD 5000的整体性能相比HD 4000就不是提高一星半点那么简单了。简单的说HD 5000已经完全有资格秒杀600M系列的低端独显,并且是超过不是以往升级后的接近,有了HD 5000,如GT 610M、GT 620M这般入门级独显差不多可以直接可以入土了。
除此之外新的MacBook Air在硬盘的搭配上也有升级的体现,最高支持用户选配512GB SSD,11英寸版MacBook Air也放弃了配备着实不太实用的64GB SSD,在存储方面的性能和实用性大增,使得使用MacBook Air不再成为一件很鸡肋的事儿。那么新的硬件配置到底性能如何呢?下面我们就对2013款MacBook Air的主要硬件进行一番测试。
在主要部件的性能测试中我们采用GeekBench这个应用广泛可以跨平台使用的软件,在测试中得到新MacBook Air的整数运算能力达到4094分,浮点运算达到7789分,实际上这两项来自于对CPU的测试,不算高的分数也说明了新Haswell处理器尤其是这款默认主频仅有1.3GHz的i5-4250U低压处理器性能并没有惊人表现,而后两项测试内存表现和内存的总带宽相比前作机型提升较为明显,分别达到了5455分和5887分。
硬盘读写测试

在硬盘的性能方面,2013款Air提升非常之明显,这也是发布会上介绍新款Air着重描述的一个功能,苹果官方宣称新的SSD组件能够让新款Air读写效率提高45%左右,通过测试我们不难看到实际上苹果对45%的数值估计依旧很保守,实际的提升更加可观。Disk Speed Test是一款在OS X上功能强大的测试软件,通过Disk Speed Test的实测,2013款MacBook Air的理论读取速度达到了惊人的729.1MB/s,写入速率也有671.7MB/s。这个成绩可以说相当抢眼,完全打消了之前看到机身内部尺寸变小的SSD的时候内心对读写速率的顾忌,要知道市场上大部分2.5英寸标准尺寸的SSD都未必能有如此好的表现。除了理论数据支持之外,在开关机速度方面和程序打开的等待时间上,新款Air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用户来说实际意义更大一些。
发热情况
虽然Haswell在处理性能的上的提升有限,但是得益于全新工艺,将功耗控制在更低的范畴,新MacBook Air拥有非常不错的散热表现,在普通上网和视频过程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Air有什么明显的发热,晚上躺床上贴在肚皮上使用甚至让笔者担心会不会因此而着凉。相信从图中温枪的红外点测温度你也能够感受的到新MacBook Air的冷静表现。
续航能力

续航是升级到Haswell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普遍提升的一个项目,尤其是功耗整体不高的超极本和苹果的MacBook Air。实际上当年英特尔提出超极本概念的针对性是很强的,矛头就是指向当时风头正盛的Air,希望依靠Windows系统和超轻薄形态的产品能够赢得这部分市场。然而这个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概念对未来估计不足,概念对产品的界定一变再变。

最开始的前2代超极本英特尔定的续航标准一般是要满足5小时以上的续航时间,然而随着超极本产品逐步变化形态逐步升级新硬件功耗降低,超极本和Air的续航时间大为增加,由最开始的5小时左右直逼10小时以上,这样的表现不止出现在超极本身上,在新MacBook Air上也显露无疑。相比旧款Air,新款续航能力大为提升,苹果官方宣称13英寸版可以达到12小时续航时间(11英寸版也有9小时续航),这相当于从你早上带Air出家门去公司办公使用到晚上下班回家都不用给Air充电,全天候的待机体验当然是我们所希望的,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笔者对这台送测的13英寸256GB SSD高配版MacBook Air进行了续航实测,测试时间是从夜间的22点50分左右开始,以中等屏幕背光亮度,中等键盘背光亮度,关闭声音的状态下不间断的循环播放网页视频进行测试,最终充满电的13英寸版MacBook Air在第二天早上7点40分左右达到剩余1%电量的状态,这中间的续航时间大约是接近9小时的表现,实际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首先测试的条件是播放视频而不是文字编辑,播放视频无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更甚。其次我们是将屏幕的亮度和键盘背光开启到50%的状态进行测试的,因为这样的条件下更符合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相比将键盘背光关闭,屏幕亮度开导最低比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当然也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新MacBook Air才没有达到官方给出的12小时标准,相信如果将测试条件放的更加宽松,新Air是可以达到官方预期的。
全文总结:性能提升有余创新不足

作为苹果旗下的轻薄本产品,MacBook Air系列自打被乔帮主从档案袋中抽出的一刹那,便注定了不平凡的一生,至轻至薄便携体验是它带给我们的意义,也是启发超极本注入市场的源泉,在这点上MacBook Air举重轻重的地位不言而喻。实际上2013年的MacBook Air更多的是内在的提升,这就好像iPhone 4与iPhone 4S一样的关系,虽然在模具上变化甚微,但是在内在方面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2013款MacBook Air依靠着前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依旧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总体来说体验依旧非常不错,但是创新方面仍然乏善可陈,再好的产品时间太久不改变也会让人感到疲倦,毕竟购买苹果产品的人除了实用性外还抱着一种艺术品欣赏的态度,如果你保持这种艺术品欣赏的态度去购买,连续几代固定不变的外观一定会让你在打开包装的刹那少了那份惊奇。
如果是其他厂商的产品能做成这般模样想必大家也不会挑理,缺乏创新也许也不能算作是一个缺点来对待,但是MacBook是苹果产品,一个依托创新的公司,如果失去创新能力,产品将变得失去生命力,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尤其是苹果这样产品单一的公司更应该尽量保持创新。或许在今年Mac Pro更新了黑桶外观,苹果的设计师们有时间开始考虑新MacBook Air如何变化的时候,就是MacBook Air迎来崭新外观地时候。
虽然在外观上又是老套路没有变化,但是在硬件和系统方面的更新却是有目共睹的,全新配备的SSD读取速率高达729.1MB/s表现十分抢眼。另外搭载的山狮系统诸多细节变化可以为用户带来前作产品不曾有过的便利,其中提示消息栏、iCould、iMessage等功能的集成令人印象深刻,使用体验非常不错。综上,虽然2013款的MacBook Air固有的外观没办法满足渴望亮骚的潮人,但是在硬件和系统方面的改进绝对是实用主义用户的挚爱。2013款MacBook Air仍然不失为市场上最值得购买的超轻薄本之一,目前13英寸版MacBook Air 128GB/256GB版本在官网的售价分别为7988元/9688元,尺寸方面13英寸版在牺牲一定便携性的基础上相比11英寸版更具实用性,不过256GB版本售价仍然略微偏高,笔者建议用户在选购MacBook Air产品的时候着重留意11英寸/13英寸的低配版,128GB的容量空间相比256GB确实少了一些,但是价格却低了太多,实际上用户可以通过外接移动硬盘来助力存储,如此一来是比较经济实惠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