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开端我必须向大家坦白一件事,选择这7位选手来进行测试并非是我们的本意,我们的初衷其实是找来4台国产四驱SUV来进行一场“硬碰硬”的对抗,但直到我们那位胡子最长头发最潮的同事急白了胡子也没能如愿,虽然很多厂家在配置表上表明有四驱型号的车型,但实际情况却是暂时没有生产或者产量极少,更没有试驾车提供,无奈之下只好临时改变了选题,得到的结果是仅在3个小时之内我们就凑足了这7位选手。厂家对两驱城市型SUV的热衷正好反映出了现在市场上的实际需求,而对我们此次测试的给力支持,也能看出厂家对于这些车型的重视程度。
选手简介: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会针对这几款车型进行加减速、绕桩、空间、油耗、噪音、等方面的测试,最后的一天时间我们还会对其进行残酷的越野挑战,好消息是我们的测试并没有因为这些两驱SUV就打了折扣,堪称疯狂的越野测试环节会进一步向您展示出了这些车型的极限。那些平时里甚至连3000rpm都舍不得上的车主们,这下可以过瘾了。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厂家送来的车款、配置各不相同,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本次舍弃了配置对比,只进行一些最本质环节的对比。一切就绪,下面就让我们来进入正式的评测环节吧。
长城哈弗H6
长城哈弗H6的出色市场表现足以证明这款车型的被认可度,但对于这款新出的1.5T发动机车型,相信心存疑虑的人也不在少数:它动力真的行吗?实际的情况远比我们之前的担心好的多,小排量的1.5T发动机相当争气,配合上6挡手动变速器所提供的细密齿比,让H6在低速移库一类的慢速动作时丝毫感觉不到动力不足,它的主要问题是在二挡正常行车的时候,涡轮发力之前与之后堪称魔鬼与天使一般的改变。

哈弗H6拥有7款车中最舒适的座椅,柔软且宽大,非常适合长途旅行。方向盘的力度在所有选手中排在居中偏上的位置上,但前轮的指向性要比方向盘最轻的陆风X5更加准确,不过方向盘的大速比依旧继承了哈弗家族的一贯传统,从左到右的转动圈数明显偏多,另外在底盘方面H6也偏向舒适性,避震器非常柔软,这样也使得它在弯道内的侧倾较大,好在整体底盘的表现足够稳定、踏实,总体来讲厚重有余但尚欠灵活。
惹眼、洋气的中控台设计让我们给哈弗H6加分很多,它已经基本摆脱了原来自主品牌设计里的那种土腥味,更具有国际时尚范,内饰的材质当中也运用了更多的软性塑料,只是在做工精细度方面与合资车型还尚有差距,此外超高的配置、宽敞的空间、与车内众多的储物空间设计都是其特别能讨人喜爱的地方。不过最终能够决定这款车命运的,很有可能是这台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排量发动机所能提供出的油耗表现。
陆风X5

这是7位选手中蛮力最大的大力娃,绝对的动力爱好者首选。来自三菱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所提供出的动力水准丝毫不比合资对手差,但它所欠缺的是在精细控制方面的调教,涡轮在发力前与发力后的区别巨大,并且毫不客气,突然而来的动力足够爽快,但也容易让后座上的乘客质疑您的驾驶水平。
另外陆风X5拥有7款车当中最轻的方向盘,虽然外形堪称7款车中最具有雄性美感的,但轻柔的方向盘比大多数轿车都还要轻一点,女孩驾驶起来丝毫不会费力,不过底盘方面的设计还留有陆风家族明显的越野世家的痕迹,悬架韧性足,行程长,但这些有利于越野方面的设计也影响到了陆风X5在公路上的表现,使其略显笨重。另外虽然底盘很清透,但转向偏模糊,侧倾偏大。内饰上X5的做工排在7款车的中游水准,造型足够时尚同样具有雄性美感,用料也足够厚实,但做工上欠缺一些精细,硬质塑料所占的面积也略显偏多。
江淮瑞风S5

瑞风S5是我们这几款车中的公路王,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程咬金,它的公路表现的确给我们参与报道的所有同事都打了一针兴奋剂。瑞风S5的整体表现非常接近日韩系车型的感觉,由于车身够轻,1.8T的发动机用在其身上可谓动力强劲,动力输出非常活跃,并且比陆风X5的2.0T发动机更加具有线性,这点对于操控性的帮助颇大,小生猛的动力表现甚至比同价位区间上的不少合资轿车还要猛。
瑞风S5的内饰设计时尚,仪表盘的配色与中控面板的造型都直逼合资对手的水准,新的6挡手动变速箱入档铿锵有力,手感与陆风X5并列第一,并且瑞风S5还拥有7款车中第二给力的空调,这一点在我们这几天的试驾过程中感受颇深;此外瑞风S5的方向盘也排在我们7款车当中的第二轻,油门与刹车踏板都足够轻巧,底盘方面更是表现出了江淮家族一贯的优势,扎实且非常灵巧,欢快的前轮转向提供出非常灵巧的指向性,身轻如燕的它反应速度要比其它几位选手更快。
奔腾X80

7位选手中的绝对贵族,不仅因为价格最贵,还因为作为有着直系合资背景的厂商,奔腾X80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可以说无论是用料还是整体做工,奔腾X80都已经无限接近马自达睿翼的水准。但其2.3L的发动机在动力水平上却并未带来任何惊喜,再加上偏柔顺的自动变速器,奔腾X80的动力水平并不如另外几位对手爽快,只排在中游的水平上,但X80在底盘调教方面的优势明显,它拥有着最精致的行驶质感,同时车身隔音也最好,安静舒适的车厢加上四平八稳的动力,X80是一款不急不躁的小资青年。
内饰做工X80同样展现了高水准,最为精细,用料也最为高档,这一切都符合其较高的价位,“一份价钱一分货”的古训在X80上得到了正向的验证,而内饰中仍然残留着大量的马自达印记,这一点也许能够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额外加分。总体来讲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X80如果把一汽的车标掩盖起来,已经让人很难分辨出与合资车型有何区别。
此外奔腾X80还拥有7车中最为精准的弯道性能,前轮转向也是最细腻准确的,方向盘透露上来的路感能够与驾驶者提供出良好的交流,同时转向的力度也轻柔适中,排在陆风X5与江淮S6之后位列第三位,但X80的刹车略显软弱,同时底盘也是标准的舒适性取向,虽然兼顾了运动,但仍以柔顺为主。最后不得不说的一点是X80的空调最为凉爽,加上整车的密封良好,让我们在当日炎热气温下感受明显。
比亚迪S6

最佳的逆袭选手,S6这两年的进步令人刮目相看,并且其在性价比上仍然具有让人难以抗拒的优势,此外,电子化的仪表盘,繁多的装备以及宽大的车厢这些都是其热卖的理由。由于有机会在一天之内试到了11款与13款两辆比亚迪S6,因此对于它的进步感受颇深,其中最突出的感受是现在的比亚迪S6在动力匹配上已经相当完善,2.4L的发动机在低速下的扭矩释放充分,再加上6挡手动变速器细密的齿比帮助,S6在城市低速下的加速性能相当可观,发动机对于油门的反馈速度已经接近合资车型,之前车型上的那种生涩与笨拙已经完全没了踪影。
同时这款车的内饰进步非常明显,这点尤其是在深内饰车型上尤为突出,内饰用料与做工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宽大柔软的皮质座椅已经成为S6上的一大亮点,也是我们本次测试中继哈弗H6与奔腾X80之后的第三舒适座椅。曾经嘲笑比亚迪S6内饰粗糙的消费者现在真应该平心静气的再重新去看看了,而在您严肃审视它之前最好先了解下它的售价。
与其它几位相比,比亚迪S6并没有对手们那些突出的性格特点,但同时它也没有让我们找出明显的缺点,作为在国产SUV阵营中已经打拼了几年的S6,已经变得足够成熟、稳定,值得推荐;此外S6还拥有7款车中最稳定的底盘,厚重且踏实,路面上的小颠簸全都影响不到它,路噪也处理的相当成熟,只是前轮表现的仍不够积极,不过底盘在弯道之中的稳定性能够带来很强的安全感。
吉利GX7

作为吉利重金打造的产品,全球鹰GX7拥有我们7款车型中排量最大的2.4L发动机(2378ml),此外它还匹配了6挡自动变速器,这让它在起步阶段拥有最充足的低速扭矩,并且变速器的匹配也展现出了不错的水准,换挡震动相当小,这些都已经与之前的产品拉开了档次。不过与哈弗H6和比亚迪S6两位对手相比,GX7的整体动力匹配仍稍逊一筹,虽然使用自动挡必须得到一些谅解,但在急加速时,变速器的降挡反馈速度的确是略慢了一些,同时GX7的刹车也比较绵软,前半程的虚量较大,希望厂家能够在改进时调教的更加精细一些。
好的方面是GX7的底盘刚性很强,悬架也努力做到很硬朗,这让它在弯道里有着足够的支撑力。前轮的转型性还欠缺一些精致与灵巧,略显模糊,但态度表现的非常积极,反馈信息及时,而正是这些积极避免了GX7成为一头大笨象。
GX7的转向力度并不算轻盈,总体来讲在它的身上还能感受到大量的纯正越野车的气质,比起那两位越来越有质感的对手而言,GX7身上的塑料感还是多了一些。虽然从一板一眼的内饰做工上我们能够看到厂家积极做事、努力进步的决心,但过于平直的座椅设计,缺少曲线美的中控台,还是差了些质感,这感觉就好像你从玩具店里买回来两个车模,左手上的沉甸甸,右手上的却很轻,虽然做工都不错,但在内心里的分量绝对不一样。
海马S7

海马S7被我们戏称为是这7兄弟当中的“小公主”,2.0L的动力配上追求平顺舒适效果的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基本上谈不上什么推背感,但用在S7上也是无功无过。S7的车身尺寸是7辆车中我最喜欢的,不大不小城里用着正合适,而且它的外观造型也的确非常漂亮。海马S7是以柔顺性见长的车型,温顺的动力输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表现的活力十足,但柔软的避震系统几乎可以过滤掉路面上的所有沟坎,不过仍然有些欠火候的底盘调教让这些过滤还不能达到那么干净,坐在车里依然可以感到一些令人讨厌的琐碎震动。同时S7在过弯时的车身侧倾也较大,操控灵巧但方向盘的指向性比较一般。
S7拥有7款车当中面积最大的天窗,巨大的尺寸直追全景天窗,而漂亮的内饰也是S7上的一大亮点,洋气的设计与丰富的配置肯定会得到一些人的喜欢,而除了漂亮的面子工程外,S7在每次启动时后视镜上还能逐个检查每个轮胎的胎压,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配置。可以说S7在内饰与外观造型上都下了不少功夫,虽然动力绵软,但它拥有最洋气可人的卖相。
乘坐空间对比测试:
SUV车型天生拥有的大身材让车内空间不成问题,这也成为了许多消费者购买它们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让您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每台车的真实车内空间,我们在第二章节进行了车内乘员乘坐空间的横向对比,同时在下一页的第三章节中还进行了后备箱“装箱载物”的实测,希望我们的测试能够让您看到的更加明明白白。
为了体现对比的公平,也是为了更好的展现SUV车型超大的乘坐空间,我们编辑部经过挂牌投票推选出来最圆润可爱的唯仔作为唯一体验模特,唯仔身高180cm,体重保密但体型较胖。测量方式我们采用了将前排座椅调节到最适宜驾驶且最舒适的位置;然后保持不动,由唯仔换成到后排座椅体验头部与膝部的剩余空间,而我们对车内座椅空间的衡量标准则采用了较为直观的拳头与手指,一拳记5分,一指为1分。

奔腾X80前排头部空间十分充裕,体验者坐在里面还有两拳的富余,另外真皮座椅十分柔软,包裹性很好。同时奔腾X80后排的头部空间也十分出色,在体验者将驾驶席调整舒适的前提下,仍有两拳的空隙。值得一提的是,奔腾X80后排的坐姿比较靠后仰,虽然这样乘坐起来比较舒服,但是对于体型较胖的人(例如体验者)来说下车比较费力。

比亚迪S6前排头部空间比较适中,体验者坐在驾驶席还有一拳的富余。13款车型的真皮座椅进步很大,柔软舒适,对于腰部的支撑效果很好。驾驶席右侧还配备有额外的扶手,供驾驶者休息。而在后排空间方面,比亚迪S6的后排腿部空间优势明显,平地板也成为其一大亮点,同时后排的座椅可以调节靠背角度和前后距离,装备程度比较齐全。

哈弗H6前排的头部空间充裕,同时真皮座椅的舒适性很好,已经接近合资车型水平。而在后排空间上,哈弗H6的后排腿部空间在体验者将驾驶席调整舒适的前提下,仍有两拳多一指的空隙,仅次于全球鹰GX7。不过哈弗H6的后排坐姿比较正,长时间行车可能会有些疲惫。

身材精干的海马S7前排头部空间适中,值得一提的是驾驶席座椅比较宽大,可以很好的放松肩部。但海马S7后排的空间并不是很理想,头部空间只有两指的空隙,而腿部空间也只有一拳多两指的空隙,是7款车里面最小的。好在海马S7的座椅角度比较舒适,不仅能够很好地放松而且上下车也比较轻松,尤其是这最后一点,让胖唯仔一直再不断强调。

具有硬朗气质的陆风X5车内空间整体表现的中规中矩,前排驾驶席头部有一拳的空隙,后排的头部空间也为一拳的距离,而在腿部空间方面则拥有两拳左右的距离。此外陆风X5的前排座椅比较柔软,但是包裹性并不是很理想。

全球鹰GX7拥有7辆车中最大的后排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但是前排的头部空间表现比较一般。另外全球鹰GX7的座椅表现很一般,过于平直的座椅设计缺少一些温馨的包裹感,同时后排座椅靠背比较低矮,对于乘坐者来说肩部得不到较好的支撑。

最后出场的身材看起来最不起眼的瑞风S5,它的表现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车内空间上直逼哈弗H6,真皮座椅也十分柔软,拥有不错的包裹性。除此之外,瑞风S5的后排座椅被唯仔评选为7辆车中乘坐最舒适的,尤其是后排座椅头枕宽大,能够很好地放松颈部;座椅靠背角度适中,十分舒适且上下车方便。

后备箱装载能力实战:
看过了乘坐空间的对比,请您随我将目光后移,让我们来看看这几款SUV在后备箱装载能力方面到底孰优孰劣。对于属性为多功能车的SUV车型来讲后备箱的大小与装载能力绝对是一个考量的要素。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测量方法是分别对7款车的行李厢进行长/宽/高方面的数据测量,所测量点如图所示,另外根据相关的实际使用引申,我们还对后排座椅的放倒便捷性进行了体验。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比亚迪S6的行李厢在长与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长度达到105cm,宽度更是达到了139cm;同时后排的放倒方式相对简单,不过行李厢两端的凸起体积较大,好在凸起物的形状比较方正,对于载物的影响不算大。


哈弗H6拥有七款车中最高的行李厢高度,达到了98.5cm,同时后备箱宽度也达到了139.5cm,这甚至还超过了比亚迪S6 0.5cm,从而让它与比亚迪S6同处在了第一阵营当中;并且H6还提供了两种后排座椅的放倒方式,应对不同情况。




奔腾X80与陆风X5的后备箱空间处在我们的第二阵营当中,总体来看空间数据比较一般,处在七款车的中游水平,但是后排座椅的放倒方式十分简便,并且后排座椅放倒后十分平整,实际可利用率较高。


排在奔腾X80与陆风X5之后的是全球鹰GX7,虽然它在空间数据上与前两者属于伯仲之间,虽然座椅放倒方式也比较简单,但在座椅放倒后并不是很平整,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将它排在了X80与X5之后。


受制于身材尺寸方面的影响海马S7与瑞风S5很自然的排在了最后两名,而依靠着较为复杂的后排座椅放倒方式,海马S7的后备箱容积要略强与江淮瑞风S5。遵照我们从小受到的共产主义熏陶,一定要先解决有无问题,再来看方便性等问题,所以我们将海马S7放在了第六名。


瑞风S5在七款车中行李箱的空间数据最小,这从它的精干体型上就能看得出来,另外别忘了它还有着让我们唯仔最为满意的后排座椅,这里没有见证奇迹的时刻,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大的车厢里有着不错的后排表现,那么后备箱遭到挤兑也是自然的事。其余方面,后排座椅放倒方式简便,放倒后行李箱也十分平整。

我们将所有测量数据汇总,不难看出,比亚迪S6与哈弗H6在行李厢空间数值以及后排座椅放倒方式上的表现十分突出,但理想照进现实之后的结果到底是怎样呢?为了验证纸面上的数字去伪存真,接下来我们便来进行实际的物品的装载测试。

测试标准是将行李厢装满,并且要求能够轻松顺利的关闭行李厢。照此我们根据箱包的大小进行分类了,最终确定一共分为5类(如图所示),其中测试车辆每装进一个最大的物品积5分,依次递减。

在所有参与对比试驾的车型当中,比亚迪S6的行李厢装载不同尺寸行李得分最高,经过合理的布局之后进行摆放,可以容纳行李的数量高于其它车型,车外剩余的行李箱为一个分值4分和2分的箱子,经过计算,比亚迪S6的后备厢容积得分33分。

同样的规则,我们先将大号的行李厢放入哈弗H6后部,和之前一样,先进行摆放的是两个最大的行李厢,之后经过尽可能节省空间的摆放,哈弗H6最终得分为31,由于哈弗H6的行李厢在本次测试的7款SUV当中最宽而且最高,容积也就占有一定的优势了。

受制于行李厢两侧突出的轮拱,海马S7的后背容纳水平有所下降,最终得分为26分,如果能够将轮拱的造型进行优化,相信海马S7的行李厢容积还能进一步提升。

陆风X5的行李厢与海马S7的行李厢容积非常接近,最终得分也是26分,影响容积的一大因素,除后轮的轮拱占据了行李厢一定的空间以外,行李厢的纵深也是影响容积的一个因素。

几乎是一样的顺序,先摆放大件行李,全球鹰GX7最终得分24分,在行李厢宽度和高度上处于中游水平的全球鹰GX7,其短板效应体现在行李厢的纵深偏小这一因素。

奔腾X80的行李厢测试项目最后得分与全球鹰GX7一致,同为24分。对于奔腾X80的行李厢容积影响最大的因素,则是行李厢高度,受制于整车外观造型,奔腾X80的行李厢高度只能有所妥协。

瑞风S5是这次测试的7辆自主品牌SUV当中行李厢容积最小的,最后得分仅为20分。在之前的测量环节,瑞风S5的后备厢深度、高度、宽度方面都不占任何优势,因此总体容积方面的表现不算太好。

汇总所有测量数据我们发现七台测试车辆的实际装载得分排名与之前的测试数据大体相同,比亚迪S6与哈弗H6的成绩最为突出。
油耗测试:

我们的油耗测试项目选择了北清路为起点,方式为7辆车组队行驶,这样我们可以保证7辆车所行使的道路情况完全一致,同时也可以保证7辆车的速度区间基本相同,最大条件下力争做到客观条件公平。而在其它方面的工作,我们的后勤同学已经在早晨出发时检查了每车的胎压都在规定范围内,而关于车辆负重我们选择了两人一车无负载器材,或者单人单车加测试器材的方式。









测试的路线为:以北清路为起点,在7车全部将油加满到油箱口之后里程表清零,开始沿北清路向西行驶,上六环路向南行驶,到京开高速路调头北行上五环,从南五环开始向东行驶,沿五环绕行一圈。由于北京的东五环属于必堵路段,而北五环与西五环则接近平常的行驶路况,再加上畅通的六环高速路段,这条线路基本包含了我们日常所遇到的所有路况。全程一共接近195公里,我们并没有刻意采用节油的方式去驾驶,并且全程使用空调,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近平时大家使用的真实油耗。以下就是我们测量后的结果:








由图表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部分的车型油耗均在9.5升上下,其中比亚迪S6 2.0与陆风X5表现相对突出,而海马S7是几台车中唯一突破10升的车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马S7与全球鹰GX7与奔腾X80三位是自动挡车型,其余几位选手均为手动挡车型,这在油耗方面自然占有先天便宜,因此它们比自动选手少0.5L燃油我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S7在面对真正的对手X80与GX7的时候,所用的5挡自动变速器终究没有抵抗住其余两位的6挡自动变速器,最终多出了0.5L油。不过,S7的手动挡车型相应的配备了自动起停等节油技术,其油耗表现在单车深度测试中,要优于自身的自动挡版本,对比此次送测的几款手动挡车型,也有一定的优势。
其它方面排量最小的哈弗H6并未展现出期望之中的优势,9.52L的百公里油耗只能算是及格水准,而江淮S5绝对是最危险的选手,畅快凶猛的1.8T发动机的确够劲,不过在手动6挡变速器的匹配下,其油耗已经达到了9.87L,仅仅排在自动挡的海马S7之后。X80的油耗表现中规中矩,合情合理;反倒是动力最为凶猛的陆风X5给我们留下了最为美好的印象。
特别解释:
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燃油消耗最低的比亚迪S6历经了一次换车事件,因为时间仓促厂家开始送来的是一台11年款的2.0L+5mt的最低配车型,为临时调配来的4S店试驾车,车况您懂的…而在我们将车辆信息反馈给厂家之后,第二天紧急调来一台最新的13款2.4L+6mt车型,所以您会在我们本次的试驾文章中看到两辆S6,除了油耗与空间测试外的其余部分均有13款车型完成,因此我们有意淡化了这台已经停产的S6,而关于新款2.4L+6mt车型的油耗补测我们会在稍后通过微博发布,敬请关注“新浪试车”账号。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噪音测试:
在此次对比的测试过程中我们增添了一项噪音对比项目,这是根据我们微博用户的反馈增加的内容。具体的测试方法是,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所有7款车型的音响、空调都关闭,并将车窗升起,在同一条没有其它车辆的道路上测试怠速、时速40km/h、时速60km/h和时速80km/h的车内噪音情况,具体测试数据如下。







瑞风S5噪音测试
最后我们将每款车的四个数值求和,对比总分贝数来判定噪音程度,根据测试结果的数值显示,总体噪音最小的是奔腾X80以226.2分贝位居第一,这与它的身价相符;噪音最大的是海马S7,它以235分贝居第七。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时速40km/h、60km/h、80km/h的状态下噪音最低的被奔腾X80所包揽,而在怠速的状态下噪音最低的则出奇的为海马S7。由此可见奔腾X80的静音舒适性做得最为优越,而海马S7虽然拥有一颗给力安静的发动机,但在车身隔音与轮胎选择上还有提高的空间。
到现在为止关于这自主7兄弟的上篇测试内容已经告一段落,即将发布的下篇的内容更加精彩,它包括了这7位选手的加速、制动测试与绕桩体验,并且还拥有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越野方面的表现。更多精彩的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