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两家高科技公司无疑是美国的苹果和谷歌,不论它们有多么不同,但至少有一点极其相似:它们都借助天使投资发展起来,也都给天使投资带来了高额回报。
1977年,美国百万富翁迈克·马克库拉(Mike Markkula)只给乔布斯开了一张9.2万美元的支票。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时,迈克·马克库拉成功将身家提升到2.03亿美元,9.2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暴涨2200倍。
安迪·贝克托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在1998年给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提供了10万美元投资,但2004年谷歌上市时,公司市值超过230亿美元。
这的确是天使投资最经典的两个案例。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天使投资随着欧美经济的增长和科技创业企业的爆炸式成立而得以迅猛发展。
在中国,天使投资虽然伴随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20世纪末开始兴起,但相比欧美从天使投资到中后期创业投资完整的流水线式体系,中国天使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寻求天使投资似乎颇为困难。
那么, 草根创业者急需知道的是, 天使投资人到底青睐哪些创业者?
情商比商业模式重要
曾与李开复共同创办256网站的黄明明现在已经是中国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最津津乐道的项目是此前投资的汽车之家网站——这个网站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汽车门户网站。与大多数投资人看重商业模式不同,黄明明认为在公司的起步期,创业者的情商比商业模式更加重要。
事实上,黄明明在2007年除了投资汽车之家,还投了另一家比汽车之家创办更早的汽车门户网站,两家网站的商业模式一模一样:都是做汽车类的垂直门户,盈利模式也都是向汽车厂家收取广告费;在内容方面,同样是介绍新车型、建立用户论坛和车型论坛。
但结果是,先投的那家网站被一家美国传媒公司以300万美元收购,这虽然为高明明带来了高达几倍的投资收益,但与汽车之家相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去年,汽车之家销售额已经突破9亿元,而且今年下半年有望上市,黄明明认为,汽车之家上市后,市值有希望突破10亿美元。另外,“以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内突破20亿美元的市值。”
一模一样的商业模式,在价值上的差距却是300多倍,黄明明认为“这跟人有很大的关系”。
黄明明说, 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情商最高的创业者”。2007年,黄明明向李想推荐秦致做汽车之家CEO时,李想除了从期权池拿出股份给秦致之外,还从自己的干股中拿出相当大的份额给秦致。
这种做法让成为“合伙人”的秦致以及投资人黄明明都非常惊讶。对此,李想对黄明明说:“汽车之家的发展需要秦致这样的人,他能将汽车之家带到更高的高度,所以我要非常重视。”
“ 情商高、敢于分享、财散人聚”,这是黄明明给创业者的建议。
聪明、毅力和领导力
“ 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就是签了婚前协议的婚姻。”天使投资人麦刚认为,天使投资与机构投资的不同在于,天使投资人感情的成份多一些,机构投资人契约成分多一些。
麦刚从美国硅谷回到中国后,创建了创业孵化器“创业工场”,至今已经实验了二三十个项目,是中国最早做孵化器、最早做O2O的人。他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天使投资人选择“配偶”的标准已经越来越高,相对项目本身,天使投资人更看重创业者自身的一些特质。
一是创始人一定要足够聪明、有毅力,因为“有些人很聪明,但后劲不足;有些人很有毅力,却不善经营,这类人创业都不容易取得成功”;二是必须有足够强的领导力,要懂得识人并雇佣真正有用的人,还要懂得激励雇员甚至开除不合适的雇员,“对创业者来说,最怕浪费的不是金钱成本,而是时间成本。”
麦刚不喜欢激情派, 他认为很多创业者在选项目的过程中都会看到正确的大方向,但在这些人中,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找对时机、路径和团队,从而取得成功。有一些创业者动辄便说:“为了这个项目,我赌上10年!”但麦刚会告诉他:“人生没几个10年。”所以创业者要懂得认错,创业方向错了,就要及时转变。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作为大名鼎鼎的“创新工场”合伙人,邱浩更青睐那些能将个人兴趣融入到项目中的创业者。
邱浩认为,大多数中国创业者开启的是“生存模式”——创业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大多数硅谷创业者并不这么想,他们更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甚至是抱着改变世界的观念,想要做出真正有影响力的东西。
后者正是邱浩颇为看重的创业者。“如果你不能真正相信你要做的事情是你喜欢的,并且它能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能一定程度地改变社会,你是坚持不下来的。”另一方面,执行力永远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因为光说“我相信这件事情能够成功”没有用,如果真有信心,那么明天就开始做。
此外,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往往想得比较远的人,看事情比较大,甚至比较空。邱浩则建议,创业者在起步阶段要注重细节,从小地方、小领域找到自己真正的竞争力。(记者 /刘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