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牛人普京乘潜水器视察边境岛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昨天戳到了美国的痛点,而且是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这篇“致美国人民和政治领袖”的长文刊登在12日的《纽约时报》上,普京以让很多美国人极不舒服的坦率讲了很多:他讲美俄合作的同时,警告军事打击叙利亚只会带来混乱和伤亡,指出很多国家已不把美国视为民主典范,而是只懂得耍蛮动粗的国家。最让美国各界难受的是,普京矛头直指奥巴马周二晚上的全国讲话,公开拒绝美国的“例外主义”——这是美国的核心理念之一。英国《卫报》称,“普京向奥巴马伸出友谊、合作之手的同时,反复用刀子捅奥巴马的伤口”。对普京的攻势,美国有人被折服,有人愤怒地声称“几乎想呕吐”,也有人感到困惑、茫然。连日来,奥巴马军事打击叙利亚的计划四面楚歌,俄罗斯提出的“化武换和平”计划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12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俄电视台上宣布,愿意交出化武,他尤其强调这是听从俄罗斯的提议,而非因为美国的军事打击威胁。

公开信引发“飓风般的反应”

“如果普京是想引起美国人的注意,那么看上去他干得相当出色。”CNN对普京在《纽约时报》上撰写的这篇文章做出了如此评价。文章说,周三晚些时候网站刊登该文后,“引发飓风般的反应。

普京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俄罗斯恳请谨慎”,英国《卫报》认为,文章更像警告。在文中,普京说,“最近围绕叙利亚的事件,促使我们直接与美国人民及其政治领袖对话。现在,我们两个社会之间沟通不充分,这样做显得重要。”普京提到联合国的建立和宗旨,反对军事打击叙利亚,他重申叙利亚的化武屠杀也可能是反叛武装所为,“以诱发其强有力的境外老板介入”。他辩解称,俄罗斯并非在包庇叙利亚。

“一名外国领导人在美国报纸上刊登评论文章影响美国民意并非前所未有,但极不寻常。”美国《洛杉矶时报》称,普京呼唤上帝、教皇和法制,回忆美苏作为盟友“一起击败纳粹”,但不要认为普京失去了他的锋利,在这篇措辞直率的评论文章中,这位俄罗斯总统苛评美国的“例外主义”,实际上将美国称为一个国际恶霸,并表示“仔细研究了”奥巴马总统周二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的演讲,决定不予同意。不过,普京仍称他“与奥巴马总统的工作以及个人关系的互信在增加”。英国《每日电讯报》说,普京写道:“鼓励人们把自己看做是与众不同,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做法。”纽约《每日新闻报》称,普京不是“美国例外主义”这一理念的粉丝,他认为上帝也不是。

《纽约时报》网站上,来自亚利桑那州署名“丹尼斯”的网民留言说,普京先生给美国“上课”,令我感到不安。美国“田纳西人”网站则称,“普京可能是世界上最虚伪的领导人”。CNN报道说,对普京的这篇文章,美国国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梅南德斯称,“我几乎想呕吐,我感到忧虑,来自克格勃的某个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什么不是。这提出了一个问题,俄罗斯人的(化武换和平)提议到底有多严肃。”报道称,也有很多人看上去认为普京相对于奥巴马得分不少。

印度《第一邮报》12日说,普京在扮演特雷莎修女。美国福克斯新闻分析家麦克法兰称,世界明白普京是真正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之一,欢呼普京给了避免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一次和平的机会。报道称,美国右翼通过崇拜俄罗斯强人让奥巴马尴尬。普京对此并没有感到满意,他进一步采取反战行动,决定通过《纽约时报》“直接对美国人民布道克制的美德”。英国《泰晤士报》说,普京写了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将奥巴马的全国讲话打上“极端危险”的烙印,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斗智斗勇进入新的回合。俄罗斯总统看上去乐于折磨美国,斥责奥巴马在联合国之外行事,警告奥巴马“法就是法,我们必须遵守,不论喜欢与否。”德国《柏林日报》称,普京令人惊讶地直接转向美国人,在《纽约时报》发文,这是历史第一次,也显示克里姆林宫主人的绝对自信。

【环球时报驻美、俄、德、法记者 萧达 王翔 青木 杨明 环球时报记者 崔杰通 汪析 柳直】

【牛人普京乘潜水器视察边境岛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昨天戳到了美国的痛点,而且是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这篇“致美国人民和政治领袖”的长文刊登在12日的《纽约时报》上,普京以让很多美国人极不舒服的坦率讲了很多:他讲美俄合作的同时,警告军事打击叙利亚只会带来混乱和伤亡,指出很多国家已不把美国视为民主典范,而是只懂得耍蛮动粗的国家。最让美国各界难受的是,普京矛头直指奥巴马周二晚上的全国讲话,公开拒绝美国的“例外主义”——这是美国的核心理念之一。英国《卫报》称,“普京向奥巴马伸出友谊、合作之手的同时,反复用刀子捅奥巴马的伤口”。对普京的攻势,美国有人被折服,有人愤怒地声称“几乎想呕吐”,也有人感到困惑、茫然。连日来,奥巴马军事打击叙利亚的计划四面楚歌,俄罗斯提出的“化武换和平”计划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12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俄电视台上宣布,愿意交出化武,他尤其强调这是听从俄罗斯的提议,而非因为美国的军事打击威胁。

公开信引发“飓风般的反应”

“如果普京是想引起美国人的注意,那么看上去他干得相当出色。”CNN对普京在《纽约时报》上撰写的这篇文章做出了如此评价。文章说,周三晚些时候网站刊登该文后,“引发飓风般的反应。

普京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俄罗斯恳请谨慎”,英国《卫报》认为,文章更像警告。在文中,普京说,“最近围绕叙利亚的事件,促使我们直接与美国人民及其政治领袖对话。现在,我们两个社会之间沟通不充分,这样做显得重要。”普京提到联合国的建立和宗旨,反对军事打击叙利亚,他重申叙利亚的化武屠杀也可能是反叛武装所为,“以诱发其强有力的境外老板介入”。他辩解称,俄罗斯并非在包庇叙利亚。

“一名外国领导人在美国报纸上刊登评论文章影响美国民意并非前所未有,但极不寻常。”美国《洛杉矶时报》称,普京呼唤上帝、教皇和法制,回忆美苏作为盟友“一起击败纳粹”,但不要认为普京失去了他的锋利,在这篇措辞直率的评论文章中,这位俄罗斯总统苛评美国的“例外主义”,实际上将美国称为一个国际恶霸,并表示“仔细研究了”奥巴马总统周二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的演讲,决定不予同意。不过,普京仍称他“与奥巴马总统的工作以及个人关系的互信在增加”。英国《每日电讯报》说,普京写道:“鼓励人们把自己看做是与众不同,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做法。”纽约《每日新闻报》称,普京不是“美国例外主义”这一理念的粉丝,他认为上帝也不是。

《纽约时报》网站上,来自亚利桑那州署名“丹尼斯”的网民留言说,普京先生给美国“上课”,令我感到不安。美国“田纳西人”网站则称,“普京可能是世界上最虚伪的领导人”。CNN报道说,对普京的这篇文章,美国国会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梅南德斯称,“我几乎想呕吐,我感到忧虑,来自克格勃的某个人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什么不是。这提出了一个问题,俄罗斯人的(化武换和平)提议到底有多严肃。”报道称,也有很多人看上去认为普京相对于奥巴马得分不少。

印度《第一邮报》12日说,普京在扮演特雷莎修女。美国福克斯新闻分析家麦克法兰称,世界明白普京是真正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之一,欢呼普京给了避免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一次和平的机会。报道称,美国右翼通过崇拜俄罗斯强人让奥巴马尴尬。普京对此并没有感到满意,他进一步采取反战行动,决定通过《纽约时报》“直接对美国人民布道克制的美德”。英国《泰晤士报》说,普京写了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将奥巴马的全国讲话打上“极端危险”的烙印,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斗智斗勇进入新的回合。俄罗斯总统看上去乐于折磨美国,斥责奥巴马在联合国之外行事,警告奥巴马“法就是法,我们必须遵守,不论喜欢与否。”德国《柏林日报》称,普京令人惊讶地直接转向美国人,在《纽约时报》发文,这是历史第一次,也显示克里姆林宫主人的绝对自信。

【环球时报驻美、俄、德、法记者 萧达 王翔 青木 杨明 环球时报记者 崔杰通 汪析 柳直】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