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 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市分会会员。 走在奠基路上 --写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 袁 强/文
我是袁强。1953年8月生于北京。我自幼受家父教导研 习书法,习汉隶,唐楷,行书等。几十年习字收获颇多。在 1976年11月,我时年23岁时,荣幸地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奠 基碑石。在2011年1月,我为奠基碑石重新漆红。
从1976年到现在已经37个年头了。这些年,我从一名书 法爱好者逐渐成长为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先后培养辅 导过3万多名书法爱好者,其中有6千多名在各级各类书法展 赛中获奖;先后撰写出版了120多种视听读写的书法教材学 材;到国家部委、大中小学校做过300多场书法讲座;为多 个部委、公共场所等书写近百幅书法作品;《人民日报.海 外版》曾辟《海外儿童学写汉字系列教材》专栏,连载64期 等。
我被授予汉字书写艺术教育家,汉字艺术书写推广大 使,全国教育系统优秀理论研究工作者,全国校外教育名 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等称号。《人民日 报》、《中国档案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曾载文报道过我的 教学工作事迹。
回首30多年我的书法教育历程,我一直坚持着这项看似 平常,实为很有意义的书法教育工作,我与“奠基”有一种 莫名的情缘。我自豪地认为,我所热衷的书法教育工作是一 项奠基的事业,我就是走在奠基路上的人。
一、37年前,我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奠基碑石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病逝。10月中旬,我被抽 调到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建设指挥部宣传组工作。11月16日, 我接到书写奠基碑石的任务,后经过上报国务院领导同志批 准,在11月23日傍晚,我和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的顾士元师 傅一起投入到雕刻奠基石工作之中。 这方奠基石是在午门前挑选的花岗岩,高120公分,宽 70公分,厚12公分。 奠基石上是由我书写的隶书字体:奠基,一九七六年 十一月二十四日。 从23日晚上6点多钟到24日凌晨3点钟,奠基石雕刻完 毕。我俯身在石面上,精心的用大红磁漆将字迹漆红。7点 钟左右,我们工作的木板房打开了,只见院子里早已站满了 等候多时的各界人士代表,大家目送着这方被罩上红绸布的 奠基石,安放在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奠基典礼的现场。下 午四时,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为奠基石 挥锹培土。至此,举世瞩目的毛主席纪念堂建筑工程正式开 始了。半年之后,纪念堂工程建设完成。奠基石被镶嵌在纪 念堂内的墙壁上。从那时起,时隔35年,我再也没能和这方 奠基石谋过面。
二、35年后,我为毛主席纪念堂奠基石重涂红漆 2011年秋季,我接到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通知,邀我 到纪念堂,再一次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参观了纪念堂珍品展 馆,再次看到了我惦记了30多年的奠基碑石。管理局的尹副 局长向我详细询问了有关奠基石的来龙去脉,并同意我从今 年始,每隔8年、10年为奠基石涂红漆,以后我年纪大了, 就由我的子孙继续为奠基碑石涂红漆。 109 11月中旬,我又一次来到纪念堂为奠基石涂红漆。我手 摸着35年前亲手雕刻的碑石,用蘸了清水的毛巾仔细地抹掉 碑石上的灰尘。然后,用红磁漆将“奠基,一九七六年十一 月二十四日”重新漆红。 看着眼前的奠基石,不禁回想起35年前纪念堂建设工地 的日日夜夜。我当时作为宣传组工作人员,和同志们每天奔 波于建设工地内外,写稿件,编简报,发挥着宣传鼓动作 用。那些寄托着亿万人民心愿的建筑工人,设计人员,不分 昼夜地奋战在工地上,他们像打战役一样,不断地抢时间、 争速度、创优质来向工程指挥部报捷,我也记不清多少次为 报捷的队伍写奖状,写贺信。 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建设工程全体人员的艰苦努 力,仅仅半年时间,纪念堂工程建设完毕。站在雄伟的纪念 堂前,我心潮澎湃,这座历史的丰碑其间,也有我的一份努 力,一份深情,我不禁无比欣慰与自豪。
三、37年来,我一直走在奠基路上 从纪念堂建成之后,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单位:北京建 筑机械厂,继续我的钳工工作。然而,在纪念堂工作的一年 时间,在我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书写奠基碑石极大地 促进了我的继承传统,学习书法的热情与信心。我更加勤 奋地研习碑帖,每日临池不辍,致使书写进步很大,我追求 书法境界更高了。几年中,我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 会,加入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书 法艺术委员会,并在这些组织中担任领导任务。同时,不时 有朋友、同事带孩子找我学写字,随着接触的不断增多,我 越发感觉到汉字书写成为青少年遇到的难题,学生们需要有 老师教他们写好字。此时,我被调到崇文少年宫担任书法教 师。从此,我便开始走上了长达23年之久的书法教师征程。
23年间的书法教学历程,我做了如下几项工作:第一, 坚持到学校机关单位开展汉字书写的辅导讲座;第二,坚持 撰写适合各行业、各年龄、各层次的书法教材、学材、录影 像带;第三,坚持最大规模地辅导有需求的人书写好汉字; 第四,坚持为社会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书法作品等等。 紧张繁重的书法教学工作,不仅使我收获了极其丰硕的 教学成果,同时也越来越坚定我坚持开展书法教学工作的决 心。我总想,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不仅是极其 重要的交流工具,而且自古以来人们总是以“字如其人”、 “见字如见人”来比喻汉字与人的素养、学识、形象的直接 关系。从培养青少年的静心、观察、分析、摹仿、创造、自 信等综合能力的需要开发,让更多的人写好汉字,写好书法 显得十分重要了,并由此作为我的职责所在。如今,我已经 退休了,面对学校的需求,学生们的要求,使我不能宅在家 里休息。我仍然每天奔走于各学校给老师们讲怎样辅导学生 写好汉字,给学生们辅导书法创作,看到他们的字写得好看 了,他们的书法作品悬挂于墙上了,我的内心里感到无比的 满足。
回首37年前,我为毛主席纪念堂书写奠基碑石,使我走 上了书法教学之路;37年来,我坚持走在奠基路上,让更多 的人写好汉字是我人生的追求与希望,我愿为此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