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道格拉斯·帕尔)对亚洲事务非常熟悉,他近日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坚信,所谓美国遏制中国是一种“零真相”的表述。在他看来,在防空识别区这样的争议性问题上,美国的表态与日本并不一样,美国在试图平衡不同的关系和利益。在棘手的亚洲地缘政治问题上,包道格的观点是现实的,他认为华盛顿处于尴尬境地,中日都需要保持克制。包道格说:“日本最终需要设法承认岛屿争议客观存在,而中国需要避免反应过激。”

环球时报:关于美国副总统拜登近日的东亚行,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人说华盛顿虽然宣称“中立”,其实明显站在日本一边。也有人把拜登的中国行当成一个积极信号,认为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表现出克制。对此,您怎么看?

包道格:我觉得这更多地跟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有关,而不在于拜登之行。华盛顿需要平衡多重利益,既要安抚自己的传统盟友日本,同时也要有效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华盛顿的政策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作为日本的盟友,美国不得不主动选择在中日争议问题上站在日本一边。但另一方面,这次在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美国也想展现出“冷静的”实力。华盛顿在没有知会中国的情况下,向中国防空识别区派遣B52轰炸机,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建议美国商业航空公司在行经东海时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这跟日本的表态不一样。美国正试图在这一争议性问题上平衡自己的各项利益。

说到现阶段的美日关系,日本正试图在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和小幅升级、部署军力问题上调整策略。由于来自中国的强烈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的增加能动性、巩固日美同盟的外交政策正在日本国内赢得支持。在管理与地区盟友的分歧方面,美国面临挑战。但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每一种同盟关系中都存在困难。这是很自然的事。管理与盟友的关系向来不是易事。我觉得像在日本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里,有两种趋势将会持续存在:一种是由于中国崛起更加向美国靠拢,一种是寻求更多的外交独立。这里包含了一种经典的进退两难:在同盟关系中既害怕被抛弃,又害怕被困住。

环球时报:总体说来,您觉得美国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把美国的政策归结为“遏制中国”是否过于简单化?

包道格:我认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是一种零真相的表述。如果这种表述是真的,美国永远不会忍受对华贸易中的高额赤字,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也不可能多达23.5万人。中国领导人正在谈论如何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美国也在探索如何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如何促进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沟通。

环球时报:中方强调防空识别区是合作区,而非对抗区,但有外界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向邻国发出的一个强硬信号。您怎么解读中国防空识别区?

包道格: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主要是为了在东海争议问题上增加对日杠杆,迫使日本承认争议的存在。同时,它也是为了在不冒遭遇公开军事反对风险的情况下,扩大中国向第一岛链的影响力。这跟围棋比较类似,中国在邻国相对弱小或者抵抗相对少时,坚持自己的主张。体现类似理念的还有建立中国海监编队进行巡航,从而建立起中国在邻近水域中的非军事存在。我希望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中国在领土争议等棘手外交问题上可以采用一种更加系统、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回应。

环球时报:有人说钓鱼岛问题已进入僵局,您觉得出路在哪里?

包道格:中日都需要保持克制。日本最终需要设法承认岛屿争议客观存在,而中国需要避免反应过激。持续对日过度施压、迫使其承认争议可能适得其反,比如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引发的巨大争议。日本的举动其实全无新意,此前岛屿所有权的授予中没有任何对主权的涉及。中国没有必要过度反应。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不觉得共治是个可行的方案。以前有过先例,在一些有人居住的地区采用共治方案,结果很糟。但在钓鱼岛上,没有“中国山羊”和“日本山羊”这样的区分。这些岛屿目前处于日本行政管辖之下。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可能是邀请独立第三方,去评估岛屿周边的渔业、矿业资源,然后就这些资源的共同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进行谈判。北京和东京都应设法避免被岛屿争议拖进危机,双方应该集中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双边关系中的合作态势。这对双方的政治智慧都是一次巨大考验。

环球时报:您在南海问题上也是同样的逻辑吗?

包道格:对。随着中国建设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南海行为准则问题缓慢推进。但我很难看出,如果这个进程迟缓进行的话,中国能从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好处。因此,拥有一套行为准则维系和平,允许经济合作,看起来是应当追寻的方向。

挪威和俄罗斯花了18年去解决双方渔业合作中的棘手问题。他们之间有那么多障碍,两国的实力和大小是那么的不对称,他们还是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机制。不是说我此时此刻对亚洲的局势持乐观态度,但你需要把关注点从剑拔弩张的领土问题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上来。比如说,中国和它的邻国应该携手合作,去确保可持续性的捕捞。掠夺式捕捞会让资源迅速枯竭。你需要把专家们聚到一起,围着一张桌子坐下来,找出成熟可行的机制去保证双方都从可持续性捕捞中获利。▲

【歼10B即将交付空军 中国迎来三代半战机时代】

【中国不用核武器也可毁灭日本军事野心和挑衅】

【世界五大陆基洲际导弹排名 东风41可排第一】

【美秘密打造人类最快飞机 中国导弹无法拦截】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包道格(道格拉斯·帕尔)对亚洲事务非常熟悉,他近日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坚信,所谓美国遏制中国是一种“零真相”的表述。在他看来,在防空识别区这样的争议性问题上,美国的表态与日本并不一样,美国在试图平衡不同的关系和利益。在棘手的亚洲地缘政治问题上,包道格的观点是现实的,他认为华盛顿处于尴尬境地,中日都需要保持克制。包道格说:“日本最终需要设法承认岛屿争议客观存在,而中国需要避免反应过激。”

环球时报:关于美国副总统拜登近日的东亚行,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人说华盛顿虽然宣称“中立”,其实明显站在日本一边。也有人把拜登的中国行当成一个积极信号,认为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表现出克制。对此,您怎么看?

包道格:我觉得这更多地跟美国的整体外交政策有关,而不在于拜登之行。华盛顿需要平衡多重利益,既要安抚自己的传统盟友日本,同时也要有效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华盛顿的政策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作为日本的盟友,美国不得不主动选择在中日争议问题上站在日本一边。但另一方面,这次在中国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美国也想展现出“冷静的”实力。华盛顿在没有知会中国的情况下,向中国防空识别区派遣B52轰炸机,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建议美国商业航空公司在行经东海时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这跟日本的表态不一样。美国正试图在这一争议性问题上平衡自己的各项利益。

说到现阶段的美日关系,日本正试图在行使集体自卫权问题和小幅升级、部署军力问题上调整策略。由于来自中国的强烈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张的增加能动性、巩固日美同盟的外交政策正在日本国内赢得支持。在管理与地区盟友的分歧方面,美国面临挑战。但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每一种同盟关系中都存在困难。这是很自然的事。管理与盟友的关系向来不是易事。我觉得像在日本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里,有两种趋势将会持续存在:一种是由于中国崛起更加向美国靠拢,一种是寻求更多的外交独立。这里包含了一种经典的进退两难:在同盟关系中既害怕被抛弃,又害怕被困住。

环球时报:总体说来,您觉得美国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把美国的政策归结为“遏制中国”是否过于简单化?

包道格:我认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是一种零真相的表述。如果这种表述是真的,美国永远不会忍受对华贸易中的高额赤字,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也不可能多达23.5万人。中国领导人正在谈论如何构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美国也在探索如何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如何促进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沟通。

环球时报:中方强调防空识别区是合作区,而非对抗区,但有外界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向邻国发出的一个强硬信号。您怎么解读中国防空识别区?

包道格: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主要是为了在东海争议问题上增加对日杠杆,迫使日本承认争议的存在。同时,它也是为了在不冒遭遇公开军事反对风险的情况下,扩大中国向第一岛链的影响力。这跟围棋比较类似,中国在邻国相对弱小或者抵抗相对少时,坚持自己的主张。体现类似理念的还有建立中国海监编队进行巡航,从而建立起中国在邻近水域中的非军事存在。我希望随着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中国在领土争议等棘手外交问题上可以采用一种更加系统、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回应。

环球时报:有人说钓鱼岛问题已进入僵局,您觉得出路在哪里?

包道格:中日都需要保持克制。日本最终需要设法承认岛屿争议客观存在,而中国需要避免反应过激。持续对日过度施压、迫使其承认争议可能适得其反,比如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引发的巨大争议。日本的举动其实全无新意,此前岛屿所有权的授予中没有任何对主权的涉及。中国没有必要过度反应。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不觉得共治是个可行的方案。以前有过先例,在一些有人居住的地区采用共治方案,结果很糟。但在钓鱼岛上,没有“中国山羊”和“日本山羊”这样的区分。这些岛屿目前处于日本行政管辖之下。一个更有效的办法可能是邀请独立第三方,去评估岛屿周边的渔业、矿业资源,然后就这些资源的共同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进行谈判。北京和东京都应设法避免被岛屿争议拖进危机,双方应该集中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双边关系中的合作态势。这对双方的政治智慧都是一次巨大考验。

环球时报:您在南海问题上也是同样的逻辑吗?

包道格:对。随着中国建设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南海行为准则问题缓慢推进。但我很难看出,如果这个进程迟缓进行的话,中国能从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好处。因此,拥有一套行为准则维系和平,允许经济合作,看起来是应当追寻的方向。

挪威和俄罗斯花了18年去解决双方渔业合作中的棘手问题。他们之间有那么多障碍,两国的实力和大小是那么的不对称,他们还是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机制。不是说我此时此刻对亚洲的局势持乐观态度,但你需要把关注点从剑拔弩张的领土问题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上来。比如说,中国和它的邻国应该携手合作,去确保可持续性的捕捞。掠夺式捕捞会让资源迅速枯竭。你需要把专家们聚到一起,围着一张桌子坐下来,找出成熟可行的机制去保证双方都从可持续性捕捞中获利。▲

【歼10B即将交付空军 中国迎来三代半战机时代】

【中国不用核武器也可毁灭日本军事野心和挑衅】

【世界五大陆基洲际导弹排名 东风41可排第一】

【美秘密打造人类最快飞机 中国导弹无法拦截】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