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请相信,我们可以。”在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用他不容置疑的口气向“美国同胞们”传递这样的信息。跟随着他的讲述,美国人仿佛看到一个就业机会更多、女性地位更高、最低工资上涨、财富分配更公平的理想国“从豪言壮语向现实走近”。令国际媒体稍稍失望的是,除在伊朗问题上费了些口舌,奥巴马对2014美国“突破年”的讲述主要着眼国内事务,“重内(政)轻外(交)”成了媒体对此次国情咨文最深的印象。抛开两党内斗等纷繁复杂的美国内政,奥巴马咨文中两提中国,两次都是与美国做对比。同日,他提名的新任驻华大使鲍卡斯接受国会质询,遭到鹰派议员连珠炮般式逼问。质询现场,日本驻美媒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看来对于马年中美关系“马上有什么”,很多人心里不止是好奇。
执政五年,奥巴马有话说
美国东部时间28日上午11时,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这家旨在为外国驻美记者服务的机构为它的“客户们”举办专场活动,内容是邀专家预先解读奥巴马当晚的国情咨文。约11小时后,奥巴马走进国会大厦,在副总统拜登、众议院议长博纳以及两党议员的注视下,发表他就任总统后第五份国情咨文。
“让我们把这一年变成实干的一年。”28日,因为奥巴马在演讲中说了这样的话,“实干年”成了多家媒体解读国情咨文的关键词。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奥巴马称美国经济正复苏,今年可能实现突破,同时敦促两党克制内斗,并称即使受到国会掣肘,也会利用总统行政权力单干。奥巴马还呼吁增加对教育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社会不平等。此外,他大力称赞女性,称“女性成功了,美国才能成功”。美国媒体说,这是典型的“中期选举话题”,总统已开始拉拢女选民。
“初见库里是在纪念诺曼底登陆65周年的活动上,他是名骄傲的游骑兵……几个月后,阿富汗一颗路边炸弹差点杀了他……昏迷数月后,他不能说话,无法行动。此后几年,他接受数十次手术,每天承受几小时康复训练。如今他一只眼仍无法看见,左半身行动不便,但他已经又可以说话,又可以走路,甚至走向再次为国家服役的那天。”
奥巴马在咨文最后讲述的这个故事被NBC形容为最令人铭记的时刻,当镜头给到这名坐在第一夫人米歇尔身旁的年轻士兵,国会大厅里人们全体起立鼓掌欢呼。奥巴马告诉“美国同胞”:库里的康复并不容易,今日美国的一切同样得来不易,“我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蒸蒸日上、诚实工作、分享繁荣的美国,实现这些并不容易,但只要携手同心,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到,请相信。”
“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美国”,奥巴马28日念着这句“经典台词”结束了国情咨文,美国媒体则称经历过糟糕的2013,总统想用他过人的口才给美国人加油打气。CNN说,44%的美国人对奥巴马咨文评价积极,32%的人认为还算不错。但很多人注意到坐在奥巴马身后的博纳表情始终不那么配合。共和党战略分析家阿莱克斯说,奥巴马口才的确好,但演说内容差,“这有点类似性生活,即使过程糟糕,做了就还不错”。BBC分析家凯蒂评价奥巴马的演说称:“什么大胆的希望都没留下,也没有任何重大改革承诺,不过还算触碰了影响数百万美国人面包黄油的话题,表现出无论国会支持与否,都要提高美国行动力的决心。”《华盛顿邮报》说,相比于5年前,奥巴马今年的咨文明显收敛了雄心,这是他首次以清晰的对抗立场在国会演讲。
国情咨文两次提中国
“这是你们努力的成果:失业率5年来最低,房地产市场复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第一次增加就业、美国国内石油产量首次超过进口量,赤字缩减超过一半。并且十几年来第一次,全球商界领袖首次宣布中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美国才是。”这是奥巴马在演讲开始后不久宣讲美国的经济成就,也是奥巴马第一次谈及中国。香港《南华早报》说,奥巴马全程仅两次提到中国,第二次是谈及保护美国工人就业环境时说“中国和欧洲对此都没袖手旁观,我们也不能”。文章说,奥巴马今年的国情咨文更关注内政,而非外交。而他谈论外交时的重点是美伊关系。奥巴马要求国会“给外交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出台制裁伊朗新措施,即使出台了他也会否决。而一旦伊朗不遵守协议,自己将带头制裁。
在28日上午向外国记者解读奥巴马咨文时,美国学者利查曼已对奥巴马“重内轻外”做出解释:国情咨文是给美国人听的,“真相是普通美国人真心不关注外交”。新加坡《新海峡时报》记者问道,奥巴马演讲稿对“重返亚洲”只字未提,是否意味着余下的3年任期不再重视亚洲。利查曼称,美国重返亚洲是真实的,奥巴马也很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没提重返亚洲是因此次国情咨文本就不想多说外交,而且篇幅有限,“对此无需过度解读”。
中国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29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历来以内政为主,往年咨文提中国多涉及高铁、新能源等具体领域,今年奥巴马提中国则是在告诉美国人——你看,在这些方面,我们比中国还强。某种程度上,中国已是美国人心中一把标尺。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吴成良 本报记者 刘洋 刘畅 陈一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