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盘点中国今年可能亮相的十二种尖端国防科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请相信,我们可以。”在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用他不容置疑的口气向“美国同胞们”传递这样的信息。跟随着他的讲述,美国人仿佛看到一个就业机会更多、女性地位更高、最低工资上涨、财富分配更公平的理想国“从豪言壮语向现实走近”。令国际媒体稍稍失望的是,除在伊朗问题上费了些口舌,奥巴马对2014美国“突破年”的讲述主要着眼国内事务,“重内(政)轻外(交)”成了媒体对此次国情咨文最深的印象。抛开两党内斗等纷繁复杂的美国内政,奥巴马咨文中两提中国,两次都是与美国做对比。同日,他提名的新任驻华大使鲍卡斯接受国会质询,遭到鹰派议员连珠炮般式逼问。质询现场,日本驻美媒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看来对于马年中美关系“马上有什么”,很多人心里不止是好奇。

执政五年,奥巴马有话说

美国东部时间28日上午11时,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这家旨在为外国驻美记者服务的机构为它的“客户们”举办专场活动,内容是邀专家预先解读奥巴马当晚的国情咨文。约11小时后,奥巴马走进国会大厦,在副总统拜登、众议院议长博纳以及两党议员的注视下,发表他就任总统后第五份国情咨文。

“让我们把这一年变成实干的一年。”28日,因为奥巴马在演讲中说了这样的话,“实干年”成了多家媒体解读国情咨文的关键词。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奥巴马称美国经济正复苏,今年可能实现突破,同时敦促两党克制内斗,并称即使受到国会掣肘,也会利用总统行政权力单干。奥巴马还呼吁增加对教育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社会不平等。此外,他大力称赞女性,称“女性成功了,美国才能成功”。美国媒体说,这是典型的“中期选举话题”,总统已开始拉拢女选民。

“初见库里是在纪念诺曼底登陆65周年的活动上,他是名骄傲的游骑兵……几个月后,阿富汗一颗路边炸弹差点杀了他……昏迷数月后,他不能说话,无法行动。此后几年,他接受数十次手术,每天承受几小时康复训练。如今他一只眼仍无法看见,左半身行动不便,但他已经又可以说话,又可以走路,甚至走向再次为国家服役的那天。”

奥巴马在咨文最后讲述的这个故事被NBC形容为最令人铭记的时刻,当镜头给到这名坐在第一夫人米歇尔身旁的年轻士兵,国会大厅里人们全体起立鼓掌欢呼。奥巴马告诉“美国同胞”:库里的康复并不容易,今日美国的一切同样得来不易,“我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蒸蒸日上、诚实工作、分享繁荣的美国,实现这些并不容易,但只要携手同心,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到,请相信。”

“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美国”,奥巴马28日念着这句“经典台词”结束了国情咨文,美国媒体则称经历过糟糕的2013,总统想用他过人的口才给美国人加油打气。CNN说,44%的美国人对奥巴马咨文评价积极,32%的人认为还算不错。但很多人注意到坐在奥巴马身后的博纳表情始终不那么配合。共和党战略分析家阿莱克斯说,奥巴马口才的确好,但演说内容差,“这有点类似性生活,即使过程糟糕,做了就还不错”。BBC分析家凯蒂评价奥巴马的演说称:“什么大胆的希望都没留下,也没有任何重大改革承诺,不过还算触碰了影响数百万美国人面包黄油的话题,表现出无论国会支持与否,都要提高美国行动力的决心。”《华盛顿邮报》说,相比于5年前,奥巴马今年的咨文明显收敛了雄心,这是他首次以清晰的对抗立场在国会演讲。

国情咨文两次提中国

“这是你们努力的成果:失业率5年来最低,房地产市场复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第一次增加就业、美国国内石油产量首次超过进口量,赤字缩减超过一半。并且十几年来第一次,全球商界领袖首次宣布中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美国才是。”这是奥巴马在演讲开始后不久宣讲美国的经济成就,也是奥巴马第一次谈及中国。香港《南华早报》说,奥巴马全程仅两次提到中国,第二次是谈及保护美国工人就业环境时说“中国和欧洲对此都没袖手旁观,我们也不能”。文章说,奥巴马今年的国情咨文更关注内政,而非外交。而他谈论外交时的重点是美伊关系。奥巴马要求国会“给外交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出台制裁伊朗新措施,即使出台了他也会否决。而一旦伊朗不遵守协议,自己将带头制裁。

在28日上午向外国记者解读奥巴马咨文时,美国学者利查曼已对奥巴马“重内轻外”做出解释:国情咨文是给美国人听的,“真相是普通美国人真心不关注外交”。新加坡《新海峡时报》记者问道,奥巴马演讲稿对“重返亚洲”只字未提,是否意味着余下的3年任期不再重视亚洲。利查曼称,美国重返亚洲是真实的,奥巴马也很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没提重返亚洲是因此次国情咨文本就不想多说外交,而且篇幅有限,“对此无需过度解读”。

中国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29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历来以内政为主,往年咨文提中国多涉及高铁、新能源等具体领域,今年奥巴马提中国则是在告诉美国人——你看,在这些方面,我们比中国还强。某种程度上,中国已是美国人心中一把标尺。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吴成良 本报记者 刘洋 刘畅 陈一 柳玉鹏】

【盘点中国今年可能亮相的十二种尖端国防科技】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请相信,我们可以。”在2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用他不容置疑的口气向“美国同胞们”传递这样的信息。跟随着他的讲述,美国人仿佛看到一个就业机会更多、女性地位更高、最低工资上涨、财富分配更公平的理想国“从豪言壮语向现实走近”。令国际媒体稍稍失望的是,除在伊朗问题上费了些口舌,奥巴马对2014美国“突破年”的讲述主要着眼国内事务,“重内(政)轻外(交)”成了媒体对此次国情咨文最深的印象。抛开两党内斗等纷繁复杂的美国内政,奥巴马咨文中两提中国,两次都是与美国做对比。同日,他提名的新任驻华大使鲍卡斯接受国会质询,遭到鹰派议员连珠炮般式逼问。质询现场,日本驻美媒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看来对于马年中美关系“马上有什么”,很多人心里不止是好奇。

执政五年,奥巴马有话说

美国东部时间28日上午11时,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这家旨在为外国驻美记者服务的机构为它的“客户们”举办专场活动,内容是邀专家预先解读奥巴马当晚的国情咨文。约11小时后,奥巴马走进国会大厦,在副总统拜登、众议院议长博纳以及两党议员的注视下,发表他就任总统后第五份国情咨文。

“让我们把这一年变成实干的一年。”28日,因为奥巴马在演讲中说了这样的话,“实干年”成了多家媒体解读国情咨文的关键词。在1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奥巴马称美国经济正复苏,今年可能实现突破,同时敦促两党克制内斗,并称即使受到国会掣肘,也会利用总统行政权力单干。奥巴马还呼吁增加对教育投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社会不平等。此外,他大力称赞女性,称“女性成功了,美国才能成功”。美国媒体说,这是典型的“中期选举话题”,总统已开始拉拢女选民。

“初见库里是在纪念诺曼底登陆65周年的活动上,他是名骄傲的游骑兵……几个月后,阿富汗一颗路边炸弹差点杀了他……昏迷数月后,他不能说话,无法行动。此后几年,他接受数十次手术,每天承受几小时康复训练。如今他一只眼仍无法看见,左半身行动不便,但他已经又可以说话,又可以走路,甚至走向再次为国家服役的那天。”

奥巴马在咨文最后讲述的这个故事被NBC形容为最令人铭记的时刻,当镜头给到这名坐在第一夫人米歇尔身旁的年轻士兵,国会大厅里人们全体起立鼓掌欢呼。奥巴马告诉“美国同胞”:库里的康复并不容易,今日美国的一切同样得来不易,“我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蒸蒸日上、诚实工作、分享繁荣的美国,实现这些并不容易,但只要携手同心,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到,请相信。”

“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美国”,奥巴马28日念着这句“经典台词”结束了国情咨文,美国媒体则称经历过糟糕的2013,总统想用他过人的口才给美国人加油打气。CNN说,44%的美国人对奥巴马咨文评价积极,32%的人认为还算不错。但很多人注意到坐在奥巴马身后的博纳表情始终不那么配合。共和党战略分析家阿莱克斯说,奥巴马口才的确好,但演说内容差,“这有点类似性生活,即使过程糟糕,做了就还不错”。BBC分析家凯蒂评价奥巴马的演说称:“什么大胆的希望都没留下,也没有任何重大改革承诺,不过还算触碰了影响数百万美国人面包黄油的话题,表现出无论国会支持与否,都要提高美国行动力的决心。”《华盛顿邮报》说,相比于5年前,奥巴马今年的咨文明显收敛了雄心,这是他首次以清晰的对抗立场在国会演讲。

国情咨文两次提中国

“这是你们努力的成果:失业率5年来最低,房地产市场复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第一次增加就业、美国国内石油产量首次超过进口量,赤字缩减超过一半。并且十几年来第一次,全球商界领袖首次宣布中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美国才是。”这是奥巴马在演讲开始后不久宣讲美国的经济成就,也是奥巴马第一次谈及中国。香港《南华早报》说,奥巴马全程仅两次提到中国,第二次是谈及保护美国工人就业环境时说“中国和欧洲对此都没袖手旁观,我们也不能”。文章说,奥巴马今年的国情咨文更关注内政,而非外交。而他谈论外交时的重点是美伊关系。奥巴马要求国会“给外交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出台制裁伊朗新措施,即使出台了他也会否决。而一旦伊朗不遵守协议,自己将带头制裁。

在28日上午向外国记者解读奥巴马咨文时,美国学者利查曼已对奥巴马“重内轻外”做出解释:国情咨文是给美国人听的,“真相是普通美国人真心不关注外交”。新加坡《新海峡时报》记者问道,奥巴马演讲稿对“重返亚洲”只字未提,是否意味着余下的3年任期不再重视亚洲。利查曼称,美国重返亚洲是真实的,奥巴马也很重视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没提重返亚洲是因此次国情咨文本就不想多说外交,而且篇幅有限,“对此无需过度解读”。

中国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29日对《环球时报》说,美国总统国情咨文历来以内政为主,往年咨文提中国多涉及高铁、新能源等具体领域,今年奥巴马提中国则是在告诉美国人——你看,在这些方面,我们比中国还强。某种程度上,中国已是美国人心中一把标尺。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吴成良 本报记者 刘洋 刘畅 陈一 柳玉鹏】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