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牌,在运动性能以及豪华感上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融合,而之前英菲尼迪QX60 Hybrid车型的投放更是让其完成了混动三部曲的布局,而现在国内时下火热的SUV市场上还有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就是紧凑级SUV车型,这个细分化市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福特翼博,而现在英菲尼迪也看好这个市场,于是带来了全新的英菲尼迪ESQ车型进入国内,来打拼这一国内火热的紧凑级SUV市场。
英菲尼迪ESQ的出现其实还是很有特点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和日产的Juke车型的关系,一个是普通的小型SUV,而英菲尼迪ESQ则是经过Nismo调教改装后的产品,说起来还是不在一个竞争水平面上的,毕竟性能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在外观上也是很具有特点的,日产Juke没有进入到国内市场,这样反而给了英菲尼迪ESQ一个更好的机会。
作为一个讲求个性化的时代,外观方面的个性化绝对是车主们想要的一个方面,不过英菲尼迪ESQ在外观上的个性化还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在外观上的差别也就是将日产的车标换成了英菲尼迪ESQ标志。
在现在新设计思路的倡导下,大灯采用分离式设计已经有了很多产品与大家见面,这其中包括雪铁龙C4 Picasso,Jeep自由光车型,而英菲尼迪ESQ的前身就是日产Juke,可以说是更早尝试这种设计风格的产品,现在看起来依然有些跳跃感,毕竟看到的第一眼都会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车头成体看起来还是非常圆润的,不过两个灯组是以横空出世的感觉出现的,而车侧的大尺寸轮拱造型让其看起来更有运动风格。车头底部的保险杠采用了镀铬装饰横穿,并且还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大面积的梯形造型以及镀铬装饰的加入让其看起来更具有运动风格配合六颗LED日间行车灯看起来更是有一种精致感。
中网造型还是非常见功力的,让整个ESQ体现了一种卖萌的状态还是很不易的,并且为了体现质感,中网内的采用了波浪式设计,这种感觉好似湖水中的波浪,虽然视觉感不错,但想必清洗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
车身侧面造型上可以说是ESQ车型的一个特点,可以看到引擎罩位置很高,并且在A柱形成最高点后迅速下滑,接近直线切割的车顶造型看起来很酷,但想必后排的头部空间不会太理想,前后轮的大外扩式轮拱看起来突显运动气质,也突显了一种顽皮的设计风格。在车门的设计上设计师也有很多考量,后排车门把手并不在车门上,而是在后车窗的边上,这种隐藏式把手让车门的线条更加完整。外后视镜采用了与车身非同色设计,非常出挑的配色换来的就是高回头率,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转向灯依旧安放在车身上,虽然拥有电动折叠以及加热功能,但也可以说拥有小小的遗憾。
在尾部造型上看起来更像是一条张开大嘴的鱼头的形象,配备大尺寸尾翼看起来是很有气势,但更多是增加视觉感官。采用L形状的尾灯看起来也很是独特了,不过灯组内部并未采用LED光源,稍显遗憾。尾部牌照框上方则是英菲尼迪的标志,不过比较有有意思的是ESQ标志出现在了车尾部的右侧,显得非常低调。车尾底部采用了扰流板式设计,这与运动取向有直接联系,同时黑色的保险杠能够在剐蹭中不用太心疼,底部中置式的雾灯还是非常有特点的,看起来好像F1赛车的尾灯一样。
英菲尼迪ESQ更加强调自身的运动性能,所以匹配了一副“大脚”让其拥有更佳的运动性能,采用18寸轮毂可以说是非常大胆的,同时原厂给匹配的是来自马牌的高性能运动型轮胎,尺寸更是达到了225/45 R18,注重操控以及驾驶稳定。不过备胎并未使用全尺寸,并且也仅为钢轮毂,轮胎品牌也换成了玛吉斯,不过这也是出于对后备箱空间的考虑。
在内饰风格上,英菲尼迪ESQ同日产Juke车型几乎没有差异,甚至可以说在材质上都是延续了日产Juke的材质,硬质内饰设计看起来还是缺乏豪华的质感。不过在内部空间的利用上还是非常合理的,同时还采用了i-con系统,整合了车辆控制系统与空调系统,这样的结合可以说是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将内部空间最大化利用的不错的例子。
方向盘的造型采用了三幅式真皮包裹,同时还带有多功能按键,左侧为娱乐系统,右侧为定速巡航按钮,虽然在国内的路况下定速巡航显得可有可无,但有此配置还是很厚道的。仪表盘采用了经典的炮筒式双表盘,同时中间还配备了单色多功能显示屏,将油量以及水温表融合到其中,同时还可切换多种不同的行车数据,非常实用。
整体中控面板采用了钢琴黑材质,虽然质感的体现得到了提升,但其指纹收集器的称号还是值得车主经常打理的。上部为显示屏以及多媒体系统,同时还带有CD机,带有导航系统,同时还可接入外部音源进行播放。
在驾驶员左侧还带有两驱/四驱系统切换按键,同时还有ESP电子稳定系统按键,而大灯高度调节以及后视镜调节按钮都集中在这里。而在车门上则减轻了压力,不过四门电窗按键则是依旧日系的传统设计,只有主驾位是一键升降,而其他电窗没有此功能。
作为一款拥有不错性能的车型,同时还是一款SUV车型,座椅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ESQ的前排座椅可以说乘坐感非常不错,两侧的侧面支撑非常的到位,并且非常柔软,座垫对于大腿的支撑也到位,可以说是一款适合任何体型车主的座椅。后排虽然是三个座椅,但受限于外观整体的造型以及地板上为四驱系统做出的让步,更多时候乘坐两名身高不超过180cm的乘客比较合适。后排座椅还可以按照40/60按比例放倒,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其内部空间的可用性。
其实对于这样一款外观讲究个性的紧凑级SUV车型还是有点期待的,毕竟车身重量轻,同时匹配的还是经过调教后的1.6T涡轮增压引擎,同时还增加了缸内直喷,进一步优化进气与排气端,使其马力的爆发更加顺畅,这才是值得关注的地方,毕竟在一款定位紧凑级的SUV车型上使用多种技术来进行辅助还是比较少见的。
与发动机所匹配的则是英菲尼迪一贯使用的带有7档手动模式的CVT变速箱,这款变速箱出现在高配车型上,而在低配车型上使用的则是普通的CVT变速箱,差别就在于如果需要更好的转速来输出强大的扭矩,就需要用到手动模式,而这需要在高配车型上才能实现。
另外在悬架结构上,英菲尼迪ESQ也采用了不同的配置方式,在普通的1.6升发动机车型上,匹配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对于这样一款紧凑级车型来说无可厚非,毕竟是可以节省出空间,让内部空间更大和更加合理。而在高配车型上则是使用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带双流路减震器及横向稳定杆,这对于提高操控极限有很明显的提升,况且对于路面的反馈效果也有所不同。
驱动系统上的差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作为1.6升车型是一款前驱车型,并未匹配四驱系统,毕竟很多人的考虑还是在城市中使用,所以两驱车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英菲尼迪ESQ车型上使用的则是只能四驱系统,同时还带有扭力矢量控制系统,切换也非常的方便,在膝盖左侧就可以任意切换两驱/四驱(AWD-V)/四驱(AWD)模式,这样的好处就是在遇到极限天气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操控车辆不至于失控,同时在需要性能输出的情况下四轮动力的匹配会更加合理,运动性能更强。
英菲尼迪ESQ所搭载的两款引擎分别是1.6升发动机以及1.6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款,从动力输出来讲,1.6T更加强悍,拥有147千瓦的马力以及250牛米扭矩的账面数据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自身重量轻,如此的匹配让其在加速过程中非常的从容,如果喜欢更加运动化的驾驶风格,可以切换到SPORT模式下,这样可以将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开到最大,让人充分体验到加速快感,而如果喜欢的仅仅是日常行驶,那么ECO模式也会带来很好的油耗水平,可以说三种驾驶模式的不同非常彻底,对于个性化的强调非常重。
实际驾驶过程中,来自底盘的震动相对非常的明显,由于选用了大尺寸的轮胎,导致轮壁更薄,路面轻微的坑洼都会直接传导到车厢内以及驾驶员座椅上,对路面的感知会更强,拥有更好的路感,但如果是更加喜欢全部过滤的感觉在这样一款个性化车型上还是找不到的。对于减速带以及坑洼的处理都是非常的直接,丝毫不拖泥带水,沉闷的减震声音也让人对其极限到底有多高产生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