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视频电话是电话机“革命”的一个方向,它也是人们在过去百年之中一直追寻的“概念”。当它由概念变为现实时,似乎跟人们过去所想的又有些差异。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视频电话的发展史:
1)电话影像机:
人类总是会因自己的想象而获得上帝“馈赠”:首先,我们憧憬它,然后再去打造它。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 )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而爱迪生则利用一个可变性碳阻装置,改进了电话的传声性能。爱迪生1878年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种有先见之明的设备,名为“电话影像机(Telephonoscope)”,它能够同时传输声音和图像,因此人们能够看到远方的亲人,并与其进行通话。
2)真正“图像电话”:
上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开始开发一种真正“图像电话”设备。1927年,这款设备的原型机进行了测试,时任美国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将视频和音频从华盛顿传输到AT&T位于纽约的办公室。
3)与胡佛通话:
AT&T公司总裁华特·基佛德(Walter Gifford)在纽约办公室收到了来自胡佛的电话。尽管电话两头双方可以自在通话,但视频只能单方向,以每秒18帧速度传输。
4)“彩色交流” :
到1929年,这些单方向视频电话传输升级至全彩色视频交流。
5)双向视频电话:
到1930年,贝尔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了双向视频电话,也称之为“Iconophone”。
6)电影魔力:
1927年,视频电话交流凭借弗里兹·朗(Fritz Lang)导演的科幻电影《大都市》而开始流行起来。
全球首个公共场所运行双向图像电话服务开始于1936年,是由德国一家邮局运营。柏林民众能够与身处在莱比锡城等城市的人群进行面对面通话,不过这项服务后来由于二战影响而关闭。
7)全球首个展会展出: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后,AT&T 公司在1956年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电话测试系统。不过,它仍旧是一个最基础的设备,只能每隔两秒来传输一张图片。到了1964年,升级版系统完成,并准备发布。
AT&T 图像电话在当年纽约皇后区举行的世博会上展出。它甚至还接通了从贝尔系统展厅到加州阿纳海姆市的首个横跨美国大陆的视频电话。
不幸的是,公众对这款现代通讯设备的兴趣并不强烈。很多人发现,这套系统提供的画质低劣,且很难操控。此外,高昂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
8)电视传真:
当AT&T一心在开发其个人图像电话系统时,英国邮局(后来成为英国电信)则在开发自己的企业方案,其电视传真工作室实际上早在1976年就在其分支机构中建立,来向商业和政府高端用户提供全新通讯系统。有两个或三个工作室能够同时使用电话会议。起初,电话传真仅限于英国地区两个内部连接地点,后来扩展到了其他英国和欧洲城市。
9)图像电话的推出:
尽管遭受到了市场的冷落,但AT&T 仍旧继续测试其位于纽约、芝加哥、华盛顿等地区的电话亭中图像电话。视频电话价格每三分钟在16-27美元左右,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就相当于现在的120-200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736 元-1228元)。
1970年,AT&T正式推出了商业视频电话服务,但价格仍是关注的一个焦点。这项服务的每月订阅费为160美元,仅包含了30分钟的视频电话时间。使用这套系统的人能够使用“非视频”服务特权:借助名叫APRIS系统,在显示屏上浏览公司的数据库。
10)爱立信的垂涎:
瑞典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商爱立信深受AT&T所开的技术启迪,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开发自己的视频电话产品。
相比较人对人视频电话,用户还是比较偏向于使用视频设备来分享文件。此外,需要将视频和音频线分离开,这样也就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爱立信在1977年放弃了开发视频电话计划,但这家公司似乎并未放弃尝试视频通讯领域的决心。2012年,爱立信收购了Telcordia Technologies ,后者的前身为贝尔通讯研究公司(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11)视频电话的未来:
尽管AT&T从事视频电话的开发时间已经超过60年,但这家公司还未成功开发出视频电话技术。贝尔通讯研究公司也曾开发大群体视频通讯项目,如Video Window。尽管AT&T也拥有相似的办公应用程序,但这家公司将目标放在了消费市场。
1992年,AT&T推出其视频电话2500.这款设备能够借助标准电话线操作,可以拨打常规视频电话,也可以提供全色彩视频通讯功能。这款设备的零售价为1600美元。但是到了1993年,AT&T提供500美元的折扣。不过,消费者似乎还未做好迎接这类设备的准备。
12)更加可视化:
在1999年,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移动视频电话,说到底就是在设备中增加了摄像头。这款设备名为VisualPhone VP-210 ,包含了一个前置摄像头,能够按每秒2帧的速度传输和接收视频。
13)辅助摄像头设备:
1994年, Connectix QuickCam作为全球首批网络摄像头诞生,为视频通讯设备的普及搭建了桥梁。苹果在2003年推出的iSight外部摄像头和iChat加入的音频/视频功能帮助“视频互动”概念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同时也为FaceTime和Skype应用软件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4)高端视频通讯系统 :
尽管视频聊天最终回归平民价,但他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府和企业。在2006年前后,像思科TelePresence 3000和Polycom的RPX-400这类复杂和昂贵的系统问世。它们提供了高分辨率、定制化视频会议通讯系统,以及文件分享工作站显示屏。不过,这类系统的安装成本高达30万美元。
15)失败的尝试:
尽管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可以支持视频通话,但硬件制造商期望着能够将这项技术带入消费者家庭环境中。
2010年,思科让女星艾莲·佩奇为其做广告代言,来销售大众版视频电话设备Umi。但消费者并未因此而被打动,思科在2013年停产Umi设备。
16)视频协作机器人:
鉴于远程协作的必要性,iRobot携手思科推出企业级Ava500视频协作机器人,iRobot在移动机器人平台中采用了思科的网真EX60个人视频终端,能够让工人与相隔千里的同事保持联系,面对面交流。不过,这款设备也不便宜,价格高达7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