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载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号”母船停靠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齐鲁晚报报记者 杨广帅 摄
齐鲁晚报青岛3月17日讯(记者 蓝娜娜 李虎)17日,在执行完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5航次)科考任务后,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号”母船返回青岛,停靠在同日正式启用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在此“安家”,据悉,国家深海基地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中心。
“蛟龙”号“安家”的国家深海基地坐落于青岛即墨,占地面积390亩,海域62 . 7公顷,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5.1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作为“蛟龙”号的母港,基地码头泊位可同时靠泊两艘6000吨级的海洋科考船。
作为载人潜水器及其他深海装备进行水中检测、调试、试验的重要设施之一,潜水器试验水池还是潜航员完成陆上模拟训练后进行技能训练的必备场所,也是深海装备维护维修或升级改造后,进行设备性能验证的必备场所。
17日,在国家深海基地刚建成的潜水器试验水池车间内,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的大型水池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记者看到,该潜水器试验水池由圆形水池、矩形水池和小矩形水池相连组成,与潜水器维护车间通过轨道贯通。“在三个相连的水池中,最大的是圆形水池,这个水池池体深10米,设计水深8米,直径40米,与江阴的‘锅形’试验水池相比,这个水池由于上下口径同样大,所以总体的深度要更深,潜水器在水中可活动范围也更大。”国家首批潜航员之一傅文韬说,今后“蛟龙”号的布放、下潜、回收等试验都将在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