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杨杰】 早在2013年比亚迪混合动力车型秦上市之际,比亚迪曾举办“秦战列国”擂台赛,比拼的是0-400m加速成绩,一时间秦以5.9秒的破百的加速成绩另对手胆寒。
近日,恰逢其“542战略”旗下首款车型唐上市,比亚迪再次摆擂,不过赛场从0-400m加速变成0-200m加速;主角也从三厢轿车秦也变成了SUV车型唐;此外额外加入的越野性能比拼更是丰富了这次“唐战番邦”挑战赛的内容。
开赛之际,先来看一下强大的挑战者阵容新能源车代表有:宝马i8、特斯拉P85;性能车代表有:迈凯轮MP4-12C、改装高尔夫R;越野车代表则有陆地巡洋舰、牧马人、路虎揽胜等硬派SUV。
最后的成绩或许大家已经从诸多渠道了解到,比亚迪唐在0-200m直线加速环节凭借4.9秒破百的实力战胜了大多数对手,仅仅败给迈凯轮等少数挑战者。在越野环节,主打城市SUV市场的比亚迪唐虽然全部顺利通过项目测试,但是脱困所用时间却也是远高于陆地巡洋舰等强悍对手,当让这并不是因为唐本身越野性能欠缺,更主要的是电控四驱技术要逊于机械四驱技术这一根本差异。
胜多败少的结果让唐再次成就了比亚迪战败“番邦”的局面,那么为何比亚迪有勇气挑战如此多的强劲对手呢?其新能源车秦、唐在上市之际纷纷向合资、进口车型“挑衅”又意欲何为呢?27.98起售的唐又是否有实力能在市场销售这个意思真正战场上有所斩获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比亚迪的新能源战略以及唐的实拍点评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首先,比亚迪2014年首次发布的“542战略”是唐之所以敢于摆下擂台,挑战“番邦”的勇气来源。
所谓542战略是指:这一战略下的车型百公里加速少于5秒,采用4驱技术且百公里油耗低于2L。唐正是这一战略下的首款车型,普通版的唐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极速版更是只需要4.5秒。
据记者了解,当下市场销售的SUV车型中能够达到4.9秒破百这一成绩的都是奔驰GL63 AMG、大切诺基SRT等性能SUV。比亚迪凭借2.0TI发动机与前、后驱动电机,三种力量相结合,在混动模式下,可输出371千瓦的总功率,820牛·米的总扭矩成就唐与这些“性能巨兽”不相上下的加速成绩。
如果说542战略下的混动技术带来的高动力输出是比亚迪勇气的来源,那么27.98万的售价则是勇气的催化剂。
就在“唐战番邦”结束后的第二天,比亚迪在深港澳车展宣布唐正式上市。比亚迪销售总经理候雁亲自公布27.98万的起售价,且这一售价是为获得政府以及地方性新能源补贴的官方售价,如以现在的深圳政策为例,仅需20.33万就可以购得比亚迪唐全时四驱旗舰型。这一售价直逼现在火热的城市SUV市场,同样对途观、CR-V等多年霸占SUV销售榜单前茅车型形成了威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价格足够诱惑、技术足够先进,但是在国产车型饱受“低端歧视”的当下,唐无疑还是略微显得有些突兀。这更像是一款来自未来的产物,就像2007年亮相的初代苹果手机一般,首次加入电容触控理念,并把多点触控技术也融入其中,尽管价格居高不下销量不高,却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唐本身的“三擎四驱双模”综合了插电混动车和普通混动车的优势,技术含量颇高,代表了当下比亚迪最为先进的技术,但是这同样为唐带来了高成本、高售价,与其在市场竞争中沉沦,还不如提升姿态,大搞“饥饿营销”,给“542战略”的未来打下基础,使宋、元等后继车型拥有更加宽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唐的出现还可以提升比亚迪品牌影响力,使比亚迪领先于业内的新能源技术更加深入人心。
新能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比亚迪引以为傲的优势所在,以比亚迪的新能源大巴K9为例,在中国深圳投入运营的约800台K9纯电动大巴累计总行驶里程约3000万公里,单车里程超过20万公里,除了在中国南京、长沙、天津等城市批量运营之外,已经在包括英国、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投入了运营。
比亚迪K9不仅通过中国相关权威认证,更是全球首款集齐欧美等多个发达国家认证于一身的纯电动巴士。K9于2013年1月份正式获得了欧盟整车认证(WVTA认证),这标志着比亚迪电动大巴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的“入场券”和无限制自由销售权(日本对于大巴采用欧盟标准,暨通过欧盟认证可出口日本)。同年8月,K9获得美国加州销售许可(电动大巴只有获得加州销售许可才可以在加州销售)。
其实,除了K9公交之外,包括E6在内的比亚迪新能源产品在国外也是屡次斩获大单。据美国彭博社去年10月消息,比亚迪汽车公司近日击败雷诺和日产,在布鲁塞尔零排放出租车竞标拔得头筹。比亚迪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当地运营商预定的50辆电动出租车订单中,比亚迪e6车型就占其中34辆。雷诺Zoe电动车续航里程为150公里,比亚迪的e6行驶里程程为300公里(190英里),是前者的两倍。
对于未来发展,比亚迪更是有着远大目标,据英国路透社5月27日报道,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信息,计划私募约120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提升电池容量,研发新款车型。
该报道同时指出,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把现有电池产量翻三倍,足以与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的供应能力相匹敌,并促进电池蓄电能力。亚迪美国公司发言人马修·尤尔杰维奇(Matthew Jurjevich)称,比亚迪将逐年增加其全球电池产量6千兆瓦时直至2018年。之后,如果需求持续强劲,公司会继续以每年6千兆瓦时的速度增产。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比亚迪产量将达10千兆瓦时,到2020年初,产量可达34千兆瓦时。这与特斯拉在内华达投资50亿美元所建的电池工厂产量相当。
中国人自古喜好摆擂台,在大庭广众之下,鼓起勇气,依靠实力战胜对手方能快意恩仇。比亚迪先“秦战列国”后“唐战番邦”,屡摆擂台挑战合资进口对手,尽管略带品牌营销的商业气息,却也是诠释542战略以及比亚迪新能源技术的一次尝试。未来唐或许并不会成为秦那般的“销售黑马”,却极有希望成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带头大哥”,毕竟他是第一个实现5秒破百的自主SUV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