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发布会,宣布了来华出席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名单。截至目前,有49个国家已确认将出席,其中包括普京、朴槿惠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对中国抗战纪念,一些西方媒体却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质疑中国举办抗战纪念的目的,甚至把抗战阅兵称为针对某国和“秀肌肉”。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纪念活动不针对特定国家,“不针对今天的日本”,中国邀请相关国家和国际友人参加纪念活动,“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2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举办这次活动具有国际意义,表明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世界上的担当。抗战的胜利不只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也是全人类文明的胜利。

30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

“中国大阅兵嘉宾名单出炉”,“德国之声”25日称,中国举行抗战纪念活动,特别是9月3日的阅兵仪式吸引着世界关注,而现在最引人注目的是谁应邀参加,以及谁远离这场活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出席活动的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名单。除了上述30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代表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外,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将由其驻华使节作为政府代表出席。出席纪念活动的还有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6位前政要。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也将应邀出席。

在发布会上,一些西方和日本媒体记者集中关注中方对一些国家不派出领导人参会的看法,他们称除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以及西方各个大国都不派最高领导人出席活动。张明表示,“我们邀请有关国家来华出席9·3纪念活动,和中国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至于各国派谁出席,是各国自己的决定。对中国人来说,来的都是客,我们都欢迎。”日本记者显然对韩国总统朴槿惠是否参加9·3阅兵十分关注。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道,“应邀出席的各国领导人有没有不参加阅兵式?”张明说,“来华的外国领导人都会参加9·3纪念大会等重要活动”。

近一段时间来,一些外国媒体称,中方举办大规模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和阅兵仪式是在“秀肌肉”或针对日本。张明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铭记历史、捍卫和平问题上具有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如果一定要说展示的话,那就是中国人民同国际社会一道展示对和平的渴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张明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注意到日方表示安倍首相因为‘国会事务’不能出席9·3纪念活动。我们已多次指出,活动不针对特定国家,不针对今天的日本,更不针对广大日本人民,与当前中日关系没有直接关联。”

有知情人士2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中国一共向51个国家发出了邀请,最终49个国家接受邀请参与。此外中国邀请了11个国际组织,其中10个决定参与。据了解,两个没接受邀请的国家是日本、菲律宾。东京希望西方主要国家都不派高级官员来,但结果是,虽然西欧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没来,但是法国、意大利的外长分别作为本国政府代表前来出席阅兵式,这让日本及它的支持者“很不高兴”。分析人士说,这一情况表明西方在对华问题上决非“铁板一块”。除了法、意两国,捷克总统泽曼出席阅兵式也在欧盟国家中显得突出。此外,荷兰、澳大利亚也派部长级政府代表前来出席阅兵式。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表示,截至目前,有31个国家派军队、观摩团参加观礼,其中17国派出方队或代表队参与阅兵,另外还有14国派军队观摩团参加阅兵观礼。这次参与的外军方队和代表队,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曲睿说,“这充分说明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立场和观点上是一致的。”对于美英等西方国家军队没有出现在上述31个国家名单中,曲睿说:“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哪个国家的态度就发生改变。我们尊重各国军队是否来华参加阅兵的自主选择。”

西方仍处于“看脸时代”

“中国举办抗战70周年纪念和阅兵,标准不在于来了多少外国领导人,而在于是不是真正弘扬了纪念抗战的实质,是不是有利于塑造民族精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人看重的不是中国为什么要搞,而是关注来了多少国家,有哪些大国领导人,这是典型的只看表面不看实质。中国举办抗战纪念,包括阅兵,不是搞国际嘉年华,要的是重振抗战精神。

“尽管中国在二战中是西方的盟国,且一直表示本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和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针对当今的日本。但是,西方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仍担心此次活动传出的信号”。德国新闻电视台25日称,本次阅兵,中国希望唤起全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广泛关注。

路透社称,决定派领导人出席中国抗战纪念和阅兵仪式的国家,从总体上来说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主要西方大国领导人将不参加阅兵式。欧洲和美国官员一再强调“他们担心中国炫耀军事实力可能会给该地区业已紧张的局势传达错误信号”。报道还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北京阅兵也可能是使很多西方领导人做出缺席决定的原因。

美国《侨报》称,中国的抗战大阅兵,有点像又一个亚投行,揭示的不仅是世界经济关系,更有重大的政治利益。至今确定出席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中,鲜有西方领导人的身影。文章称,其原因之一是许多国家都是“看美国脸色行事”。国际关系博弈正进入敏感时刻,一些国家领导人缺席北京的阅兵式,意在避免外界得出印象——它们抛弃美国,投入中国的怀抱。报道称,值得一提的是,捷克总统泽曼成为目前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唯一的欧盟成员国总统。捷克总统发言人日前难能可贵地道出了其原因是,“这是主权的捷克共和国的主权决定”,这句话既表明了捷克总统出席中国大阅兵的决心,也道出了那些想来而不能来的国家领导人需要看美国“脸色”的心病。

罗援表示,外国媒体借谁来谁不来分析盟友关系的状态,是西方好事者一贯的解读思路。俄罗斯普京来了,就大炒中俄携手处于蜜月期;朝鲜金正恩没来,就说中朝关系出了问题;韩国总统来了,日本没来,就说韩国与中国关系还是近,美国与日本的军事同盟更紧密。这些媒体的说法都是表象性的,不具有实实在在的依据。中国邀请的善意都发出去了,各国领导人是否来参加都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各国领导人的时间安排都不一样。那些领导人不来的国家,对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也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损失。

俄日韩关注中国抗战纪念

“俄中元首相互出席二战庆典将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新的正能量”。《俄罗斯报》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外长王毅24日分别发表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文章。拉夫罗夫称,普京访华并出席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和阅兵,将为俄中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和中国朋友尽一切努力,保证我们的合作迈上新的台阶,造福两国人民,在国际舞台上秉持公正平等的理念。”

俄罗斯《新消息报》称,俄武装力量方队将是外军方队中最后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方队。俄新社称,按照俄罗斯军人的解释,这是在阅兵式上享有的最高荣誉。对此,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曲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没有否认,他说“到9月3日当天就知道了”。在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中,代表中国出席的三军仪仗队也是外国方队中最后一个压轴亮相的。

在日本,媒体报道和评论显得有点“酸”,极力强调多国领导人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是出于“现实考虑”。日本时事通讯社25日称,日本首相安倍和美英等国首脑保持一致,都放弃了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报道称,“二战战胜国主要国家首脑没有在北京聚齐的现实,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纪念活动冷淡的态度”。首脑出席阅兵的国家,主要是中亚等“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巴基斯坦等中国的友好国家。而印度、巴西等国,“受到用经济强化影响力的中国的邀请,才派出代表参加以求平衡”。不过,俄罗斯《生意人报》25日称,日本领导人拒绝赴北京参加抗战胜利庆典,是因为“东京想忘记抗日战争”。

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总统朴槿惠是否出席阅兵式,世界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表示,“来华的外国领导人都会参加9·3纪念大会等重要活动”。日本电视台25日称,看来朴槿惠总统可能是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所以决定出席阅兵式。韩联社25日称,韩国外交部发言人鲁光镒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的具体日程安排仍在讨论中,对朴槿惠是否出席9·3阅兵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俄卫星新闻网称,朴槿惠的行程暂时没有确定,但韩国已是足够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国家,有能力奉行独立的外交路线。首尔离不开华盛顿这个盟友,但也不想损害同中国的关系,甚至很想发展这种关系。韩国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作出平衡,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也符合朴槿惠的外交战略。

《侨报》称,一些国家不来,可能有考虑到日本感受的原因,另外,避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台也是一个原因。报道称,这些国家领导人缺席不仅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苦果”,也可能让人们感到世界正在分裂成两个阵营:一是美国、日本和盟国,一是中国和俄罗斯。实际上,中国和美国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本报驻外记者  陈尚文  李珍  孙微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郭媛丹 胡锦洋 陈一  柳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发布会,宣布了来华出席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名单。截至目前,有49个国家已确认将出席,其中包括普京、朴槿惠等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还有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对中国抗战纪念,一些西方媒体却总是戴着有色眼镜,质疑中国举办抗战纪念的目的,甚至把抗战阅兵称为针对某国和“秀肌肉”。对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纪念活动不针对特定国家,“不针对今天的日本”,中国邀请相关国家和国际友人参加纪念活动,“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2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举办这次活动具有国际意义,表明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世界上的担当。抗战的胜利不只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也是全人类文明的胜利。

30国领导人出席阅兵式

“中国大阅兵嘉宾名单出炉”,“德国之声”25日称,中国举行抗战纪念活动,特别是9月3日的阅兵仪式吸引着世界关注,而现在最引人注目的是谁应邀参加,以及谁远离这场活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出席活动的外国领导人和代表名单。除了上述30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代表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外,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将由其驻华使节作为政府代表出席。出席纪念活动的还有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6位前政要。各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也将应邀出席。

在发布会上,一些西方和日本媒体记者集中关注中方对一些国家不派出领导人参会的看法,他们称除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以及西方各个大国都不派最高领导人出席活动。张明表示,“我们邀请有关国家来华出席9·3纪念活动,和中国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至于各国派谁出席,是各国自己的决定。对中国人来说,来的都是客,我们都欢迎。”日本记者显然对韩国总统朴槿惠是否参加9·3阅兵十分关注。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道,“应邀出席的各国领导人有没有不参加阅兵式?”张明说,“来华的外国领导人都会参加9·3纪念大会等重要活动”。

近一段时间来,一些外国媒体称,中方举办大规模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和阅兵仪式是在“秀肌肉”或针对日本。张明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铭记历史、捍卫和平问题上具有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如果一定要说展示的话,那就是中国人民同国际社会一道展示对和平的渴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意志。张明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注意到日方表示安倍首相因为‘国会事务’不能出席9·3纪念活动。我们已多次指出,活动不针对特定国家,不针对今天的日本,更不针对广大日本人民,与当前中日关系没有直接关联。”

有知情人士2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中国一共向51个国家发出了邀请,最终49个国家接受邀请参与。此外中国邀请了11个国际组织,其中10个决定参与。据了解,两个没接受邀请的国家是日本、菲律宾。东京希望西方主要国家都不派高级官员来,但结果是,虽然西欧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没来,但是法国、意大利的外长分别作为本国政府代表前来出席阅兵式,这让日本及它的支持者“很不高兴”。分析人士说,这一情况表明西方在对华问题上决非“铁板一块”。除了法、意两国,捷克总统泽曼出席阅兵式也在欧盟国家中显得突出。此外,荷兰、澳大利亚也派部长级政府代表前来出席阅兵式。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表示,截至目前,有31个国家派军队、观摩团参加观礼,其中17国派出方队或代表队参与阅兵,另外还有14国派军队观摩团参加阅兵观礼。这次参与的外军方队和代表队,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曲睿说,“这充分说明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立场和观点上是一致的。”对于美英等西方国家军队没有出现在上述31个国家名单中,曲睿说:“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为哪个国家的态度就发生改变。我们尊重各国军队是否来华参加阅兵的自主选择。”

西方仍处于“看脸时代”

“中国举办抗战70周年纪念和阅兵,标准不在于来了多少外国领导人,而在于是不是真正弘扬了纪念抗战的实质,是不是有利于塑造民族精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人看重的不是中国为什么要搞,而是关注来了多少国家,有哪些大国领导人,这是典型的只看表面不看实质。中国举办抗战纪念,包括阅兵,不是搞国际嘉年华,要的是重振抗战精神。

“尽管中国在二战中是西方的盟国,且一直表示本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和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针对当今的日本。但是,西方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仍担心此次活动传出的信号”。德国新闻电视台25日称,本次阅兵,中国希望唤起全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广泛关注。

路透社称,决定派领导人出席中国抗战纪念和阅兵仪式的国家,从总体上来说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主要西方大国领导人将不参加阅兵式。欧洲和美国官员一再强调“他们担心中国炫耀军事实力可能会给该地区业已紧张的局势传达错误信号”。报道还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北京阅兵也可能是使很多西方领导人做出缺席决定的原因。

美国《侨报》称,中国的抗战大阅兵,有点像又一个亚投行,揭示的不仅是世界经济关系,更有重大的政治利益。至今确定出席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中,鲜有西方领导人的身影。文章称,其原因之一是许多国家都是“看美国脸色行事”。国际关系博弈正进入敏感时刻,一些国家领导人缺席北京的阅兵式,意在避免外界得出印象——它们抛弃美国,投入中国的怀抱。报道称,值得一提的是,捷克总统泽曼成为目前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的唯一的欧盟成员国总统。捷克总统发言人日前难能可贵地道出了其原因是,“这是主权的捷克共和国的主权决定”,这句话既表明了捷克总统出席中国大阅兵的决心,也道出了那些想来而不能来的国家领导人需要看美国“脸色”的心病。

罗援表示,外国媒体借谁来谁不来分析盟友关系的状态,是西方好事者一贯的解读思路。俄罗斯普京来了,就大炒中俄携手处于蜜月期;朝鲜金正恩没来,就说中朝关系出了问题;韩国总统来了,日本没来,就说韩国与中国关系还是近,美国与日本的军事同盟更紧密。这些媒体的说法都是表象性的,不具有实实在在的依据。中国邀请的善意都发出去了,各国领导人是否来参加都有自己的考虑,毕竟各国领导人的时间安排都不一样。那些领导人不来的国家,对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也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损失。

俄日韩关注中国抗战纪念

“俄中元首相互出席二战庆典将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新的正能量”。《俄罗斯报》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外长王毅24日分别发表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文章。拉夫罗夫称,普京访华并出席中国抗战纪念活动和阅兵,将为俄中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和中国朋友尽一切努力,保证我们的合作迈上新的台阶,造福两国人民,在国际舞台上秉持公正平等的理念。”

俄罗斯《新消息报》称,俄武装力量方队将是外军方队中最后一个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方队。俄新社称,按照俄罗斯军人的解释,这是在阅兵式上享有的最高荣誉。对此,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曲睿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没有否认,他说“到9月3日当天就知道了”。在5月9日俄罗斯红场阅兵中,代表中国出席的三军仪仗队也是外国方队中最后一个压轴亮相的。

在日本,媒体报道和评论显得有点“酸”,极力强调多国领导人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是出于“现实考虑”。日本时事通讯社25日称,日本首相安倍和美英等国首脑保持一致,都放弃了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报道称,“二战战胜国主要国家首脑没有在北京聚齐的现实,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纪念活动冷淡的态度”。首脑出席阅兵的国家,主要是中亚等“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巴基斯坦等中国的友好国家。而印度、巴西等国,“受到用经济强化影响力的中国的邀请,才派出代表参加以求平衡”。不过,俄罗斯《生意人报》25日称,日本领导人拒绝赴北京参加抗战胜利庆典,是因为“东京想忘记抗日战争”。

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总统朴槿惠是否出席阅兵式,世界一直十分关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表示,“来华的外国领导人都会参加9·3纪念大会等重要活动”。日本电视台25日称,看来朴槿惠总统可能是重视同中国的关系,所以决定出席阅兵式。韩联社25日称,韩国外交部发言人鲁光镒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的具体日程安排仍在讨论中,对朴槿惠是否出席9·3阅兵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俄卫星新闻网称,朴槿惠的行程暂时没有确定,但韩国已是足够强大和有影响力的国家,有能力奉行独立的外交路线。首尔离不开华盛顿这个盟友,但也不想损害同中国的关系,甚至很想发展这种关系。韩国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作出平衡,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也符合朴槿惠的外交战略。

《侨报》称,一些国家不来,可能有考虑到日本感受的原因,另外,避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台也是一个原因。报道称,这些国家领导人缺席不仅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苦果”,也可能让人们感到世界正在分裂成两个阵营:一是美国、日本和盟国,一是中国和俄罗斯。实际上,中国和美国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本报驻外记者  陈尚文  李珍  孙微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郭媛丹 胡锦洋 陈一  柳直】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