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扔在广岛和长崎的美国原子弹,在70年前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的梦呓。70年过后,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毁灭性打击之痛的日本正以“创纪录的规格”在广岛举行纪念活动。但日本政府展示“受害形象”的同时,在安保法上的一些动作却不让世界放心,也令日本社会分裂。从感情上,普通的日本民众,特别是广岛人和长崎人希望获得世界的同情。核爆受害者的立场也十分鲜明,绝不能让“唯一核爆受害国”日本允许使用核武器。希望正如日本《读卖新闻》8月6日的社论所说,向全世界传达核武器带来的惨状,有助于核军控和核不扩散,这是“唯一核爆炸国”日本被赋予的使命。以下文章从几个片段反映日本当下的纠结心态。

在美国管制时期,日本人只能以跳舞纪念核爆

日本媒体几个月前就以专题或连载形式回顾广岛、长崎遭受的核爆打击,并有所反思。如日本《朝日新闻》刊登过“思考核与生命,被爆70年愿望”的连载。据《朝日新闻》8月2日一篇文章公布的民调显示,接受调查的5762名核爆受害者中,有55%的人“一旦身体不适,就会想到这是70年前的核辐射所致,并因此感到不安”。文章说,身心上的痛苦让“核武器的非人道性再次凸显”。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核爆受害者基于自身悲惨经历呼吁“不应再进行战争”,认为日本政府坚持和平宪法有助于实现“不战”。8月3日,NHK电视台还公布一项针对20岁以上日本人的调查,结果发现有七成受访者说不出广岛遭受核爆的正确日期。在“如何看美国投原子弹”的问题上,有49%的人表示“不能原谅”(其中广岛人表示不能原谅的为43%,长崎人为46%,均未超过半数)。调查显示,约40%的人认为美国投下原子弹是“不得已而为之”。部分日本人对历史的淡忘,让广岛大学教授布川弘感到震惊,他表示:“在广岛和长崎也有人不知道投下核爆的事实,真是让人感到非常忧虑的事态。”

与媒体关注“被核爆70年”相呼应的是,日本政府很在意每年纪念活动的规模。今年因有上百个国家的代表出席6日的广岛纪念活动,被日媒称为“创纪录规格”。此前最多的一次是在2010年,有74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广岛的纪念活动。回顾历史,早在1947年,日本人就开始举行纪念活动,但为了不让当时占领和管制日本的美国人发现和取消活动,只能以跳舞等方式进行。直到1954年,广岛和平公园建成,纪念仪式才全面展开。1971年,佐藤荣作首次以首相身份参加了纪念活动。因提出“无核三原则”,佐藤荣作还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现在,每年8月6日,广岛都要举行“广岛和平纪念式典”,日文的正式名称是“广岛市原爆死没者慰灵式暨和平祈念式”。在“小男孩”投下的8时15分,广岛人举行默哀,并敲响和平之钟,广岛电铁公司的所有车辆停运,全体乘客默哀。8月9日11时02分,也就是美国在长崎投下“胖子”的时间,长崎人也鸣笛、默哀,并电视直播。在广岛,有关核爆的纪念设施都免费对外开放。广岛近年来还邀请中国学者参加以东亚安全、核军控和裁军为主题的“广岛圆桌会议”。与会学者认为,由这座悲剧城市来承担核军控的会议,象征意义非常大。

岛书店出版的私塾用资料集中,关于长崎和广岛受原子弹袭击的介绍各分两小节,只罗列一些数据。但在名为SAPIX的小学私塾资料集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幸存者的痛苦感受。

一位泰国学生对日本老师说,投原子弹“是理所当然”

在遭受过原子弹打击的问题上,日本民众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世界同情,更不愿意被“伤口上撒盐”。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在广岛举行的原子弹爆炸69周年和平纪念仪式上的致辞几乎照搬2013年,只把“68年前的早晨”改成“69年前的早晨”,然后删掉一句“蝉鸣如雨打破寂静”。此举令日本民众不满,有网民表示,“首相这么做完全是对死者的侮辱”。

去年8月,日本女作家鹤文乃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凉粉之歌》中日文对照版在日本出版。这本只有55页的书,描写了长崎遭受的灾难,也剖析了日本遭受原子弹打击的根源,即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与殖民统治。据出生长崎的鹤文乃讲述,她的父亲与大哥死于原子弹轰炸。她上世纪70年代曾在泰国教日语,并与泰国学生谈起这段历史。本以为能得到同情的鹤文乃,听到的却是泰国学生说了一句“这理所当然”。鹤文乃意识到,原来其他国家民众认为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挨原子弹轰炸是“罪有应得”。鹤文乃后来写了《凉粉之歌》《长崎之女》《没有看到明天的孩子们》等文学作品,向日本民众讲述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的罪行,以及核武器的恐怖。她呼吁日本人去亚洲各国旅游时,别忘了去当地的战争纪念馆参观,也呼吁来日本的外国人去看看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相互了解彼此的痛苦”。

2010年初,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众议员拉巴萨在微博上写道:“看到日本动画片,就知道当初美国向日本扔两颗原子弹还不够”。该言论引发日本人的愤怒,有日本网民指责拉巴萨“不懂历史、有病、野蛮”。“为何日本不要求美国就投下原子弹谢罪?”

在日本的一些网站上,很容易找到这样的留言。在《环球时报》记者的印象中,很多日本人“谈核色变”。每当美国核潜艇抵日,总有民间团体举行抗议集会。

“现在的美国人是否应为其祖父母的所作所为道歉?”美国“quora.com”网站曾围绕这个话题讨论,结果很多人表示:“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没有错,用不着道歉,虽然有人突出原子弹爆炸袭击带来的惨状,但大家扪心自问,在当时那种背景下,如果这都是一个错误决定,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决定?”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8月4日发表题为“日本原谅了美国核轰炸?”的文章称,美国对日本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70年来美国从来没有考虑过向日本道歉。相反,多数美国人认为,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而参与轰炸行动的飞行员被视为英雄。

一些日本政治家也为美国的轰炸进行辩解。日本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曾表示,长崎遭美国原子弹袭击的确是悲惨的灾难,但二战由此宣告结束,从这个方面想,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无奈之举,同时让日本避免被苏联占领。

俄驻日本前大使帕诺夫表示,对日本来说,这永远是个无法愈合的伤口,但日本官方并没有直接指责美国,这是因为是日本首先发动对美战争,美国战后又为日本制定和平宪法,在冷战时期保障日本安全,让日本经济成功发展。

究竟终结二战的,是不是美国的原子弹?

日本一些政要的“美国无奈之举”和“原子弹轰炸结束二战”之说,无疑误导着很多人对二战历史的正确认识。好在,这些说法正逐渐被更正。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7月24日发表题为“日本投降因为原子弹还是苏联闪电战”的文章称,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后来在接受审判时承认,“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以及苏军在满洲里的迅速推进,使我们没有机会动用细菌武器”,由此可以推断,如果不是苏联,二战可能还要持续得更久,伤亡更多。儿时亲眼目睹过美国对东京轰炸的长谷川毅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他的观点也是“美国在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日本投降的决定几乎没有影响”。

在广岛与长崎的核爆纪念日到来之前,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表示,国会正在讨论的安保法修正案为动用自卫队运输核武器提供了法律可能性。对此,75岁的广岛县核爆受害者团体协会秘书长大越和郎表示:“这就会使唯一的核爆受害国允许使用核武器,不值一评。”76岁的长崎核爆遗族会会长正林克记愤怒地说:“这是肯定核武器的逻辑,在作为决意废除核武器的核爆受害国站不住理。在废除核武的全球舆论下,无法容忍且令人气愤。”79岁的长崎县核爆受害者手册会会长井原东洋一要求“道歉并收回发言,同时让法案作废”。83岁的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团体协会秘书长田中熙巳批评称:“制定可以运输犯罪性武器之类的法律是绝对不可以的。”【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刘军国 蓝雅歌 丁良恒 柳玉鹏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扔在广岛和长崎的美国原子弹,在70年前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所谓“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的梦呓。70年过后,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毁灭性打击之痛的日本正以“创纪录的规格”在广岛举行纪念活动。但日本政府展示“受害形象”的同时,在安保法上的一些动作却不让世界放心,也令日本社会分裂。从感情上,普通的日本民众,特别是广岛人和长崎人希望获得世界的同情。核爆受害者的立场也十分鲜明,绝不能让“唯一核爆受害国”日本允许使用核武器。希望正如日本《读卖新闻》8月6日的社论所说,向全世界传达核武器带来的惨状,有助于核军控和核不扩散,这是“唯一核爆炸国”日本被赋予的使命。以下文章从几个片段反映日本当下的纠结心态。

在美国管制时期,日本人只能以跳舞纪念核爆

日本媒体几个月前就以专题或连载形式回顾广岛、长崎遭受的核爆打击,并有所反思。如日本《朝日新闻》刊登过“思考核与生命,被爆70年愿望”的连载。据《朝日新闻》8月2日一篇文章公布的民调显示,接受调查的5762名核爆受害者中,有55%的人“一旦身体不适,就会想到这是70年前的核辐射所致,并因此感到不安”。文章说,身心上的痛苦让“核武器的非人道性再次凸显”。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核爆受害者基于自身悲惨经历呼吁“不应再进行战争”,认为日本政府坚持和平宪法有助于实现“不战”。8月3日,NHK电视台还公布一项针对20岁以上日本人的调查,结果发现有七成受访者说不出广岛遭受核爆的正确日期。在“如何看美国投原子弹”的问题上,有49%的人表示“不能原谅”(其中广岛人表示不能原谅的为43%,长崎人为46%,均未超过半数)。调查显示,约40%的人认为美国投下原子弹是“不得已而为之”。部分日本人对历史的淡忘,让广岛大学教授布川弘感到震惊,他表示:“在广岛和长崎也有人不知道投下核爆的事实,真是让人感到非常忧虑的事态。”

与媒体关注“被核爆70年”相呼应的是,日本政府很在意每年纪念活动的规模。今年因有上百个国家的代表出席6日的广岛纪念活动,被日媒称为“创纪录规格”。此前最多的一次是在2010年,有74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广岛的纪念活动。回顾历史,早在1947年,日本人就开始举行纪念活动,但为了不让当时占领和管制日本的美国人发现和取消活动,只能以跳舞等方式进行。直到1954年,广岛和平公园建成,纪念仪式才全面展开。1971年,佐藤荣作首次以首相身份参加了纪念活动。因提出“无核三原则”,佐藤荣作还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现在,每年8月6日,广岛都要举行“广岛和平纪念式典”,日文的正式名称是“广岛市原爆死没者慰灵式暨和平祈念式”。在“小男孩”投下的8时15分,广岛人举行默哀,并敲响和平之钟,广岛电铁公司的所有车辆停运,全体乘客默哀。8月9日11时02分,也就是美国在长崎投下“胖子”的时间,长崎人也鸣笛、默哀,并电视直播。在广岛,有关核爆的纪念设施都免费对外开放。广岛近年来还邀请中国学者参加以东亚安全、核军控和裁军为主题的“广岛圆桌会议”。与会学者认为,由这座悲剧城市来承担核军控的会议,象征意义非常大。

岛书店出版的私塾用资料集中,关于长崎和广岛受原子弹袭击的介绍各分两小节,只罗列一些数据。但在名为SAPIX的小学私塾资料集中有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幸存者的痛苦感受。

一位泰国学生对日本老师说,投原子弹“是理所当然”

在遭受过原子弹打击的问题上,日本民众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世界同情,更不愿意被“伤口上撒盐”。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在广岛举行的原子弹爆炸69周年和平纪念仪式上的致辞几乎照搬2013年,只把“68年前的早晨”改成“69年前的早晨”,然后删掉一句“蝉鸣如雨打破寂静”。此举令日本民众不满,有网民表示,“首相这么做完全是对死者的侮辱”。

去年8月,日本女作家鹤文乃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凉粉之歌》中日文对照版在日本出版。这本只有55页的书,描写了长崎遭受的灾难,也剖析了日本遭受原子弹打击的根源,即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与殖民统治。据出生长崎的鹤文乃讲述,她的父亲与大哥死于原子弹轰炸。她上世纪70年代曾在泰国教日语,并与泰国学生谈起这段历史。本以为能得到同情的鹤文乃,听到的却是泰国学生说了一句“这理所当然”。鹤文乃意识到,原来其他国家民众认为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挨原子弹轰炸是“罪有应得”。鹤文乃后来写了《凉粉之歌》《长崎之女》《没有看到明天的孩子们》等文学作品,向日本民众讲述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的罪行,以及核武器的恐怖。她呼吁日本人去亚洲各国旅游时,别忘了去当地的战争纪念馆参观,也呼吁来日本的外国人去看看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相互了解彼此的痛苦”。

2010年初,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众议员拉巴萨在微博上写道:“看到日本动画片,就知道当初美国向日本扔两颗原子弹还不够”。该言论引发日本人的愤怒,有日本网民指责拉巴萨“不懂历史、有病、野蛮”。“为何日本不要求美国就投下原子弹谢罪?”

在日本的一些网站上,很容易找到这样的留言。在《环球时报》记者的印象中,很多日本人“谈核色变”。每当美国核潜艇抵日,总有民间团体举行抗议集会。

“现在的美国人是否应为其祖父母的所作所为道歉?”美国“quora.com”网站曾围绕这个话题讨论,结果很多人表示:“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没有错,用不着道歉,虽然有人突出原子弹爆炸袭击带来的惨状,但大家扪心自问,在当时那种背景下,如果这都是一个错误决定,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决定?”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8月4日发表题为“日本原谅了美国核轰炸?”的文章称,美国对日本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70年来美国从来没有考虑过向日本道歉。相反,多数美国人认为,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而参与轰炸行动的飞行员被视为英雄。

一些日本政治家也为美国的轰炸进行辩解。日本前防卫大臣久间章生曾表示,长崎遭美国原子弹袭击的确是悲惨的灾难,但二战由此宣告结束,从这个方面想,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是无奈之举,同时让日本避免被苏联占领。

俄驻日本前大使帕诺夫表示,对日本来说,这永远是个无法愈合的伤口,但日本官方并没有直接指责美国,这是因为是日本首先发动对美战争,美国战后又为日本制定和平宪法,在冷战时期保障日本安全,让日本经济成功发展。

究竟终结二战的,是不是美国的原子弹?

日本一些政要的“美国无奈之举”和“原子弹轰炸结束二战”之说,无疑误导着很多人对二战历史的正确认识。好在,这些说法正逐渐被更正。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7月24日发表题为“日本投降因为原子弹还是苏联闪电战”的文章称,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后来在接受审判时承认,“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以及苏军在满洲里的迅速推进,使我们没有机会动用细菌武器”,由此可以推断,如果不是苏联,二战可能还要持续得更久,伤亡更多。儿时亲眼目睹过美国对东京轰炸的长谷川毅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他的观点也是“美国在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日本投降的决定几乎没有影响”。

在广岛与长崎的核爆纪念日到来之前,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表示,国会正在讨论的安保法修正案为动用自卫队运输核武器提供了法律可能性。对此,75岁的广岛县核爆受害者团体协会秘书长大越和郎表示:“这就会使唯一的核爆受害国允许使用核武器,不值一评。”76岁的长崎核爆遗族会会长正林克记愤怒地说:“这是肯定核武器的逻辑,在作为决意废除核武器的核爆受害国站不住理。在废除核武的全球舆论下,无法容忍且令人气愤。”79岁的长崎县核爆受害者手册会会长井原东洋一要求“道歉并收回发言,同时让法案作废”。83岁的日本原子弹氢弹受害者团体协会秘书长田中熙巳批评称:“制定可以运输犯罪性武器之类的法律是绝对不可以的。”【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刘军国 蓝雅歌 丁良恒 柳玉鹏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