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主义者》在线杂志2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简化字提升识字率?新中国建立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20%。如今,据估计,识字率已达9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年轻人(15至24岁)的识字率为99.6%。
许多专家将这种非凡成就归功于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积极推广的中文简体字。如今,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使用简体字,而台港澳地区仍在使用繁体字。
长期以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都曾主张简体字会提升国人的识字率。但在推广过程中,认为简体字会丧失传统汉字许多美学价值及本义的也大有人在。
同时,随着计算机变得无处不在,汉字简化的必要性已经降低。还有人认为,繁体字与中国语言和传统之间存在更紧密、丰富的联系,他们称孔子、老子等中国先贤的经典著述充分了利用繁体字的多样性和表达力。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简体字为规范汉字,繁体字为仅用于特定情形的文字,如典礼仪式、书法、古文出版、诗词和研究等。
中国使用简体字的初衷是加快提高民众识字率的进程。但如今许多人认为,鉴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已经改善,简体字或许已无必要性。
然而,考虑到如今世界上大部分说中文的人都在使用简体字,改变这种趋势将是难以想象之事。即便有人认为大部分人摆脱文盲状态乃是义务教育的功劳,但显而易见的是,使用简体字已成为大幅提高中国人识字率的强大工具之一。(作者塞萨尔·切拉拉,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