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至21日,一轮强降雨袭击河北,石家庄、邯郸、邢台三地的西部降水量达到200毫米以上,多地达到暴雨级别,山洪、泥石流和城市内涝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燕赵大地的消防官兵们迅速走上“战场”,绿色的军装、橙色的抢险救援服,成为暴雨中的希望和暖流,在波涛汹涌洪水中托起了一艘艘生命的“橙舟”。
截至7月21日18时,河北消防部队参与抗洪抢险救援1500余起,出动车辆2200余辆次、警力9000余人次,营救疏散群众1.8万余人。
艰难跋涉挺进抗洪抢险一线
借助绳索攀爬陡峭的山峰,徒步穿过水深1.5米的河谷,蹚水通过黑黢黢的隧道……在7月18日以来的抗洪抢险中,河北消防官兵经历的远不止这些。
7月19日,邯郸磁县遭遇特大暴雨,截至7月20日10时,全县各乡镇降雨量均超过200毫米,其中山区陶泉乡最大降雨量达到771毫米,是磁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大暴雨造成了山洪险情,交通、通信、电力多处中断。
磁县南王庄村地处太行山深处,持续暴雨使这个有近两千村民的村庄被洪水围困成“孤岛”。
“上千名村民被困,7人已经失联。”7月20日下午,邯郸消防支队接到这样的报警电话。
包括16名官兵、2条搜救犬的邯郸消防第一抢险救援突击队迅速组成,第一时间开赴磁县南王庄村。但前行的道路困难重重。
暴雨还在下,山洪夹带着滚落的碎石不断滑下,山间道路崎岖不平。“就算是好天气,开车都会很小心,何况是暴雨不断。”突击队一名队员告诉笔者,“有时候,车刚开过去,后面就有碎石滚下……”
时间就是生命。碎石拦路,消防官兵们只能弃车步行。他们跨入水深齐胸的河谷,拽着救援绳攀过山崖……近两千名村民所处险境,容不得他们停下脚步。
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来到离南王庄村不远的慧峪村。此时,已近晚上22时,慧峪水库正在漫坝,强势泄洪,无法渡过。
夜已深,突击队只能冒着强降雨露宿山林……一夜的阴冷,一夜的惦念。
7月21日一早,他们又出发了。三个小时之后,他们到达了南王庄村旁,但进村的路被洪水冲断。几经周折,突击队终于在10时许赶到了受灾现场,在第一时间解救了2名被困村民。
截至目前,南王庄村受灾群众均已妥善安置在地势较高的南王庄小学,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
为了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在邯郸消防官兵一路跋涉时,邢台消防官兵也在翻山越岭。
7月20日上午,邢台消防支队接到求助电话,来自石家庄某美术学校的28名师生在邢台西部山区的路罗镇贺家坪村写生时失联。正在邢台县前南峪前线救灾的邢台消防支队利民街中队救援官兵迅速赶赴现场。
暴雨、山洪过后,山区有的村庄房屋已是残垣断壁,一些树木连根拔起,通往救援地点的道路被洪水冲毁。面对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的险情,他们当即决定徒步翻越大山。
行进路上,不时遇到横斜的大树和湍急的溪流,救援官兵携带救援大绳等救援装备一路向前挺进。
历时10个小时,翻越海拔1300米的八里丈和海拔1100米的猫头寨两座山头,他们顺利抵达贺家坪村。
“消防队员来了,我们得救了!”3名老师和25名学生被消防官兵找到后,通过卫星电话向校方报了平安。


争分夺秒与洪水抢时间
7月20日晚7时20分许,随着第七批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走下冲锋舟,历经4个多小时,邯郸市洺河永年县段台口村26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当时,被困群众距岸边约200米,河水最深处达3米,水位高、水流急,河面情况非常复杂,救援力量无法贸然下水。”永年县政府专职消防员许超军向笔者介绍,直至20日凌晨4时,水位才开始下降,逐步具备施救条件。
“让我去吧!”面对湍急的河水,永年县政府专职消防员赵海秀和申治郸异口同声地主动请缨。最终,他们两个和许超军一起,与一名游船公司的职工毅然跳上了冲锋舟,向河对岸艰难驶去。由于洪水冲击力巨大,河道中的大树被冲倒横亘在河中央,挡住了冲锋舟前进的方向。冲锋舟不能直接抵达岸边,中间隔着六七米宽、两米深的水沟,三名消防战士只好利用抛投器将救生衣、救生圈运送给被困群众。
第一批被救出的是4名50多岁的老矿工,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被困人员陆续被救出……
据了解,这是邯郸此次抗洪救灾中受困群众最多、任务最重、营救难度最大的一次。为此,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纷纷作出批示,要求高调宣传、弘扬正能量。
抗洪救灾如战斗,战斗需要勇气,而这种渴望战斗的勇气早已根植于消防官兵的骨子里,成为无法磨灭的血性。
数十年不遇的大暴雨突降邢台,全市消防官兵奔赴抗洪一线,一时间警力吃紧、前线告急。关键时刻,正在邢台消防支队培训基地集训的来自全市不同区县的消防中队集训队员无不主动报名,甚至写下请战书,要求参加抗洪抢险战斗。“在老百姓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当兵的不上,谁上?”第一个在请战书上签下名字的学员队队员霍中原这样说。
与此同时,他们石家庄消防支队的战友,也在向灾区勇敢挺进,即将遭遇的是一场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的战斗。
7月20日上午,井陉县南防口高速下口处北侧山洪来袭,一辆白色大众汽车被困在湍急的洪水中,车上一男一女亟待救援。
“当时我们与被困者的距离大约有30多米,被困者附近的水位经测已经达到50公分,救援难度很大。”石家庄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中队长贾志鹏说。
但山洪滚滚,留给消防官兵救援的时间不多了。
“我们现在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必须尽快救出被困群众。”石家庄消防支队支队长魏广军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用水上救援绳在吊车支腿上打两个支点进行固定,消防员扶着道路护栏,利用水上救援绳前去营救。
“当时还不知道护栏附近的水位有多深,我只能扶着护栏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进,水流急,阻力很大,到了实在走不动的位置,就把救生衣和消防腰带抛向了被困者。”消防战士杨子健回忆说。
此时,第二名消防员从后面而来,他奋力将被困者拉向自己身旁……两名被困者终于被营救出来!
“这次参与救援的官兵个个都是干将!”河北消防总队总队长魏捍东介绍,汛期前,总队从全省选取850名业务骨干,组建17支防汛应急救援队,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训练,并对防汛救援车辆、器材装备进行了全面维护。


奋力搜救一个也不放弃
这两天,“河北消防”微博又多了不少粉丝,很多人是冲着7月20日18时55分发布的一张照片而来。
照片上是一名消防员和一名孩子的背影,他们脚下是湍急的洪水,两边是土石沙坡。消防员将小男孩高高抱起,两人都穿着同样的橙色救援服,救援服盖着瘦小男孩的大腿。后背上的几个大字分外显眼:“石家庄消防”。这是一幅紧急撤离的画面。
原来,7月19日,井陉县小作镇周边村庄受灾严重,多人被困。井陉县消防大队的官兵在向另一就在地点转移的过程中,在高速路上遇到一位爷孙,孩子只有9岁。见到两人时,爷孙俩正淋着雨泡在水里,孩子的衣服湿透了,冻得发抖。消防队员侯耀文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救援服脱下来,裹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队长费海新抱起他,一路向救助点转移。
这两天,在抗洪抢险一线,关于消防官兵的暖心故事一个接一个。
“我是你们送到医院的孕妇,宝宝出生了,母子平安,非常感谢你们消防员把我们送到医院。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邯郸消防支队广平中队的副中队长周壮近日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看着一并发过来的新生儿照片,他笑得很开心。
7月19日晚21时,周壮等7名消防官兵在增援磁县途中,遇到一位前往医院待产的俎利芳,因车辆进水受困。消防官兵立刻将她搀扶到车上,奔向医院。但进入医院的道路太窄,消防车根本无法驶入,暴雨还在持续,水下情况不明,周壮带领战士们在前方为俎利芳趟出了一条安全通道,最终将她送至医院。
“救援,我们一个也不放弃。”一直带领官兵周转于灾区现场指挥救援的邯郸消防支队支队长逯瑞彪说。
同是7月19日晚间,石家庄消防支队井陉中队长李梁和他的6名队员在前往小作镇救援时却遇到了生命危险。
“快到现场时,雨势不断加大,狭窄山路上的水位急剧上升,把消防车淹了三分之一,而且前有一辆抛锚的小轿车,后有一辆半挂车,我们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井陉消防中队队员王思斐回忆说。
开始有水流进入消防车内,危急时刻,李梁下令全体队员迅速打开车窗爬上车顶,并叮嘱每一位队员一定要牢牢抓住车顶的牢固位置,谨防被洪水冲走。此时路边两根电线杆瞬间被洪水冲倒,长长的电缆砸在消防车上。
消防车也被洪水冲撞得明显晃动。李梁立即将电缆固定在消防车驾驶室和车厢中间缝隙处。看见战友们的眼神变得惊慌,李梁大声叮嘱:抓紧电缆,不要松手!又一个大浪袭来,消防车被洪水冲翻,7名队员全部落入汹涌的洪水中,好在都没有松手,大家又全部抓着电缆爬上车。
洪水不断冲击着消防车,消防车不停摆动被冲至一处房屋前,7名队员快速转移到屋顶。当时他们满身泥泞,通讯设备全被冲走,与外界失去了联络。
“还有许多群众在村里等待救援,我们得抓紧行动。”李梁说。7名队员手拉手向较高地势转移。途经一户二层民房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20多名被困村民,李梁借用村民手机,向支队指挥中心汇报了现场情况。
20日凌晨4点半,雨势再次加大,李梁果断做出命令“迅速离开房屋”。
队员们组织村民向更高处转移,来到相对安全的镇卫生院。随后,石家庄消防支队的增援力量赶到现场,所有被困群众安全脱险。(孙逸桦 陈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