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故事中,不管是横眼还是竖眼,凡是拥有第三只眼的,都是不得了的人物。这第三只眼被视为“天眼”,据说能使人有异能、奇视,是个大杀器。不过,人真的有第三只眼吗?
第三只眼,确实可以说有
呃,但不是说我们要变成这种形态……
这事得从动物的起源说起。眼睛本来是感受光照的结构,最初也不能成像,最多也就是感受一下哪里比较亮,哪里比较暗。
眼虫是具有眼点的单细胞动物,如果你认为它是动物的话,它也携带着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用细胞里的橙红色的眼点(Stigma)配合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来寻找光明,以便可以跑过去进行光合作用。这大概是最原始的视觉系统了。
如果你有一台光学显微镜,可以在乡下粪坑里的那浓浓的绿色汤水中取样,然后在显微镜下找到它们。
后来,多细胞动物演化出了神经,也产生了更加复杂的视觉系统,眼睛作为其中的重要元件,是没有数量和位置限制的。
比如海蛇尾,全身都覆盖着感光结构,于是,全身都是小眼睛……不过,有一个经典的模式,就是两边各有一组“侧眼”,然后中间再来一组“顶眼”。
今天,你在昆虫中,仍然能够看到这种组合模式——由许多单眼组成的复眼位于两侧,头顶还有1-3个单眼。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期的脊椎动物很可能也有采取了类似的布局,在今天的一些原始爬行动物中,依然能够看到这个顶眼。比如鳄蜥,只不过,它顶眼也只有简单的感光能力。
神奇的松果体
你别以为松果体会像眼睛那么大……它小到几乎很难让你找到——大约只有5-8mm长,3-5mm宽,形似松果,重量不超过1/5克。位置就在这里:
按古人有限的解剖学知识,找到并且重视它的概率很低,所以,此第三眼非彼“天眼”。松果体和“天眼”的关联,很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
至于说想蒙着眼,开发松果体的视力功能的,我只能说,你想多了。
想靠松果体看见东西不可能,太执着到精神恍惚,倒是有希望产生幻觉……但,那是病,得治。
松果体的作用确实容小觑,但它是动物(也包括你)的生活节律有直接影响。或者说,它就是我们体内的“钟表”,让我们的身体知道自己所处的时间,并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比如,每到晚上,就都会变得想睡觉。
松果体产生褪黑激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现在更像是一个腺体,其中,最主要的产物,当然是褪黑激素(melatonin,MLT/MT)。
褪黑激素是综合性激素,对各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调控作用,能够影响和干预人和动物的的许多神经活动,并使之呈现节律性变化,如体温、代谢、睡眠与觉醒、情绪、智力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褪黑激素能对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起作用,影响动物的生殖节律,使动物出现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发情期,也对女性的月经周期起作用。
褪黑激素,不能神话
褪黑激素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人们在发现了褪黑激素能够调节生物节律后,又发现褪黑激素的更多作用,如可以改善睡眠、抗癌、抗衰老、抗氧化、增强免疫,甚至还有研究说能镇痛、避孕、抗艾滋……于是,褪黑激素就从单纯用来倒时差的药物,变成了万能药、保健品,一时间,炙手可热。
没错,褪黑激素确实有很多有益的功用,但是,更不要忘记,它是一个综合性激素,对全身都有调节作用。因此,额外补充褪黑激素,可能造成身体怎样的连锁反应,目前还是很难评估的。有的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
以过去认为可以促进睡眠的功能为例,人类的睡眠是昼夜交替刺激松果体有规律地分泌褪黑激素。如果晚上额外服用褪黑激素,也许会产生强烈的睡意,让人睡个好觉(台湾地区有研究认为无效),但也会冲击到人体正常的节律,使人体节律调节紊乱。
事实上,现在,关于褪黑激素的作用效果、机理的研究并不透彻,其副作用也尚待全面评估,因此,应该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