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1月2日电 题:两岸架“桥”使者朱炳仁的“云彩”梦
作者 施佳秀 杨韵仪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就在现场见证。
时隔一年,“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朱炳仁也将参加,他坦言,“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个民间的文化人士,能够参与这个论坛,是非常有幸的事情。”
72岁的朱炳仁是大陆铜雕领域权威级工艺美术大师,出身浙江绍兴望族,五代传承铜艺技术,朱炳仁是第四代传人。雷峰塔、峨眉金顶、桂林铜塔、灵隐铜殿,上百件标志性铜建筑让他成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此次参加“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对朱炳仁而言,也存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两岸的和平发展,2007年由他亲手创作的10吨铜铸“同源桥”被送往台湾,为两岸搭起一座友谊桥梁。他本人也多次前往台湾,办展览、作交流、教学生,他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有一些新的概念出现,能够进一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及祖国统一。”
说到台湾“同源桥”的创作,朱炳仁形容其为两岸文化交流之“桥”。
2004年,为了舒缓两岸渐行渐远的局势,朱炳仁完成中国大陆第一座铜桥“金涌桥”想送给台湾,意味着为两岸搭一座交流的桥梁,2007年其心愿得以实现,该桥改名为“同源桥”,由杭州灵隐禅寺送给台湾中台禅寺,落地当天吸引了数万台湾民众登桥。
也正是源于“同源桥”,朱炳仁与台湾的缘分也由此结下。众多的来往中,让他仍记忆犹新的是,他与台湾著名雕塑家杨奉琛的结缘交流。
2010年,朱炳仁与杨奉琛在浙江杭州举办“熔炼之舞:朱炳仁、杨奉琛两岸两人艺术展”,后又赴台巡展,受到两岸欢迎。
除了铜雕这个文化纽带,在联通两岸的过程中,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对诗也是朱炳仁记忆中的一桩美事。
“同源桥”赠送台湾之后,朱炳仁2012年亲撰《云彩》诗一首,他表示,这首诗表达了两岸的情怀和思想,意外的是,这解了余光中先生40年的乡愁。
在2012年北京大学举行的“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活动”上,余光中写下“两岸交流日,乡愁自解时。海峡隔两岸,不阻云彩飞。”
回顾“云彩”解“乡愁”的往事,朱炳仁感慨,无论两岸局势发生何种变化,联系两岸民心的纽带不能断。
十余年来,朱炳仁自费十六次赴台,积极参与两岸人文交流,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两岸的民间交流。
有次在台湾,他突然得病,这也因此给了他启发,“这种(困难)情况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怎么解决?应该有一个公益机构来做。”
朱炳仁希望,能够成立一个民间的公益机构“云彩”,不管是台湾人在大陆抑或是大陆人在台湾,一旦遇到困难,就可以通过“云彩”解决,“打个电话,志愿者义工帮你解决困难,这个就是兄弟的情谊。”
“我去台湾跟台湾同胞商量了好多次,他们认为这种想法非常好、非常务实。”朱炳仁的这一想法并非只是停留在口头,他表示,将在“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动员两岸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共同筹建“云彩”。
“现在台湾政局的变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就是认识到两岸民间的交流更为重要。”朱炳仁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后,新的举措带来新的气象,民间力量进一步推动民间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