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让管理与服务并重,山西省创新性的开启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由企业找政府变为政府找企业,解决政策“只到膝盖不落地”问题。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增强山西省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入企干部转变作风自加压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啃下制约企业发展的“硬骨头”。
晋中市国新晋药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作为一个转型企业,急需在信息提供、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晋中市第30帮扶小组经过调研了解后,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30亩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目前已有突破性进展。帮助企业完成基地打井申报流程及前期准备工作,解决了基地用水问题。按照国家政策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进入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审批,完成市级文化产业扶持基金的申报工作等。
“入企服务组给企业带来很多政策解读,我们认识到还有很多新的发展理念,以后发展起来更大胆、更自信了,这是给我们送来一场‘及时雨’”企业项目负责人张耀宇自信地说。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多策破解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2016年7月山西省委提出“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
在“一个指引,两手硬”的要求下,2016年9月中旬以来,山西省14477名干部走出机关,入驻各类企业4580户,上门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促进企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推动山西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联动尽快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山西省入企服务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小组临时办公室,小组组长、省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陆东正打着电话,“明天省交通厅来对接,一定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整理出来,一起系统地解决了……。”放下电话陆东讲,太重集团由于产品的特殊性,经常有大件设备需要运输,这种设备大部分都超重,运输途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省交通厅就是为这件事来太重集团专门调研,争取拿出个解决办法。
经过沟通协调,在办理大件运输许可方面,省交通厅在太重集团设点上门服务,由以前周二、周四办理调整到每周一、三、五办理,并承诺帮助协调申请外省的许可。同时,对太重集团提出的运输护送费高的问题,省交通厅按照2016年9月21日刚刚实施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要求,企业可以自行护送,这样企业可以灵活调度,减轻负担。
“这样的办事效率太高了,以前需要跑多趟,现在当场协调,一下子就解决了几个问题,效果非常好。”太重集团经济运行部副部长贾玉说完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调研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中强调,干部入企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属于政府职责的事,要上下联动、部门联动,依法行政,尽快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
围绕把问题“解决好,见实效”,山西省各入企服务小组自加压力,创新性地发现问题。省驻太原市第52小组不仅帮助太原鹏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收回20.78万元欠款,还根据企业做轨道交通的业务特点,积极对接太原铁路局等单位,帮助企业拓展新增业务。“我们入企干部既然搞服务,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帮助企业,长远的看待问题。”小组组长解超民谈到。
晋中市入企服务山西中聚晶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小组帮助企业申报大客户直供电,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用电开支2000多万元,提升了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省驻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入企小组,以山西大学承办的固废利用产学研论坛为平台,进一步推动煤基固废利用的产学研各方合作。
山西省要求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符合有关政策的限时不折不扣的进行办理;对于难点和重大问题,区别对待,创新解决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对需要向上级反映的问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对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特别重大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也要努力予以解决。据统计,截止10月29日山西省各级入企服务小组摸查问题8261个,已协调解决4454个,解决率达到45%。
让政策落地生根,解决“只到膝盖不落地”问题,保障企业发展享受政策红利。
为切实把政策“送下去、讲明白”, 按照《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方案》进度安排,山西省各服务小组通过采取组织培训、专家讲解、企业宣传栏、媒体宣传等措施,实实在在的把政策宣传好贯彻到位,让一批企业摸得着了、用得上了、得了实惠。
太原市服务小组帮助爱迪生油墨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寻找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力点”,并一起策划研究建立专业互联网营销团队。山西省驻阳泉服务小组帮助解决了阳泉荫营煤矿增值税退税问题和阳泉吉天利集团进口设备免税问题。大同入企服务小组帮助同车公司活性炭产品进入太钢集团采购招标库,解决了企业长期想做而没做到的事情。
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楼阳生批示入企服务工作事关全局,一定要抓好、抓出成效。并在省政府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楼阳生对进一步做好入企服务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山西省入企服务驻太原市领导工作小组组长、省人大农工委副主任杨文章与企业一次座谈时说:“我们宣传贯彻中央、省、市各级惠企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负责人多了解多学习政策,对政策能吃透、拿准,做到心中有数,用政策保障发展,推动发展,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正是入企服务小组的政策宣讲,我们了解到一些以前并不清楚的惠企政策,在他们的协调下,让我们享受到海关进口设备免税政策,积极推动制氧站手续补办,解决了大问题。”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把政策用对、用活、用足,通过集中培训,入企干部首先要求自己读懂、吃透政策,才能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省、市的惠企政策传达到企业,解决政策“只到膝盖不落地”的问题。目前,已向各类企业发放《政策汇编》、《入企服务工作指南》等文件资料3000余册。并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微门户等形式,搭建起政策咨询平台,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贯彻。
“通过了解、学习这些惠企政策,我们看到了山西省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式,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我们企业干劲更足了。”太原市鹏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源信心满满地说。
转变作风增强服务,研究问题精准帮扶,营造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晋中市除了省级部署确定的438户帮扶企业外,还挑选了106户其它企业、181个重点项目和39个签约项目列入帮扶范围。在全省2个月入企服务的基础上,把帮扶期延长到一年,两个月的集中活动期加10个月的常态化跟踪服务期。“政府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帮扶就不是为了走形式,我们要带着感情真情帮扶,带着责任主动帮扶,带着任务及时帮扶,帮助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在全市营造出奋力赶超的良好氛围。”晋中市副市长、市帮扶企业(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黄海涛掷地有声。
太谷明生铸造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帮扶组长刘彦忠刚进企业,企业抱着看看再说的心思,并不积极。“我就想着机关干部入企服务,态度和责任是第一位的,尤其和农民企业家打交道得会说‘百姓话’,咱俩结个亲,两个月谈恋爱,十个月走亲戚。”刘彦忠笑着说。
玩笑过后,刘彦忠和组员们还是感到压力很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很正常,看似没什么问题。他就和组员整天待在厂子里,一边搜集学习关于这家企业的相关政策,一边同员工们聊天唠嗑。不经意间他发现这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全部通过中间商,自己不能享受国家的退税政策。于是他主动帮助企业联系山西省商务厅即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并已得到核准,增强了企业对外拓展市场的能力。刘彦忠的举动让企业负责人很受感动,当即表态“这个亲咱们结定了。”
“用我们的真心耐心换企业的同心,实实在在的为企业解决些问题和困难。同时,这也为干部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平台。”刘彦忠深有感触地谈到。
骆惠宁在调研中指出,把入企服务的过程变成廉洁为民抓发展的过程,变成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过程。每名入企干部都要珍惜机会,以真心服务的态度、虚心学习的态度,为企业搞好服务,使自身素养提高。
“这次干部入企活动,创新了政府服务方式,增强了服务效能,由企业找政府变为政府找企业,形成了部门与企业共商解决问题的良好态势。也让我们这些干部提升了服务水平,密切了干群关系。”陆东体会颇深。
山西省入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干部以“三严三实”标准和“两学一做”要求对照检查,做到心里装着企业,工作想着企业,发展依靠企业,在联系企业中化解部分干部的“机关病”,治疗“懒散症”。
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是着力从供给侧推动经济稳步向好的重大举措,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生动实践。在“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下,山西一定能重塑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