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飞派出救灾的直-8KA型直升机
经过11天的日夜搜救后,6月11日,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失事的米-171直升机的黑匣子终于找到。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由直升机开辟的空中通道,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此次救灾也凸显出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升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急需提高。有专家呼吁,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直升机在中国抗震救灾及其他社会求助方面的作用。相关:专家:抗震救灾暴露中国军队直升机还是太少(图)
中国民用直升机只有160架左右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许多地方特别是山区交通极为不便。要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直升机具有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中国直升机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副总工程师兼昌飞集团董事长王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作为中国专业的直升机生产厂家,在这次救灾中,公司生产的直升机共去了12架。通过这次救灾,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感受就是,与实际需求相比,中国直升机拥有量与发展远远不够。“中国民用直升机总量只有160架左右。”王斌说,中国是个大国,但在直升机方面,中国却是地地道道的小国。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仅民用直升机就有1万多架,俄罗斯直升机也有3000多架,加拿大有1000多架,巴西也有500多架。仅巴西圣保罗一个城市所拥有的直升机架数就超过中国的总和。相关:亚洲最大直升机中国昌飞直-8抗震救灾纪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