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omponent-m/config/article/index.js
lx.huanqiu.com

图1:专家现场开启铁函。 南京市博物馆提供

图3:随铁函出土的三颗水晶球。

史学泰斗蒋赞初此前对本报披露的预测得以印证,但塔中有无佛祖舍利仍是谜

蔡震 孔小平 宋峤

昨天,神秘的大报恩寺遗址地宫铁函,终于在上午9点30分于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地库开启。本报于4日发表的史学泰斗对铁函的揭秘报道中称,可能会有丝绸包裹的“七宝塔”,得到了证实,令人惊喜的是铁函里真的有一座“鎏金七宝塔”。但意想不到的是整个发掘过程,悬念不断。南京电视台联合凤凰卫视对发掘现场进行了直播,考古发掘中,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历史学泰斗蒋赞初,陕西省考古专家韩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夏维中,南京地方志研究专家马伯伦,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等专家学者对三个发掘阶段进行了解答。但“七宝塔”里究竟藏了什么宝物,尚无结果。至昨天傍晚,发掘工作仍在进行,铁函再次蒙上神秘的面纱。

第一阶段

上午9:30至10:30

准备工作:清理顶部保持地库恒温

许海峰。

第二阶段

中午12:30至下午1:30

没有失望:丝织包裹东西浮出水面

第二层盖板开启时,华国荣亲自上阵了。他介绍说:“第二块盖板与铁函周边连接较松,在保证不下滑的前提下,完成开启较为顺利。铁函里积水很多,我们将用一个特制的漏斗放进水里,再用吸管慢慢地平稳抽水。从浮在水面的部分物体看,像是包裹丰满的丝状物。”在铁函中积水被抽到10厘米时,丝织物包裹的文物浮出水面,华国荣说,令他十分兴奋,是一塔状的物体,可能是期待的“七宝阿育王塔”。为何不一次将水抽干?华国荣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不破坏文物,保持函里的文物处于原始状态。说完,他宣布考古程序暂停,把铁函密封了起来。接着考古人员用备好的氮气置换出函内的氧气,以保证与地下一致的空间状态。

“已露出水面的丝织物可能将七宝塔连底包裹起来,要想取出,还要再进行研究决定取出的方案。”华国荣表示,必须慎重考虑,考古程序不会在一天里就能完成。

图1:专家现场开启铁函。 南京市博物馆提供

图2:丝织物掀起一角,可以看到鎏金塔的塔心部分。专家表示,为防止稀世宝塔暴露在空气中遭到损坏,丝织物不能完全打开。

图3:随铁函出土的三颗水晶球。

图4:随铁函出土的“金凤凰”。

史学泰斗蒋赞初此前对本报披露的预测得以印证,但塔中有无佛祖舍利仍是谜

蔡震 孔小平 宋峤

昨天,神秘的大报恩寺遗址地宫铁函,终于在上午9点30分于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地库开启。本报于4日发表的史学泰斗对铁函的揭秘报道中称,可能会有丝绸包裹的“七宝塔”,得到了证实,令人惊喜的是铁函里真的有一座“鎏金七宝塔”。但意想不到的是整个发掘过程,悬念不断。南京电视台联合凤凰卫视对发掘现场进行了直播,考古发掘中,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历史学泰斗蒋赞初,陕西省考古专家韩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夏维中,南京地方志研究专家马伯伦,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等专家学者对三个发掘阶段进行了解答。但“七宝塔”里究竟藏了什么宝物,尚无结果。至昨天傍晚,发掘工作仍在进行,铁函再次蒙上神秘的面纱。

第一阶段

上午9:30至10:30

准备工作:清理顶部保持地库恒温

许海峰。

第二阶段

中午12:30至下午1:30

没有失望:丝织包裹东西浮出水面

第二层盖板开启时,华国荣亲自上阵了。他介绍说:“第二块盖板与铁函周边连接较松,在保证不下滑的前提下,完成开启较为顺利。铁函里积水很多,我们将用一个特制的漏斗放进水里,再用吸管慢慢地平稳抽水。从浮在水面的部分物体看,像是包裹丰满的丝状物。”在铁函中积水被抽到10厘米时,丝织物包裹的文物浮出水面,华国荣说,令他十分兴奋,是一塔状的物体,可能是期待的“七宝阿育王塔”。为何不一次将水抽干?华国荣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不破坏文物,保持函里的文物处于原始状态。说完,他宣布考古程序暂停,把铁函密封了起来。接着考古人员用备好的氮气置换出函内的氧气,以保证与地下一致的空间状态。

“已露出水面的丝织物可能将七宝塔连底包裹起来,要想取出,还要再进行研究决定取出的方案。”华国荣表示,必须慎重考虑,考古程序不会在一天里就能完成。

43147
10995
10996
11000
11001
10997
11023
11024
10998
11016
11006
11002
11003
10999
11017
11326
11018
11007
11004
11005
11019
11020
7009984
11328
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