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
立即停止临床使用问题注射液
经调查,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生产茵栀黄注射液26万支,已全部销往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云南、陕西和宁夏自治区共8省(区)。卫生部要求各地立即停止该批号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使用。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卫生厅也在1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医疗机构立即对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进行全面清查、封存、暂停使用。
医学界:
中药注射液质量参差成分复杂
为什么中药注射液事频发故却依然广泛使用?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诗军教授表示:“其实无论是鱼腥草还是茵栀黄、刺五加,这几种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对新生婴幼儿、成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而且疗效确切,所以才可能允许上市。”
他转而表示:“但目前中药注射液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差别悬殊,如果没有把杂质彻底排除干净,那么注射液中的异性蛋白就可能成为过敏源,导致使用者特别是婴幼儿出现过敏或其他输液反应。”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叶丽卡认为,目前的中药药品,尤其是注射液,基本都是一些复方药提取物,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清楚。
因此,医学界对中药注射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据国内一份多达几千例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过百种,中药注射剂被大量投入临床应用。但事实证明,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等,给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这些年中药注射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专家提醒:
纠正观念 尽量减少输液治疗
专家提醒,要预防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纠正观念,病人在接受治疗时,能选择口服药,就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输注。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办主任梁子敬强调,输液绝不是万全良方,因为即使抛开药品质量不说,光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就潜藏着很多危险因素,“在看似透明的输液液体中,其实还含有许多不溶性微粒。另外在临床准备及添加药物等操作步骤中,环境污染和人员操作不当,都可能造成灰尘、细菌、唾液等微粒有机会进入药液。”